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产业政策的视角分析了银行关联董事的监督职能。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会影响银行关联董事监督的动机和能力,在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中,银行关联董事的监督动机较弱,监督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在企业重大投资议案的决策中并没有进行积极监督,并造成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损害了企业价值;在产业政策不支持行业的企业中,银行关联董事具有较强的监督动机,监督能力也容易得到发挥,更有可能对董事会的重大投资议案投非赞成票,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进而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结果表明,在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中,银行关联董事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在产业政策不支持行业的企业中,银行关联董事有效发挥了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为中小企业获取贷款提供担保,使得整个供应链有效运行是实施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意义。本文考虑分销商(核心企业)-零售商(贷款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了降低银行面临的零售商违约风险,在银行监督下,分销商与零售商引入收益共享—双向期权契约。本文计算得到了零售商的违约概率,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各方期望收益、零售商最优初始订货量与最优期权购买数量、分销商最优收益共享比例、银行下侧风险规避前提下可参考的收益共享比例范围。并构造了数值算例,探讨了期权执行价格、收益共享比例及银行质押率等关键参数对风险控制方面的影响。本文所得结果能够为银行及企业在供应链金融决策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机制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有:一元制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改变董事会中的内部人控制状况,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或设立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等各种机构;二元制治理结构中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外部监督机制有:培育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挥它们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的监督作用;发挥证券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利用证券市场的控制权竞争机制、收购兼并机制和股东投票机制等,对公司董事和经理进行外部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微分对策博弈模型,研究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博弈问题,破解企业融资困境。通过建立银行和企业的各自收益目标函数,讨论了银行区域内不合作和合作状况下,银行最优的动态信贷资金供应量和利率策略,企业动态信贷资金使用策略;研究了区域内银行间的合作联盟问题,提出合作联盟的利益共享。在银行区域内不合作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供应量增加,信贷资金利率上升趋势得到抑制,企业违规概率增加。利率和信贷资金供应量呈负相关关系。在银行区域合作情况下,银行间合作可防止企业囤积资金和贷款用途违规概率的上升,减少违规惩罚成本,促进企业积极履约。引入利益共享机制,解决了银行合作稳定问题,明确了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的融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投贷联动机制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索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重要方向,而合理利率定价机制已成为缓和金融“资源错配”矛盾的关键。本文刻画了运营视角下银行风险规避与股权质押重构企业信用的本质特征,构建了零售商投贷联动融资模型,探讨银行风险规避态度下贷款利率决策。核心研究发现是:投贷联动机制能提升银行甄别和监督企业的能力,通过“相机决策”贷款利率有效增加资金供给,CVaR风险度量准则下利率定价机制出现“风险溢价消散”现象。此外,还揭示了投贷联动中协调供应链各方利益的最优资产结构。  相似文献   

6.
工资是影响员工行为的最敏感因素,适时推动工资制度优化对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组织效能具有重要作用。业界在工资制度设计层面的研究较多,但涉及工资要素优选及测算的方法研究较少。本文以作者研究团队完成的40余家农信金融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成果为案例,将智能算法引入工资测算领域,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企业样本数据预处理,在多种工资要素中筛选出最优特征变量,再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员工工资进行预测,同时基于相同的训练样本进行多种预测模型的对比;为了检验预测工资的适用性,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工资策略与组织效能的重要关联。本文所提出的工资制度设计与优化的智能算法,可以确定工资影响因素的最优权重组合,为农信金融企业工资改革所借鉴,也可以为其他银行类金融企业的工资制度设计提供算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委托模式融通仓的银行对第三方物流激励和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鹏  王勇  杨金 《管理科学》2008,21(1):108-114
第三方物流努力工作和积极参与是融通仓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促使其努力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银行激励和监督第三方物流努力工作的问题.模型给出银行对第三方仅采用激励以及激励和监督相结合两种情况下的均衡结果,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模型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与仅用激励手段相比,银行采用激励和监督相结合的手段会使第三方物流更加努力工作.最后用算例说明银行给予第三方物流最优激励系数、最优固定支付及第三方物流最优努力水平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小微企业资金约束之困与民间借贷繁荣,研究利率定价方式对零售商运营决策的影响。在固定贷款利率下,本文构建了资金约束零售商的订购模型。通过引入零售商破产风险及相关成本,本文研究了银行的最优放贷决策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并与浮动利率下零售商的订购决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固定利率下,抵押物价值是影响银行放贷决策的唯一因素,破产风险及其导致的损失大小并不影响银行的放贷决策。另外,零售商的订购策略受自身资产价值(初始运营资金和抵押物价值)的影响。对于重资产和大中型零售商来说,利率是否固定化对零售商运营决策的影响无差异;然而,对轻资产和小微零售商来说,固定利率将无法纾解运营资金有限之困。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可以绿地投资或作为本地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两种模式进入.本文考虑本地银行具有老客户和甄别能力带来的信息优势,外资银行具有信贷成本优势,首先在银行不损失优质老客户利润的竞争规则下,将单期信贷模型扩展到多期,然后利用多期竞争的结论对两种进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与单期信贷竞争中本地银行信息优势来源于老客户和甄别能力两方面不同,在多期信贷竞争中,本地银行信息优势主要来源于甄别能力,并成为外资银行绿地投资的进入壁垒;在少数股权政策的限制下,为了消除信息劣势,外资银行倾向于入股因拥有甄别能力而具有长期信息优势的本地银行,因此少数股权政策可以保护本地弱势银行不被外资并购.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融资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贷款能力。考虑单一核心企业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产品市场需求为典型的报童模型,给出了供应链信用和信用乘数的概念,建立了考虑供应链信用水平的银行质押率决策模型,得到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情况下银行的最优质的押率,研究了信用乘数、存货质押量、回购价、回购率、银行的损失规避程度等诸多要素对银行质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融资情况下的最优质押率高于零售商单独融资情况下的最优质押率;一定条件下,银行质押率与核心企业信用乘数、回购参数正相关;质押率和存货质押量、银行风险厌恶程度负相关;举例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入供应链融资结构因素,在传统库存管理模型基础上,研究零售商在面临随机市场需求情形下考虑股权和债权等融资方式的订购策略,建立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的最优订购模型,利用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得到了该模型的最优解,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分析了债权融资比例、价格成本比例系数、销售价格、订货周期、回购价格、进货价格、缺货成本、库存成本、以及融资利率等因素对最优解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数值示例深入探讨具体市场环境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债权融资比例、价格成本比例系数、进货价格、订购周期、库存成本与零售商订购量存在负相关关系;缺货成本、回购价格、销售价格与零售商订购量正相关。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零售商订购行为提供科学指导,并为其库存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丁川 《管理科学》2019,22(1):57-79
初创企业融资过程中, 融资的对象以及合同的设计会对初创企业的经营状态以及社会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融资的对象分为仅仅追求货币收益的风险投资家和同时追求货币收益及战略目标的战略投资者, 并基于此在阶段性融资背景下考察了单个投资者、多个独立投资者以及辛迪加组织这三类融资方式中融资对象的选择和融资契约的设计, 最后以社会福利水平最优为首要目标、企业预期收益最大为次要目标为企业家提供最优的融资决策.通过分析表明一个最优的融资决策应当包含最优的融资方式和最优的融资对象.关于融资方式, 辛迪加组织提供融资可行时, 企业家应寻求辛迪加组织融资且这种融资方式总是社会有效率的;辛迪加组织提供融资不可行时, 企业家应寻求多个独立的投资者融资, 但这种融资方式无法实现最优的社会福利水平.关于融资对象, 企业家应选择努力水平与一阶最优努力水平最为接近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investor’s experience and the intensity of monitoring activities.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venture capitalist firms and their choices of time intervals between financing rounds. We hypothesize that more industry investment experience leads to longer time intervals between financing rounds and hence, lower monitoring intensity.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of venture capital firms from German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5 to 2005 we find evidence for our hypothesis that in a given time frame more experienced investors evaluate and monitor their investments less often than less experienced investors. In addition, VC investors pool their experience and share the risk involved in investing by forming syndicates which reduces the incentives to monitor subsequently. On the basis of our results we argue that the optimal frequency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experience of the evaluator.  相似文献   

14.
在贷款保证保险及农产品产出不确定性下,考虑农户受资金约束及政府补贴贷款利息,针对订单农业供应链融资中的农户存在破产风险情形,研究了政府、银行、公司及农户之间的四阶段动态博弈问题;并在分析政府补贴对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各方利益的影响后,得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政府补贴机制。研究发现,(1)若丰收年的投入产出率超过灾害年的投入产出率2倍,政府应提供补贴机制。(2)政府补贴机制应为:①当价格敏感系数小于一定值时,政府不应提供补贴。②当价格敏感系数适中时,政府应提供部分补贴。③当价格敏感系数大于一定值时,政府应提供全额补贴。④特别地,当灾害年与丰收年的投入产出率比值提升到一定值时,政府始终应提供补贴,甚至当投入产出率比值提升到更大值时,政府应提供全额补贴。最后对"政银保"合作贷款新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银行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通过对1995到2000年间上市公司CEO更换的研究,我们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经营业绩为负的公司中,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负向关系,而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正向关系;第二,在盈利能力一般的公司中,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仍为正向关系,但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在CEO强制性更换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而银行贷款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有负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考虑决策者是模糊厌恶的,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解析地给出了银行价值,企业价值和最优停贷水平。分析了模糊厌恶和基准波动率对最优贷款利率,最优停贷水平,企业价值和银行价值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模糊厌恶提高了贷款利率,降低了企业和银行价值。在基准波动率水平较小时,模糊厌恶推迟了停贷水平;在基准波动率较大时,模糊厌恶加速了停贷水平。此外,在模糊中性下,企业价值是基准波动率凸函数,银行价值是基准波动率凹函数。而在模糊厌恶下,企业价值和银行价值都随着基准波动率的增加而递减。本文从行为金融角度为中小企业"融资贵"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多重关联关系导致其信用风险传染愈加复杂。本文基于供应链双渠道融资模式,针对供应链上同时存在交易关联、资产关联和人际关联等三重关联关系的情景,揭示了关联信用风险微观传染机理,构建了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强度模型,分别探讨了三种关联关系以及链外市场对传染效应的影响。为研究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外溢效应,在银行未识别出供应链上关联关系时,探讨了银行面临的期望损失。结合仿真分析发现,相较于单一商业信用融资,双渠道融资模式下传染效应更弱;在最优交易关联强度下,商业信用额度和成本(反映了供应链上的一种资产关联关系)在不同方向上对传染效应产生影响,人际关联关系以及链外市场均负向影响传染效应;银行期望损失则与贷款利率和贷需比相关,人际关联关系将导致银行更大的潜在损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存在库存错放的资金约束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供应链成员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决策及融资选择问题。基于报童模型构建了供应链成员是否采用RFID技术、以及零售商选择贸易信贷融资或银行融资四种情景下的收益模型,求解出链上各成员的最优收益并探讨了RFID采用决策及融资选择策略。研究发现:资金约束零售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金额,但是其选择贸易信贷融资的意愿随着自有资金的减少而增强;当零售商自有资金适中时,随着错放率的上升或RFID成本的降低,零售商从银行融资向贸易信贷融资转变;银行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零售商的库存错放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文在时变供需环境下,即市场需求为斜坡式时间函数及补货率依赖于市场需求情境下,探讨了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中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首先,根据商业信用期和零售商补货周期的关系,分两种情形构建了零售商库存模型;其次,根据零售商的库存模型,证明了其最优解的存在,并给出相关的命题和算法来求解零售商的最优库存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灵敏度分析来论证文中的有关结论。研究发现: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短时,此时市场需求仍处于增长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减小,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减小;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长时,此时市场需求已趋于稳定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增大;当供应商生产与市场需求依赖性逐渐增大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及年费用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现有相关研究对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考虑不足,同时偏重从企业外部宏观的角度提出缓解二者之间消极关系的方法,不利于企业能动性的发挥。本文通过结合领英(LinkedIn)在线简历大数据和国泰安(CSMAR)上市企业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联,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科技人才的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对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积极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延续和深化了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的相关研究,并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在企业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