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陈凤山 《社区》2012,(20):25-26
说到小区自管,很多人并不太理解。尤其是新闻媒体,很容易在报道中把"小区自管"与"业主自治"混淆。业主自治,就是小区业主们依法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出业委会,由业主们讨论决定小区的物业服务定什么价格和标准。至于在业主大会成立后,如何提供物业服务,《物权法》  相似文献   

2.
涂显勤  江虹  崔明军 《社区》2012,(10):20-21
物业炒小区、业主炒物业,如今在不少小区,这样的"戏码"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次。究其原因,一是物业公司服务差强人意,导致小区业主缴费率不足,再加上业委会的不成熟与不健康,更是让小区管理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的频繁更换与退出,不仅仅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自身,最受伤害的是整个小区的业主。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同样有这么几个小区也经历了物业与业主对抗带来的  相似文献   

3.
茅佳敏 《社区》2012,(15):20-21
物业炒小区、业主炒物业,如今在不少小区,这样的“戏码”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次。究其原因,一是物业公司服务差强人意,导致小区业主缴费率不足,再加上业委会的不成熟与不健康,更是让小区管理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的频繁更换与退出,不仅仅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自身,最受伤害的是整个小区的业主。  相似文献   

4.
王时浩 《社区》2001,(2):22-22
北京、天津等地有居委会干部打来电话询问:我们小区经过社区体制改革,成立了新的社区居委会。不久,小区的业主也成立了业主会。业主会认为他们是小区业主推举出来的,小区居民的事应当由他们来管。但是按照法律规定,居委会才是居民的自治组织,我们不太明白,到底谁才能代表居民出  相似文献   

5.
陈凤山 《社区》2012,(30):25-26
说到小区自管,很多人并不太理解。尤其是新闻媒体,很容易在报道中把“小区自管”与“业主自治”混淆。业主自治,就是小区业主们依法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出业委会,由业主们讨论决定小区的物业服务定什么价格和标准。至于在业主大会成立后,如何提供物业服务,《物权法》确定了三种方式:选聘物业公司、其他管理人,还有业主自行管理。其中的自行管理,通常简称为“小区自管”。简单地讲,实行自管的小区,就是不再把物业服务外包出去,而是由业主们自己管理,或者由业主们自己成立起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提供物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程新华 《社区》2022,(7):46-47
海晟名苑小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东北部,是2000年建成的商品房小区,吡邻东二环商务圈和使馆区,小区统计有1906户5700余人,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员多、出租户多、外籍人口多、服务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2018年12月31日,原物业服务企业合同到期后撒出小区。2020年12月29日,小区业主通过“北京业主”APP第三轮投票,以业主人数66.03%。面积68.32%的“双过半”比例,成功选聘北京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小区物业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7.
唐榕 《社区》2006,(24)
大连市一小区业主不满物业服务拒交物业费。取暖期前,该小区物业想出“点子”,捆绑收取物业费和取暖费,此举又引起业主的不满。据悉,类似纷争在大连市不在少数,而社区居委会在纷争中难以起到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物业管理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讨论了物业管理立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是物业管理立法原则 ,认为循序渐进是中央或地方分散立法均应遵守的基本准则 ;二是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 ,认为小区业主委员会作为小区业主自治组织 ,属于限制能力的民事责任主体 ;三是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法律责任问题 ,认为对物业管理公司责任的立法应主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特殊情况下可以适用严格责任 ,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合同是责任认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3月初,北京市西城区朱雀门小区业委会从物业公司处获得86万余元公共空间收益,约占小区6年来公共空间总收益的85%。这笔收益得以回归全体业主,正是该小区业主、央视主持人赵普与物业打官司的结果。一场官司为小区全体业主赢回86万余元  相似文献   

10.
解决小区停车位归属的问题,应当采取共有和专有相结合的综合归属模式。按照法定配置比例建设的小区停车位属于小区住宅的必要配套设施,从保障业主最基本的停车需求的角度出发,法律应当强制性地规定这部分停车位归业主共有。增设的小区停车位如果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利用上的独立性,且能够进行单独登记,就可以认定为专有部分。综合模式能够更好地平衡小区业主与开发商的利益,解决停车位归属的纠纷和矛盾,对于创建和谐稳定的社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三个内容:1.商品住宅小区物业业主及其权利,2.业主对小区物业管理权的行使,业主可以委托物业管理人代行物业管理权;3.物业公司可在法律和业主委托授权范围内代业主行使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部颁布的《业主大会规程》中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参与,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而在沈阳市和平区和平湾家园住宅小区,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小区业主从未召开过业主大会,却无端冒出一个业主委员会。为此,和平湾家园的业主张先生和李先生代表小区的800多名业主为此状告沈阳市和平区房产局,要求撤销房产局关于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批复,确认“业主委员会”违法。法院经两次开庭审理,于2005年11月8日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被告沈阳市和平区房产局作出…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2,(13):20-20
马连洼街道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两北部,占地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6万人,辖区内有5个物业小区,小区内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时有发生,业主把问题反映到居委会,因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是两个部门,问题解决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要解决好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使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会联起手水,只有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居行会工作当中,二者融为一休,才能同心协力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相似文献   

14.
刘杨 《社区》2011,(19):38-39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西里社区晨曦园小区是1999年建成的楼盘,目前共有224户业主人住。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业主意识等客观原因,直至2010年8月中旬,晨曦园的业主代表才向八里庄街道递交了成立首次业主大会的书面申请。街道接到申请后,立即着手审查小区规划图、物业区域划分资料、业主清册等材料,并与朝阳区物业科沟通联系相关事宜,认为晨曦园小区已经具备成立业主大会的法律条件。  相似文献   

15.
陈凤山 《社区》2014,(21):34-35
在日常讨论中,很多人误以为业主自治就是《物权法》第八十一条中所说的“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比如,最近的两篇媒体文章《滁州:小区业主自治,到底能走多远?》《物业合同没谈成鑫潮花园或将业主自治》均是将“业主自治”等同于“业主自管”,指的是业主在成立业主大会后,出于各种原因没有选择聘请物业公司,而是让业主委员会来管理小区的方式。可以说,这样的“误解”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6.
论业主自治与小区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的城市商品房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是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而享有的基本权利。业主作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权利主体,以小区主人的角色,对小区共有财产和公共事务进行自组织治理。业主自治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实现业主自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自主掌控小区大型维修资金。业主自治既是小区善治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取向,将有助于节约小区治理成本、培育社会资本、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及召集人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业主委员会成立难的问题在各地普遍存在.因业主委员会的缺位引发的矛盾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物业小区的业主自治.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制度设计不完备.<物业管理条例>没有对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召集人以及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条件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地方性法规虽有规定,但是做法不一,欠缺体系性.解决业主委员会成立难的困境,应当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为自己维权到筹建小区业委会,直至发起倡议成立北京市业主委员会协会,陈兵以社区内的民主实践来探索到达和谐社会和公民社会的路径——“业申委”的召集人陈兵是个维权的热心人2007年1月25日,一位记者在北京市“两会”上向副市长陈刚提问:有32家小区业主委员会(简称业委会)联名写报告,要求成立北京市业主委员会协会,您对此怎么看?陈刚当即回答,可以考虑成立业委会协会。  相似文献   

19.
张泽普  胡超峰 《社区》2012,(10):30-31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下辖26个社区,54个物业小区,截至2010年12月,全街道只有一个备案的小区业委会,业委会组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在社区建设中建立起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组织体系,清源街道从2011年开始,积极支持各物业小区筹建成立业主委员会,并且摸索出了筹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许琛  刘蓉  子言 《社区》2005,(3):32-33
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只占全市小区总数的13%左右,这就意味着,在87%的小区,业主们还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其自治性的维权组织。可近一个月来,广州不少小区的业主们却都在为了相同的事情奔忙着,那就是组建代表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2004年11月1日,《广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细则的实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关于物业管理收费政策的最大变化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可根据物管服务质量的高低来协商约定物管费用的高低,但协商的前提是小区必须拥有业委会,拥有和物业公司对话的主体。于是,小区成立业委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