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简爱》中的简爱与疯女人的人生态度是下层女性形象的意识与潜意识的艺术符号。这个艺术符号不是关于性别问题,而是社会阶级问题,尤其是社会阶级调和理想的诗性说明。它不但作为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一个下层女性形象的欢欣与痛苦、生存与死亡,而且通过女性的声音,表达了关于社会人生、历史发展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2.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不朽之作。以女主人公简爱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坚强,独立,自尊与自信的女性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值得赞美,歌颂的女教师形象。文章讨论了简爱的反抗意识,集中反映在她为自由,平等,独立和女性尊重而战。在盖茨黑德,简爱由顺从到为生存而战,在劳渥德,她为女性尊重和平等而战,也为拥有平等爱而战。最后她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过着幸福的生活。简爱的性格发展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梦想,与此同时,她为以后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典的具有女性独立反抗意识的文本《简·爱》,主人公简爱形象被认为是一个要求平等独立的新型女性。而作品中的疯女人这一角色常常被忽略视为简的陪衬物,甚至被视为"贵族社会的一种象征"。而疯女人伯莎是一个进行复仇的大胆的抗争女子;同时伯莎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是简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她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从《简爱》的几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入手,探索了经济因素在其人生中特别是感情方面的制约因素,从而得出简爱爱情的胜利其实是经济实力胜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简爱》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19世纪英国婚姻制度存在的弊病,对当时的婚姻制度提出了质疑,并由此提出自己的爱情婚姻观。了解了19世纪英国的基督教婚姻制度(包括结婚和离婚制度),就对更好地解读《简爱》这部小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爱》、《呼啸山庄》、《蝴蝶梦》这三个不同文本所共同展现出的神秘的气氛、恐怖的阴影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凸现出扣人心弦的艺术特征,对文本本身的可读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从文本的叙述视角、哥特式的写作模式、三位作家的生活经历三个方面来分析神秘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部英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主人公简爱不屈服命运,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描述,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自卑、不美、矮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自强、自信的女性的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简爱。与之相似的是19世纪法国作家左拉的长篇小说《妇女乐园》中的黛妮丝。通过比较分析简爱和黛妮丝两位女性,揭示此类新女性所具有的异中有同的美好品质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9.
简爱是一位通俗与高雅兼容的女性形象。自《简爱》问世以来,简爱的魅力就一直不衰,秘密就在于她追求独立与自强,在于她执着的维护个人的身份与尊严,在于她不懈地争取两性之间的平等,以及谋求两性之间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英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主人公简爱不屈服命运,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描述,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自卑、不美、矮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自强、自信的女性的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男性传统文学中的妇女陈规形象进行批判 ,因这些妇女形象未能真实地反映女性自我。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初看似乎也落入“天使”与“魔鬼”的陈规模式。而勃朗特实际上正是通过对妇女陈规形象的再现和重新解析来探讨妇女真实的内心世界 ,反映妇女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12.
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作家都成功借鉴了哥特式小说风格,爱米莉姐妹的《呼啸山庄》和《简爱》中运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环境,烘托主题,构造情节,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使我们更好得理解哥特式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13.
《简爱》两个中译本的历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中国读者家喻户晓的一部外国名著,在国内有诸多译本,其中以李霁野的译本为最早与祝庆英的译本最广为流传而深入人心。由于两个译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译本也反映出不同的特色,从风格比较、意境传达、语言微观三方面对两部译做历时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说《简爱》自19世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国读者推崇。主人公简爱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的磨难和痛苦。当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总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不管她有如何的遭遇,不管她身处何方,她总是与这个不公的社会做斗争。她从未放弃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和真爱。梅森伯莎,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一个疯子。这个可怜的女人被无情的关在阴暗、肮脏的阁楼里,没有爱,没有自由。她通过极端的方式反抗这个残酷的世界,牙齿和尖刀都是她的工具,她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她们都是男性压迫的反抗者,又同时是男权主义的牺牲品,其命运归宿是一致的。她们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伯莎是潜意识里的简,她的行为反映了简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简爱是一位通俗与高雅兼容的女性形象。自《简爱》问世以来,简爱的魅力就一直不衰,秘密就在于她追求独立与自强,在于她执着的维护个人的身份与尊严,在于她不懈地争取两性之间的平等,以及谋求两性之间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6.
小说《简爱》自19世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国读者推崇。主人公简爱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女性。在她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的磨难和痛苦。当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总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不管她有如何的遭遇,不管她身处何方,她总是与这个不公的社会做斗争。她从未放弃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和真爱。梅森伯莎,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一个疯子。这个可怜的女人被无情的关在阴暗、肮脏的阁楼里,没有爱,没有自由。她通过极端的方式反抗这个残酷的世界,牙齿和尖刀都是她的工具,她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她们都是男性压迫的反抗者,又同时是男权主义的牺牲品,其命运归宿是一致的。她们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伯莎是潜意识里的简,她的行为反映了简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自从《简爱》问世以来,始终是英文小说中拥有广大读者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是经典作品,世界各国许多青年都是从阅读它开始踏入英国乃至世界文学殿堂的;它也是通俗作品,不但稍知文学的男女老幼,就是不太接触文学的人,也通过各种媒介熟悉了简爱这个孤女令人同情的身世和她那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它之所以有这样广泛深刻的影响,其原因就是《简爱》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非常成功的作品。在英国文学中,它第一个塑造了对爱情、生活、社会以至宗教信仰都采取独立自主态度的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作品毫无扭捏作态和多愁善感的情调,…  相似文献   

18.
从语用学合作原则角度,对小说《简爱》中的对话进行了会话含义分析,对其违反合作原则现象的深层原因和礼貌因素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剖析;此外,在定性的基础上,还定量分析了该作品31段对话中合作原则次准则的违反和礼貌原则次准则的作用分布情况,以加深对简爱的个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谢利》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的重要作品之一。继《简爱》之后,它以深刻的社会主题和磊落不俗、独立不移的崭新女性形象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给作者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但是《谢利》一直没有为我国读者和评论界所重视。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了这本小说,但至今还没有看到一篇系统的评价《谢利》的文章。作为《简爱》的孪生姐妹,《谢利》大有介绍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借助福柯的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对比夏洛蒂·伯朗特的小说<简爱>和简·里斯的小说<藻海无边>.<简爱>中体现的是理性话语,而<藻海无边>中体现的是疯狂话语,两个文本揭示了一个故事的几个侧面,也发映了文化话语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