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道教内丹学追求个体生命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在道教内丹学看来,所谓的"形神俱妙"之"化体"是一种形、气、神高度合一的特殊的生命存在形态,合于形则显,合于气则隐,合于神则妙。由此,道教内丹学实现了个体生命长生在理论上的圆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科学主义思潮兴起,道教日渐式微。为了争取道教的存在空间,陈撄宁以其慧眼卓识,高瞻远瞩地为道教的前途另辟一条径路——提倡“仙学”独立。陈撄宁率先提出“仙学”,但他提倡的仙学不同于古代的神仙学,而是一种贯通三元丹法的丹道学,其重点是内丹养生学。陈撄宁的仙学区别于古代的神仙学,又区别于儒、释、道三家,其根本在于仙学讲“长生”,讲“我命在我不在天”,仙学是可以改造人生命存在状态的养生学,可以补救人生的缺憾。仙学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性命双修的内丹养生学。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道与心、工夫论、道与形3个方面探讨了司马承祯的道教心性之学,指出其坐忘主静说将重玄的心性论具体化为道教的修行实践,主张“虚无之道,力有浅深,深则兼被于形,浅则唯及于心”的形神合一论,对后世道教内丹和宋明理学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庄道家的养生观对于后世道教养生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于内丹学。具体而言,老子"归根复命""复归于道"的养生逻辑构成道教内丹学"逆反成仙"理论的原理基础,成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以及"结圣胎"型构的滥觞。而老子"致虚守静"、庄子"心斋""坐忘"等心性修养思想对后世内丹学修炼的方法论以及境界论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重玄学与道教丹鼎派(包括外丹派与内丹派)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全真南宗理论中不仅有"重玄思维"、"重玄境界",而且其内丹心性论中的"辟中"、"粉碎虚空"、"忘忘"等亦透显出"重玄"意蕴,折射出内丹学与重玄智慧的交融。当然,由于全真南宗与重玄学分属于不同的道教哲学思潮,它们在性命观、工夫论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肖建原 《中州学刊》2012,(3):134-138
从辨析儒家与佛、道思想关系的角度,王夫之提出了“有”境界的心理认识标准.通过“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的心理认识过程分析,王夫之揭示了佛、道思想入于“空”、“无”的认识论根源和相通于儒家的心理思想成分.从心理活动的主客关系和认识过程的境界高度方面,王夫之以认识和构建“有”境界思想的心理认识活动为核心,从辩证性心理认识过程与非辩证性本体之心的角度取舍佛、道有益于儒家道德之学理论建设需要的思想成分,提炼和总结了“三教合一”的心理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7.
论老子的“道”牟钟鉴道家尊道而贵德,老子写《道德经》,使道德之学传遍中国,“道”不仅成为道家和道教的核心信仰,而且成了全体中国人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一切不愿意庸碌一生的人,都在为求道、学道、闻道、得道、悟道、体道、行道的崇高目标而努力,为的是使人的...  相似文献   

8.
庄子说明得道的境界 ,常常以出神入化的技术操作为喻。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所谓的“道” ,本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它带有强烈的实践性 ,故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较早时的古人 ,每以“道”来指称某种特定的技艺。后来 ,“道”虽然抽象化 ,但它作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握的东西 ,仍然具有明显的操作性色彩。所以庄子才以技术操作喻得道。另外 ,在庄子的哲学中 ,“道”与“技”虽然有密切联系 ,但“道”又超越单纯“技”的层面 ,此谓之“道进乎技”。而“技”之进于“道” ,既与操作者把握事物规律的深度广度有关 ,也与他的心灵境界有关。  相似文献   

9.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通过以“无”言“道”,展开了对生命的追溯、反思和指导。与“常”相应之“无”描述的是“道”动态的创生过程,侧重从超现象界言“道”;与“有”相应之“无”突破了静态限定之“有”,侧重从现象界言“道”;无心之“无”则进入了对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和实践行为的探索,从而将宇宙和人生合一,使人体悟得于“道”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吾丧我”和“道”看庄子“齐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吾丧我”是道家大德在气功修炼中亲证的极高境界,呈现出主客合一、空虚寂静、独立自在、自身同一、无边无际等极其神奇的境状特征,由此意味“吾丧我”属于形上超越境界;道之体也是道家大德在气功修炼中亲证的与“吾丧我”相同的形上超越境界,但庄子从不同角度视其为道之体和“吾丧我”;庄子之“齐物”,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融人道之体或“吾丧我”境界,齐化为毫无差别的虚寂之“一”,可见其“齐物”与道之体和“吾丧我”都是通过气功途径达到的同一形上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1.
张培富  王淑萍 《齐鲁学刊》2004,2(4):120-122
庄子的技术观要求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合乎"道",通过深刻体悟"道"的真髓,来遏制技术的负面影响。庄子所持的技术观并未与伦理道德学说明晰地区分开,技术活动的目的固然在于求"真"———探索自然奥秘,了解和适应客观规律,更在于求"善"———追求道德觉悟,体悟"道"的精髓。庄子以"道"来反观技术,这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伦理观,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原明 《文史哲》2002,1(1):54-5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得以透显的。当它依据这个原则去求“真”时,则表现出合规律的遵道循理、追求世界的本真状态和在其相对主义体系中潜含着若干科学认识因素的科学精神。当它将这个原则延展到属人的世界而成为价值范畴时,则表现出众皆平等、“常德乃足”和安顿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相统一的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并对弥合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建构新的科学人文主义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新水 《兰州学刊》2005,(3):67-68,98
本文认为,人们对老子的"道"及其"有""无"三概念之间的关系迄今还存在误解,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老子>中的"道"有两个维度,一指向"存在",即超验、终极、本真的存在;一指向"应为",即现实世界中万物应遵循的规律.而其"有""无"都只指向可感的经验世界,与"道"并非同质的概念.因此,从概念上来说,"道"非"有"非"无",亦非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仁爱"是儒家思想文化基础和精髓,经孔子的总结与奠基、孟子的继承与发展逐步理论化、系统化。人类追求发展、建构物质家园的过程也是追寻精神家园的过程。当代人的精神家园面临分裂失衡的挑战:人生终极价值和信仰的丧失、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失衡、自我价值衡量标准的扭曲。挖掘和丰富孔孟的仁爱思想对建构"和谐家园"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有利于"安心立命之所"的构筑,有利于"自我和谐"的培植,有利于"人际和谐"、"人物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仅注重道德伦理实践,而且具有表现为理性思维的形上之学。以“道”为理论核心的《老子》哲学就是中国形上学思维的最早表现形式。“道”是《老子》哲学确定的宇宙本体。《老子》哲学中的“道”是一种可以称为“无”的客观实在,是有与无的内在统一,是万物发展的宏观场合。“道”的观念的确立奠定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许莹莹 《兰州学刊》2009,(Z1):155-158
陶希圣,是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史论战中的一名要角。其著作行销一时,言论远播海外,有所谓"陶希圣时代"之称。本文从政治和学术两个层面考察其参加论战的缘起,认为陶希圣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深厚的史学功底率先投入论战中,体现了一个学者对现实社会的关心和对中国历史的兴趣。论战中,他代表国民党当局的反对派——国民党改组派,却仅是改组派中满怀革命理想的"左派"青年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7.
蔡觉敏  孔艳 《云梦学刊》2012,33(5):21-24
Tao Te Ching“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是比较哲学家安ft.哲对《道德经》的英译,《道德经》英译本很多,但安乐哲译本具有独特的比较哲学视角。他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重视道家哲学中的关联性思维(correlative think)等特点,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发现道家修己成人的特点。在翻译时,他把这种认识融入到具体词汇语句的翻译中,强调从道家哲学自身特点出发,这一倾向体现在其翻译上,即是注重关键词语的翻译、多动名词、注重语言的模糊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刁生虎 《学术探索》2003,6(8):35-39
庄子以语言为维度 ,通过将现存世界划分为“可说”与“不可说”两个世界的方式提出了“道不可言”这一语言表达困境问题 ,并指出“成心”之存在、“道”之本性和“言”之对象化是产生语言表达困境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2012,(4):92-98,125,158
陈献章不依傍权威显学程朱理学,有着对天道心性义理的独特之见.他的自得之学包括:提出道(理)本论和心本论;含纳心量广大、无累无滞、自然和孔颜之乐等自得的境界;提出立志、读书和静坐等自得的方法.陈献章受到吴与弼的潜移默化并对佛道多有借鉴.王阳明熟稔陈献章之学,阳明心学可说是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和发展.但因对陈献章心学有异议,且顾及视陈献章如父师的湛甘泉的感受,故王阳明平生不大提及陈献章.  相似文献   

20.
杨朴 《北方论丛》2003,(5):112-117
萧涧秋觉得陶岚是可爱的,但他对陶岚就是爱不起来;萧涧秋觉得他不该爱嫂,但他确实强烈地爱上了嫂。萧涧秋患了一种“强迫症”:他内心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迫使他不爱陶岚而非爱嫂不可。这种强大的力量来源于他的潜意识情结——他童年时期的阿尼玛原型——堂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