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借鉴先进法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现状 ,提出了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隐私权是指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个人隐私权安全性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网络隐私权被侵害的现状并结合国外隐私权的保护经验,我国需要采取立法、网络监管、行业自律和提高隐私权保护意识等综合措施,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包括过度收集以及使用目的不明确、错误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传输和交易以及个人信息的二次开发利用,就如何保护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隐私权提出了立法建议,以及应该注重行业自律和个人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比较了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以及基本立法模式。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构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全面性法律体系,采取立法与行业自律的综合模式作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电子商务中隐私权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欧盟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所采取的立法措施,结合我国目前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所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公开与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隐私权保护和立法的实践,探讨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网络隐私权保护在电子政务领域的主要表现、网络隐私权侵权的主要形式、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难点重点等问题,在借鉴各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建议和应当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上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 ,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权 ,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受到挑战和威胁,保障手机短信用户的隐私已成为隐私权法律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在全面分析和归纳手机短信隐私权的特征和内容的基础上,透视我国对短信隐私保护的不足,进而在借鉴国外相关保护措施的基础上,从加强立法、行政保护、司法救济、技术保障以及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手机短信隐私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私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轻而易举地就能被他人严重和快速地予以侵犯,我国《侵权责任法》虽然对于网上侵权责任问题已经有所回应,但其面对网上隐私权侵权行为的复杂样态仍显不足,有必要通过专门立法或者司法解释予以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使用主体范围的不断扩大化,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网络隐私权作为公民的合法权利之一,以及基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性,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理应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针对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提出完善我国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国家保护人权、维护公民尊严的措施。互联网的存在使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极为方便,但使个人隐私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一方面,政府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者;另一方面,政府往往成为潜在的最大的网络隐私侵权人。政府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当遵守有限保护原则、合理干预原则、公开原则与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种典型的私权 ,是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 ,遗憾的是 ,时至今日 ,立法仍未明确将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权利予以确认 ,有关隐私权的保护散见于若干法律之中。由于立法的缺陷 ,隐私权的保护往往于法无据 ,致使公民隐私权的司法救济显得相当尴尬和被动。因此 ,建立健全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因隐私权立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规范基因隐私权是生命科学领域立法的关键问题。基因隐私权表现出独有的法律特征 ,对其立法有利于确立公民人权理念。世界各国正将基因隐私权作为隐私权法的补充性规定。我国基因隐私权立法存在着不足 ,为了完善基因隐私权必须明确其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 ,建立直接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的传播媒介是数字,数字在网络空间中表现为数据库。数据库在网络空间里隐秘地生产着数量庞大的主体变体。数据库的民主化、商业化和政治化使数据库里的主体变体由私人空间流向公共空间。主体变体的公共化为侵犯个人隐私埋下了祸根。大众的焦虑否定了网络隐私的敞开化,个人隐私在大数据时代必然受到重视并被学者关注和研究。网络空间的法治化是网络治理的重要策略,宪法和法律是数据库的合法代理人。  相似文献   

15.
论隐私权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愈来愈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它在我国的法学理论中却是一个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国家法律制度对它的保护也有欠缺。本文探讨了隐私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以及隐私权不当扩张和缩小及隐私权与名誉权混同等情况,指出了对隐私权有负面影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分析了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法律要件及内容特征,要求积极建立健全有关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的背后是隐私权与言论自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冲突,对于二者的调和与平衡,应把握冲突的根源,而这一冲突的根源就在于隐私权文化的缺失以及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周。因而,对于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与言论自由的平衡,应侧重于健全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应当弥补宪法保护的缺失。在不得不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的情况下,应当在保障人权的基础上考虑实际国情,并且对于言论管制的立法必须符合明确性原则,在最低程度范围内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是重要的人格权,必须立法保护。在我国《民法典》编纂前,已经初步形成以部门法为核心的隐私权保障体系。《民法典》沿用《民法总则》的保护模式,将隐私权从名誉权中脱离出来,与个人信息权并列为独立一节。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刑法的隐私权保护。在刑法中,隐私权的独立法益地位尚未呈现,涉及隐私权法益的保护采取依托于名誉权、个人信息权等法益的间接保护,可能导致隐私权法益保护的不周延和错位。鉴于民法承认隐私权的独立地位和刑法隐私权间接保护的困境,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应着眼于风险控制。刑法需要探寻隐私权直接保护的新路径,以便构建我国隐私权全面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