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实现的。文章简要地概述了股权结构的涵义与分类,从理论上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作用的机制,并且从股权构成成分这一层面分析了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具体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而提高公司绩效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1997—2004年间16家MB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16个综合反映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利用各公司在MBO前3年至后3年(t-3年至t+3年)共计7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MB0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实证基础。实证结果表明:虽然MBO曾在短期内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MBO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由此可见,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能否起到促进作用仍然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11项财务指标,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从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三方面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研发创新能力是种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种业公司加快新品种研发创新、扩大种子市场份额、提升经营绩效水平、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种业上市公司特点,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五个维度,构建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对其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距较大,大北农、隆平高科、农发种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好,发展较为稳定,敦煌种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差。据此提出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种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种业公司经营绩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主要与其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质量的指标相关,与企业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上市公司业绩指标的相关性存在规模效应,并受国有持股比例的影响。高管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持股0.05%以上的样本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较好,其高管持股可发挥长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AHP法选定了影响公司绩效的11个战略因素,并联系我国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的实际,采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对58家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确定的11个重要战略因素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总资产、固定资产、净资产、股权结构、主营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6个因素与公司绩效成正比;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由末端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关于物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及其对公司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在提升我国物流业的竞争力上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2009—2011年我国38家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指标和公司绩效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物流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是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实证结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间具有显著负向关系;公司的规模同公司绩效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适度的股权集中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制度、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等提高绩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评价企业创造价值指标EVA作为公司绩效的度量,以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讨论了在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下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股权构成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是重要的,但外部市场对公司经营绩效同样重要。外部市场竞争的激烈,能够促使经理人更好地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所以,提高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监督功能,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在日益激烈的产品市场下,选择有利于公司价值增长的股权集中度。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关性,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熵值法得分衡量上市公司绩效,以上市公司用于股权激励的股本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对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 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区间效应 公司规模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显著 公司成长能力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并取得一定成效。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分别探讨了不同投资行为、不同产权性质、宏观经济景气与否的异质性。研究表明,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企业投资行为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通过对企业投资行为进一步分类发现,营商环境主要通过缓解投资不足而非抑制投资过度来提高企业绩效;相比国有企业,营商环境对非国有企业绩效影响更加显著;相比宏观经济景气时,营商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跨国石油公司为研究目标,在兼顾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排序结果清晰性的基础上,排除公司规模的影响及单一年份数据的缺陷,构建一个可以综合反映石油公司经济、资源、政治风险的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模型通过建立特定的指标体系并赋予指标相应的权重,计算公司的综合风险指数,并依之对公司进行排序。以石油股份公司等五家跨国石油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应用。结果显示,中石油股份公司综合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2.
保费规模、综合增速、市场占比增减和市场排名升降等客观性指标为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相对客观准确的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外在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运用此模型对我国财险公司综合竞争力进行的测定和排序,为研究各公司的竞争力强弱及预测未来的发展以及为各公司内部进行竞争力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公司实务中,公司间相互持股,在降低公司融资成本、经营风险,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也产生了使公司资本虚增、公司治理失去制衡、导致垄断等问题。鉴于公司相互持股带来的种种弊端,如何按照公司制度的基本原理制定相应规则对此行为加以规范,使其趋利避害,已成为我国当前公司立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公司相互持股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规范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对民营经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争议.通过分析可知民营经济不是经济属性而是经营方式.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议用可准确表达经营方式的"民营企业"概念取而代之,以使其表述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有内层文化、幔层文化和表层文化。内层文化是大学的内核 ,是大学办学中所持有的理念、观念 ,包括大学的使命观、经营观、行为观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在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导下对办学理想的追求 ,它是办学思想的长期积淀和哲学总结。“以人为本 ,注重内涵 ,强化特色 ,加快发展 ,创建一流”的办学理念 ,是在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导下对我校办学理想、思路、目标的追求 ,也是我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无形资产与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意大利普利斯公司的乙氧/丙氧基化生产工艺,对其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其工艺在作者公司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普遍存在的一大顽疾,问题的症结在于企业缺乏完善、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将会计信息系统纳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合理设计会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基于公司治理建立畅通无阻的会计信息沟通和披露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内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是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股利能有效传递公司发展前景的信息。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未来盈利能力的关系,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内涵包括:分配股利公司的未来收益要好于未分配股利公司;公司股利增加,其未来盈利水平也上升,反之亦然;公司现金股利与其未来盈利能力成正相关性。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信号传递效应,能够传递未来盈利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排名真正开展始于1987年,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民间大学排名为主体、以大学综合排名为主要内容的排名工作已经规模化。大学排名主要有政策和理论依据,大学排名的市场由主体和顾客形成。  相似文献   

20.
论民营企业的治理模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治理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采取了以业主制、合伙制为形式的家族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选择了制度管理模式,股份公司的外在形式、集体决策的机制、利益共享的分配方式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引进成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