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建构人本化教材新体系;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加强教材的实践性特征;注重教材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教材新模型。语文教材的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几种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为一种全民的、通俗的、流行的时代文化、商品文化,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学生的校外学习生活、进入了语文学习领域.放在语文课程组织者、实施者面前的课题是在此背景中处置大众文化这把教育教学的双刃剑,使之发挥其课程资源的积极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渐进、累积的过程。本文谈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融入语言学习的活动就对教材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这为用好教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实质是学生在与技术与生活相接触的过程中,创造和建构着个人意义的理解,即学生在与不同层次的文化进行互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文化的再造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人的主体性理论、活动理论、学习环境理论为基础,注重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强调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说明语文更具生活化,如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的中学语文阅读的技术化、功利化、意识形态化或超观念化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的文化性走向.语文活动是在文化语境下的活动,语文阅读就是文化语境下的文化的还原与意义的阐释、建构与解构.应以多元多维的解读视角,树立一种文化性的大文学观,来解读中学文本.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大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从而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文化心理产生影响,最终促使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变化。教材内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方式将对文化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也反过来影响着思维方式的改变。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对现代文化、同伴群体文化、大众文化重视不够,忽略了当代外族文化、女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等,这种教材中文化选取缺失的负面效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待各种文化的宽广胸襟和平等态度,不利于培养学生多元的、辨证的、创新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因此,对这些问题应给以必要的重视,在编写教材时应坚持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理念,让学生在语文教材的多元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多元的、辨证的、创新的、开放的思维方式,真正地实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论语文教材的现代品格陈菊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教师将教学目的物化为学生语言行为的中介。教师凭借这个中介对学生进行训练和规范:加强双基,使之功能化,训练应用语言的能力;开发智力,使其头脑灵活,训练运用语言进行创造的能力;建构主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指出主流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和日趋功利性的教育是导致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思路,即从宏观上确立"双文化教学"的生态观,微观上探究教材编写的生态思路,以及主体上贯彻多元文化教学生态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文化有三个重要的文化界面:外省文化界、京海文化界和跨国文化界.外省文化界中的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多是间接的、文字的,平时的生活环境不是文化的,而是政治权力的或物质实利的.京海文化界中的知识分子之间的接触不但是文化的,也是生活的.它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政治权力关系和物质实利关系的束缚,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的、人性的联系形式,但它不如外省文化界的地方,就是对"个人成就感"的重视.个人成就感一方面极大刺激了中国文化的再生产,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颗粒化、沙漠化.跨国文化界由国内研究外国文化或外国文学的知识分子及在国外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构成.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成就感在跨国文化界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制约作用.影响之一就是使跨国文化界表现为向单一文化靠拢,主要是向美国文化靠拢;影响之二就是当代世界文化的输入在起到解放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的同时,也逐渐强化了自己对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压迫力量,逐渐强化着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否定趋势,从而加强了他们与京海文化界和外省文化界广大知识分子的对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文化的几个层面--段国超先生《鲁迅论稿》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化有三个重要的文化界面:外省文化界、京海文化界和跨国文化界.外省文化界中的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多是间接的、文字的,平时的生活环境不是文化的,而是政治权力的或物质实利的.京海文化界中的知识分子之间的接触不但是文化的,也是生活的.它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政治权力关系和物质实利关系的束缚,但它不如外省文化界的地方,就是对"个人成就感"的重视.个人成就感一方面极大刺激了中国文化的再生产,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颗粒化、沙漠化.跨国文化界由国内研究外国文化或外国文学的知识分子及在国外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构成.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成就感在跨国文化界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制约作用.影响之一就是使跨国文化界表现为向单一文化主要是向美国文化靠拢;影响之二就是加强了他们与京海文化界和外省文化界广大知识分子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从一般规律看,文化结构是包括了物质形态、行为形态、精神形态在内的三维结构。文化结构具有相对性,也具有统一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理念为核心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谐理念的文化建设过程。从文化结构角度看,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行为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礼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西周的礼乐文明是这一文化模式的上古形态,汉代礼文化的重建完成了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开端的文化转型。此后,礼文化通过对一些新的、外来的文化要素的不断整合、吸收,保持了自身内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统一。礼将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制度规范和精神心态融为一体,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学家的《中庸》译本或享有以经解经的美名,或因用中国哲学话语翻译而著称,都获得了尊重儒学文本的称赞,但细审之下却发现它们在形而上学层面都有背离儒学义理的情形。反观辜鸿铭的翻译,表面上看似偏离了儒学概念内涵,或因直接引用西方思想家的章句而饱受扭曲中国文化之讥,但在儒学义理上却保持了与原文本的一致。这种差异解读可归因于各自的文化认同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共同作用。此外,辜氏用西方话语翻译儒经意在诉诸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经验,使儒学义理与目标语接受者产生文化共鸣。这是辜氏对译本目标语文化接受的历史文化关系制约深入思考的结果,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来自异质文化思想的交互影响;二是中国19世纪所面临的"保种"的重压。二者从文化和现实方面迫使达尔文主义发生变形。通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可以看出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不是单向度的输出和接受,最终形成的结果是两个异质文化体之间"文化协商"或者说是"文化翻译"的产物,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经过"改写"的达尔文主义。重要的是"改写"不仅是个人行为,而更是来自背后的本族文化因素。因此,研究视野应从单一的译本扩展到背后的文化文本,进而探究中国本族文化是怎样介入到进化论的翻译及传播过程中来,并在近代中国构建国家思维过程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的融合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建构。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通史性著作中,颇为重视对民族融合与文化建构关系的讨论。在民族与文化的构成上,强调中国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复杂性,主张“文化不以种族而分”。在民族融合与文化建构上,肯定中原汉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同化力,强调民族融合对于文化建构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不因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而发生变异。同时十分重视以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观点既是传统史学近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新认知,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