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中欧货币互换协议是中欧央行在货币金融领域合作的最新法律实践。它除具有政府间货币互换协议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与欧盟之间加强货币合作的共同意愿;设定了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互换安排;关系着中国与整个欧元体系成员国之间的流动性互助机制。该协议的产生,是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以及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中欧双边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增强中欧金融市场稳定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一系列挑战。中国应直面挑战,深化货币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
资本账户管制下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正处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目前开放资本项目将面临巨大风险,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实际上资本项目开放并非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前提,通过常态化货币互换、人民币海外做市商机制和发行离岸人民币计价债券“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就能够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有效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克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的必要途径。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民币输出国外的困境、人民币资产流动性所要求的资本管制开放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冲击、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隐患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当前应通过推广货币互换安排、建立和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推动国内各项体制的改革来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联储的货币互换体制以货币互换协议为基础,并经由协定的网络化,着力巩固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于正在着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而言,关联储的做法值得借鉴.但关联储货币互换机制存在主体不适格、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正当性不足等问题,中国理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人民币互换机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入窗口机遇期,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历史契机和动因。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货币替代及货币竞争理论,通过博弈模型构建,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即可通过货币竞争,逐步实现对美元等货币的替代并实现区域化。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货币体系变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除了重视国家的宏观政策作用外,还要重视本土企业的微观市场作用,以贸易和投资两条主要途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行人民币计价贸易,以贸易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增强本国货币的影响力;以贸易为依托有顺序地拓宽人民币直接投资区域,并辅以人民币金融投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可接受性。本土企业还应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把握好与国家和其他微观主体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席卷全球,影响巨大而深远,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性.在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金融动荡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和契机进行了讨论;最后从基础构建、战略选择、战术运用等方面对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寻求区域化、国际化的时机和路径选择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货币互换、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文章在回顾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主要涉及积极推进人民币发挥国际贸易支付结算功能、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加快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下,适度开放资本账户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各国重视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融开放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区域内各国货币流通与货币互换,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和在自由贸易区的主导作用,对推动区域货币一体化,建立单一货币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加强汇率协调运作机制,实现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合作与协调,是货币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工作目标;建立区域金融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使自由贸易区的货币合作向着制度化、综合化、纵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贸易大国,但人民币还不是可兑换货币,更不是国际性货币。如何使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以推动我国经济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现存的差距,研究有关国家的货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提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成本和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路径选择等三个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述评。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降低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最大化国际化的收益,中国必须权衡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国际化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直接影响,人民币境外流通量的增加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力;中国欠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严格的金融管制特征,使得人民币要真正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未来几年中,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是将人民币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货币。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国际金融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国际金融体系危机,建立于美元霸权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具有不可持续性并推动了危机的蔓延,增大了危机的破坏性。面临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资金流动监管加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我国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并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渐进有序地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一体化程度是影响货币国际化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资本流动性较低时,货币国际化的动力主要源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时的商品交易需求。伴随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深入,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导致了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此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金融资产的替代上。同时,相比于资本流动性较低时期,在完全金融一体化条件下,不但货币发行国的外部均衡特征有所差异,经济利益的实现水平和方式也存在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加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国内外金融界的关注。人民币国际化会导致资本大规模进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以及货币替代等后果,这给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严重的影响。为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发展必须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制定灵活的货币政策、加强外汇管理、建立银行风险预警体系和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货币替代理论评述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必然存在的金融现象。货币替代在本质上表现为外币在货币职能上替代本币 ,也可从货币需求动机上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货币替代的含义及决定因素 ,结合中国的制度和现实背景可构建出中国的货币替代函数 ;同时在对中国的货币替代现象和货币替代程度的实证分析之后 ,得出相关的结论和提出政策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政策配合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经济基本面、金融深化、币值稳定和网络外部性对货币的国际储备份额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配合,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巨额的GDP和外汇储备基础、强大的对外贸易以及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和图示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人民币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指出了中国应按照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次序路径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将面临被转嫁危机的风险。其原因不仅是美中经济紧密相连以及中国是目前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有向他国转嫁经济危机是目前美国的惯用做法以及美国早有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的想法。其转嫁途径主要是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套取中国资产,通过对中国出口企业“赖账”来转移危机损失及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稀释美国债务。因此,中国必须停止对关虚拟资产的投资,考虑用外汇扶持出口型企业的发展,对美保留金融市场的开放领域,打破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促进内需扩大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9.
1997年韩国金融体系遭受到的那场空前严重的系统性危机,本质上讲是一次债务危机,韩国经历了一系列痛苦的应对措施之后才化解了这场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然而,近年韩国国内再度出现有关"负债危机"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具体考察近年韩国负债情况,客观揭示韩国债务评价标准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日韩三国签署国际投资协定,自由贸易区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92-2011年)中日韩三国区域内贸易数据,研究三国区域内贸易总量和贸易产品结构,运用拓展贸易引力模型重点研究中日韩FTA贸易流量与发展潜力问题,实证研究结论对于加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提升三国经贸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