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金属离子等培养基组成和初始pH、通风量、温度等发酵条件对短杆菌(Bre vibacteriumspWX 10)产酶的影响,通过正校试验优化得到的产酶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蔗糖1%,NaCl2 5%,牛肉膏0 05%,NaNO30 05%,pH7 5,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50mL,30℃于220r/min旋转式摇床上培养72h.在该培养条件下WX 10产酶量是原培养条件下的1 85倍.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分离自烟台海域的交替单胞菌YTW-10的抗病原真菌活性进行了测定,通过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YTW-10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15 g/L,葡萄糖20 g/L,NaCl 5 g/L,KBr 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初始pH值7 0,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0℃.  相似文献   

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株,经鉴定为青霉属.本实验首次发现青霉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正交实验找出培养条件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摇床水浴温度>培养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基种类.进一步的实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NH4)2SO4, 培养液初始pH值为5.0,摇床转速为140r/min,水浴温度为28℃,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热带假丝酵母作为辅酶Q10的生产菌,研究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辅酶Q10产量的影响, 以获得比较高的辅酶Q10产量。方法用酒精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葡萄糖是较好的碳源,大豆蛋白胨是较好的氮源,磷酸盐不同的比例对细胞生长及辅酶Q10合成的影响较显著,添加硫酸锰对辅酶Q10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酵初始pH 8.0,接种量为4.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mL,发酵时间为72 h,葡萄糖4.0%, 大豆蛋白胨5.0%,辅酶Q10产量达到70 μg·mL-1。

结论热带假丝酵母作为高产辅酶Q10菌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CandidaboidiniiNo.2 2 0 1的诱变株Y -1 0 8,以玉米穗芯为原料 ,用其水解液发酵培养生产SCP ,试验结果表明 :在玉米穗芯水解液中添加 6%~8%的玉米浆、0 .3 %的尿素或氯化氨、初始 pH值 5.0左右、接种量 1 0 % ,于3 0℃培养 72h的干菌体产量高达 3 0 g/L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D-756发酵生产D-核糖过程中,采用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混合发酵,葡萄糖酸作为pH调节剂,能促进菌体的生长,显著地提高D-核糖的产量。经酶活测定,发现流加葡萄糖酸能提高单位发酵液中葡萄糖酸激酶的酶活。在5 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酸维持发酵pH值在7.2,培养72 h后产核糖76.8 g/L。  相似文献   

7.
从养殖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亚硝酸盐的芽孢杆菌Y1.实验分别从亚硝酸盐初始浓度、培养时间、pH、温度、接种量等5个因素对芽孢杆菌Y1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异养消化培养基中,芽孢杆菌Y1分别在亚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mg/L、pH为8.0、培养温度30℃、接种量5%的4个单因素条件下,芽孢杆菌Y1对亚硝酸盐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均在9h时对培养基中的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最佳,均能达到93.04%以上.在亚硝酸盐浓度为5mg/L的水体模拟实验中,按5%的接种量接入Y1发酵菌液,30℃的水温条件下处理72h,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可达98.50%.以上结果表明Y1菌株能高效降解养殖污水中的亚硝酸盐,可作为微生物水质处理剂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
在肌苷的摇瓶发酵过程中,10 g/L的葡萄糖酸钙适于肌苷的合成和菌体生长。初始培养基中加入10 g/L的葡萄糖酸钙,能够诱导葡萄糖酸激酶的生成,大幅提高其比活,增大磷酸戊糖(HM P)途径的通量。肌苷的产率由10.76 g/L提高到18.36 g/L。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bFGF发酵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最终产物的数量和纯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37℃,pH值7.0,发酵时间10小时,IPTG诱导浓度为100μg/mL,消泡剂为5 mL/L时,调节溶解氧在40-60%之间对于整个发酵过程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以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A8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γ-氨基丁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对实验效果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温度、低聚异麦芽糖用量和接种量,最佳合成条件依次为pH4.5,温度33%,低聚异麦芽糖用量7g/L,接种量20%.在最优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最高可达19.2g/L.  相似文献   

11.
芽孢杆菌来源纤维素酶具有耐热耐碱等优良特性,在饲料添加剂等行业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以分离自近海土壤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B59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碳源、氮源、金属盐、初始p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对菌株产羧甲基纤维素酶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产酶工艺为:2 g·L~(-1)果糖,20 g·L~(-1)蛋白胨,0.5 g·L~(-1 )FeCl_3,3 g·L~(-1) ZnSO_4,0.2 g·L~(-1 )羧甲基纤维素,pH值8.5,接种量1%(v/v),培养温度28℃。在优化条件下发酵培养40 h,获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786.92 U·mL~(-1),为后续的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糖母液为原料 ,对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流加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控制流加 .结果表明 ,当总葡萄糖母液浓度为 1 50 g/L时 ,以 90 g/L初始葡萄糖母液开始发酵 ,当流加因子 K=0 .0 0 1 3时 ,变速流加发酵组的色素浓度比非流加发酵组的色价增加 32 % .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摸索灵芝发酵条件,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液体培养条件(葡萄糖浓度、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对灵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体系中不同葡萄糖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对菌丝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培养最适温度为28℃,最适摇瓶装液量为150~180 m L(500 m L三角瓶).同时,还测定了摇瓶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发酵罐试验研究了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p H值和DO值的动态变化和菌丝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法处理对氨基苯酚模拟废水,考察了光强、Fenton试剂的用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450W高压汞灯照射以及较强太阳光照射的条件均可以明显加快Fenton法催化氧化降解对氨基苯酚溶液的过程.Fe^2+(2.5g/L)投加量为1.0mL,H2O2(6%)投加量为1.0mL,初始pH值为4,太阳光照射下降解对氨基苯酚时效果较好,反应40min后降解率高达99%;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根霉液体发酵产淀粉酶的最佳条件,通过分析碳源、氮源、培养温度、表面活性剂等对根 霉产淀粉酶的影响,另外还考虑了接种量、金属离子对根霉产淀粉酶的影响,以及溶液初始pH值对酶 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根霉液体发酵产淀粉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桑叶、无花果为主要原料制备功能饮料.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方法优化桑叶无花果功能饮料制备工艺,并测定饮料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功能饮料的最优制备工艺为:桑叶浸提液量为40.70%,无花果浸提液量为44.37%,白砂糖为6.22%,柠檬酸量为0.20%;该功能饮料的pH值为4.03,可溶性物质含量为7.8%,总酸为1.27 g/L,总糖为9 g/100mL.饮料颜色呈棕黄色,明亮清透,酸甜可口,口感绵滑细腻,喉咙清爽舒畅.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均匀设计U_(to)(10~7)研究影响绿色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五大因素(培养温度、加水倍数、底物粗纤维水平、初始pH值、培养时间),试图找出培养条件最佳组合,取得高酶产量和酶活力。结果表明:当底物粗纤维水平为50%,初始pH值为8.0。加水3.5倍,在27℃条件下培养55h,可取得最大酶产量28.09mg/g和CMC酶活力27.16mg/g.h,棉花酶活力33.26mg/g.24h。  相似文献   

18.
茶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茶氨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茶树细胞固体培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摇床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和培养基主要成分对茶树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茶氨酸产生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设计了茶悬浮细胞生产茶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使茶氨酸含量达到233.25mg/ydry。  相似文献   

19.
采用侧柏叶提取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制备改性类芬顿反应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甲基橙初始浓度、H2O2加入量以及反应时间对甲基橙溶液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0mL、150mg/L甲基橙溶液,pH在3~10之间,催化剂用量为32.5mg,0.1mmol/L H2O2加入量为5mL,温度为55℃,反应时间40min,甲基橙的降解率都在99%以上.而且催化剂经8次使用,其催化效果仍然较好.通过催化剂的紫外及红外表征,探讨了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实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能够进行无机硒、锌的生物转化,纳豆芽孢杆菌转化无机硒、锌的最大浓度均为1.0×10~(-5)mol/L;过量的无机硒、锌对纳豆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少量的无机硒、锌可促进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富硒、锌纳豆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每kg大豆中添加硒1.0×10~(-6) mol,锌1.0×10~(-6) mol,接种量7%,培养温度42℃,培养时间19h。经检测,此条件下发酵的纳豆硒含量为6.58μmol/kg,锌含量为7.39μmol/ kg;无机硒、锌的转化率分别为65.8%和73.9%;每克富硒、锌纳豆的纳豆激酶酶活为1195.96I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