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对古代岭南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 ,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整合 ,以及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理性自觉和文化转型 ,构成了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由于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而奠定了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局限性 ,阐明了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态度。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 ,繁荣建筑创作 ,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潮汕近代民居建筑的海洋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汕侨乡是广东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潮汕侨乡的建筑发展。近代潮汕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从接触碰撞到融会创新的历史过程,突出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特征。海洋文化对潮汕近代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客现存在的事实,近代潮汕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给国际建筑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新地域性建筑的生存与发展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积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必然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这必然导致建筑文化的多链特征。多元文化的多链,存在着文化间的互动,使建筑文化形成较大文化体系,同时建筑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自生和共生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建筑企业文化特征,对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概括,提出了建筑企业文化构建的途径,对于我国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大剧院、CCTV新大楼、上海世博会等新颖建筑设计理念的剖析及评价,阐明了外来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在全面认识和借鉴外来建筑文化的同时,需要做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交流对我国发展新型建筑教育模式、培养未来新一代建筑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一生为中国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建筑文化思想方面也是很有见地。他坚持民主平等和人本主义的建筑观念,积极投身于改善社会底层的居住状况、兴建各式近代公共文化设施、保护优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等事业。在中西建筑文化关系方面,他强调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念,主张在立足本民族文化基础上,通过兼收并蓄,创造出中国的近代建筑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0.
广州大学城与武汉大学城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文化的视域提出了建筑文化的三元素(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以建筑文化的三元素为尺度,对广州大学城与武汉大学城建筑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出两地大学城在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建筑的本土化是当今的潮流,而要使得现代建筑真正地具有中国特点,就必须对中国古典建筑以及现代主义建筑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将中国古典建筑的立面特点和现代主义的先锋运动荷兰“风格派”运动影响下的现代建筑立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二者立面的许多处理手法都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国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中,仍然可以从传统中学到许多有益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乡土建筑与建筑文化趋同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土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建筑及地域建筑的继承与吸收 ,同时还应具备国际性建筑的时代特征。现代建筑乡土化、乡土建筑现代化是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建筑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功能的不断提升,对建筑档案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阐述了高校建筑档案的概念范畴,分析了当前高校建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建筑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论述建筑学科的性质,强调建筑学是人文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并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学中丰富而广泛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提出建筑学专业教育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的七个改革方法和途径,以建立全面的建筑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楹联融入到我国风景园林中的原因,以及楹联在风景园林中的表现手法和产生的作用,认为楹联的形式美感和表情达意功能契合了风景园林对景观和思想境界的追求,是楹联得以融入风景园林的根本原因。而文人士大夫和封建帝王对楹联的倡导则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楹联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揭示和深化了园林景观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科学的建筑哲学回答了传统建筑学的一系列重大疑难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现实中"建筑"一词的确切概念及其所概括和穷尽的"建筑领域三范畴";披露了建筑的第一本质和根本特征及其二者之绝对性;发现并论断了建筑的三大普遍永恒规律及其辩证互动机制,阐释了形式与内容、"风水"与建筑、传统与创新、一元与多元等相关疑难理论问题,提出了"形式链"新概念和"形式主义相对性"等新原理;指出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是艺术"、"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这两对概念各自间的原则分野,在确证"建筑艺术"的同时,否证了"建筑是艺术"这一非科学的传统说法;论证了建筑与城市互为依存与制约的根本关系,指出了现代大城市建筑向"第三度"进军的无可争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从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异同、建筑美的类别、建筑“丑”等方面入手,提出建筑在艺术范畴中的特殊规定性,建筑审美含有形式、造型、性格、象征四个层面,它既具有类别意义,亦具有层级意义,而建筑“丑”也自有其存在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是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主要反映在题材内容上现实与自然相结合,色彩上幽雅朴实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运用不同的装饰类别和制作方法在质感、韵味等方面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是喜玛拉雅地区建筑艺术最发达的地区,其建筑既借鉴了印度建筑的风格,又有其本身独特的样式。由于历史上尼泊尔与西藏有着深厚的宗教渊源关系和密切交往,所以,尼泊尔宗教建筑对藏传佛教文化圈建筑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吉祥多门塔为例,试图通过加德满都谷地建筑艺术对西藏藏传佛教建筑类型和装饰艺术的影响,探讨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与尼泊尔宗教建筑艺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建筑学与哲学的互动催生了德国海德格尔建筑哲学。它对建筑本质"属人空间"的揭示使人类对建筑本质的认识跃上新阶段。德国包豪斯与美国芝加哥学派结合后产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学大大提升了人类的居住水平,但它因为无视海德格尔建筑哲学及其体现的建筑新发展而落伍。后现代主义建筑学批判其无视建筑地域性和历史性是合理的。但它很难推倒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技术基础的现代主义建筑学,只能以批评的形式为其重生提供帮助。后现代主义建筑学的装饰主义也有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