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网络带来的便捷,尤其是专业的教育网站或博客平台的建立,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作者的出现,万玮、郑杰、郭初阳、王开东、薛瑞萍、闰学等,就是其中的代表。生命化教育从课题创始起,就自觉地将促进与提升教师的阅读与写作作为课题的主要任务,期待以这一种”看得见“的方式,见证每一位教师的改变与成长。本期推荐孙明霞等几位老师及他们的作品,让我们顺随着他们对生活与教育的观察、回味、感悟与期待,寄望一份对自我成长的激情与决心。  相似文献   

2.
写作教学中解题思路的暴露式教法龙剑梅写作教学是一个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教学过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弊端极多,因而如何跃出“瓶颈”,走向更为开阔的领域,实在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有人认为,作文教学由教师拟题,以学生“作”为主,全靠学生自己动手去写。...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思想、信念、知识及其实践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育实践理性,拓展专业自主,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研究与行动结合、在研究中改进行动是教师行动研究的特征。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观察和再思考的行动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生活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缄默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确的公共知识,促进自己教学理论的创生与建构,逐步摆脱外来的“权威理论”束缚和禁锢。  相似文献   

4.
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在市教科室指导下建立了“海之韵”教师博客,将教师学习感悟、互思体会及时发布,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并定期举行交流研讨活动,实现了教师教学反思的主动、互动、连动“三动”结合,激发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师范生巩固与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全面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长江大学以专家型教师培养标准为指引,以切实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为宗旨,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了一套“5E+G”实践教学模式。其中,“5E”分别是教育调查、教育观摩、教育见习、教育技能训练及教育实习的英文首写字母,“G”是毕业论文的英文首写字母。这六大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贯穿于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本科四年的不同学期,有效保证了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6.
李新爱 《新天地》2011,(8):80-80
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与反思研究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坚持写教学反思,会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一个质的飞跃;坚持写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充满魅力,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使教学成为师生美好的艺术享受,以更好地为学生素养的发展和提高服务。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不少老师在盲目跟风中失去了自我,“克隆”盛行,“拷贝”成风,教学成为粗鄙的“模仿秀”和各种时髦“标签”的简单拼贴。教学失去应有的灵性,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在丧失了专业自我的同时,也给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自然成为教师专业研究的重点问题,它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中的现实问题。两位美国学者在综合研究众多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专业成长途径,其中就包括“自我引导”途径。自我引导式途径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它是指教师通过查阅、学习、模仿等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我引导式中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有听课和专业阅读2种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艺术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主要表现在:艺术类教学效果受限、职前和职后培训不够、科研能力成长缓慢、专业综合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压力大。通过参与幼儿园实践教学、凝练学前艺术教育能力、主动融入学前教育领域、加强学前理论学习、参与同伴反思、参加专业培训、建立“双导师制 ” 等方式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情感,促进艺术类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思维,走出专业成长困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理念,为了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专家型教师,特殊教育专业需要建构起“模块整合式”课程体系。“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以及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模块、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方向与特殊需要教育课程模块,以及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内含着“既是一种专业成长更是一种精神生活”、“从终结性的师范教育到终身性的教师教育”、“从培养学科专家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等意涵。  相似文献   

11.
博客具有与其他传统网络交流方式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在博客的特征优势及其特有的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将博客辅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为三个过程:上网前阶段,上网中阶段,上网后阶段.认为博客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应鼓励学生健康利用博客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曾赞美沈从文的创作是贴近血肉人生的。好一个“贴近血肉人生”!我们不少学生作文之所以写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不自觉地背离了血肉人生。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王栋生曾说:“几十年来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把写作者当人,没有把写作当作是人的生命活动。”让学生把作文与自己真实的人生联系起来,学生才会真正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王跃文曾说:“我觉得写作是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作家刘墉曾说过下列一段话: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好,它们只是说我的心、我的情。我常一边写,一边落泪。于是,我告诉自己:管它好不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懈地研究自身的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育成效的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可划分为研究“自我”、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研究等四个阶段.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其实质是职业个性不断成熟、自主发展的复杂过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离不开教师群体的哺育,又离不开外部环境尤其是学校内部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同时更离不开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和主观追求,它不仅仅是“别人要我发展”,而更多的是“我要发展”.因此,研究型教师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是各种要素的“合金”.  相似文献   

14.
最近,周围的朋友们见面常问:“你博客了吗?”博客在中国出现已经三年有余.到今年似乎格外地火了起来。“博客”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有的网站给“博客”定义为:“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听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定义,没有“博客”的人听得一头雾水,“博客”了的总觉得没有一个定义可以贴切地形容它。“也许正因为简单,要解释清楚,反而十分复杂。”不同人对“博客”持有不同的观点,或许正是这种自由的形态让博客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如同水的形状只跟装载它的容器的形状有关,而装载博客的容器可以是玩博客的任何一个人。博客的种类繁多,比如:日记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博”不到的。由此还衍生出大量新词,比如:博客精英,博客链接等。和很多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从三年前玩“博客”的小众到现在规模庞大的“博客”大众,“博客”似乎从所谓的“精英时代”扩展到了如今的“百姓时代”。大家都在博客上挥洒着自我,于是博客更像网络里的一片自留地,我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自己满足。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校从事中专、大专应用写作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应用写作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并对其应对措施作了思考。目前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应用写作教师缺乏讲课的热情。在高等院校,教“应用写作”的教师,大都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们学的都是纯语言文学的理论;纯文学的创作,他们认为这才是真学问。才能见出一个人的真水平。而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只是个“术”,是雕虫小技。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使得他们不肯下大精力去研究“应用文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应用文写…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大学写作课教师,如果光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而自己却不动手,拿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那么即使他教学时讲得天花乱坠,号称“张铁嘴”或“李铁嘴”,然而他的笔却象那“银样蜡枪头”,这就很难说是完全合格的写作课教师。当然,这样说也许并非无偏颇之处。但是,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自己却眼高手低,学生心里也不佩  相似文献   

17.
一、第一学段写话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有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始终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并进行执著的探索和创新。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提出了“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为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对自己的教学决策、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等进行审视、探索。并有了些许的感悟与收获:  相似文献   

19.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调整,把单纯的基本英语写作训练转变为以基本英语写作训练为辅,以实用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基本英语写作训练时采用听、说、读、写、译相结合的方式,实用英语写作训练时提倡“未来化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是长期的、连续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师范教育阶段作为教师教育的"奠基"和"源头",对教师专业成长作用巨大。改革高师教育,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是高师院校实现自身职能的需要,是促进中小学生智慧成长的需要,是师范生将来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