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公众舆论已经形成为一种强大的势力。信息时代的发展给全世界的政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政府继续反对向其公民无限制地提供信息,如果他们继续阻止人们使用私人计算机、复印机等等,他们就无法与其他国家保持并驾齐驱的发展势头。当信息自由传播时,当信息被强大的、富于竞争力的信息工业生产和传播时,就显示出了信息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试论网络广告的传播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修瑞 《学术交流》2002,(3):145-147
网络广告借助数字化技术 ,对传统的广告媒体进行了重组和创新。作为全新的媒体 ,它否定并抛弃了传统广告所具有的强制性 ,突显了自由与开放的信息传播方式 ,其信息反馈的即时性是以往任何传统广告所不能比拟的。网络广告的传播优势集中体现在受众的国际广泛性、信息交互的反馈性、投放目标的针对性、信息的自愿选择性和时空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阅读媒介逐渐发生变化,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平台阅读具有阅读时间短、信息量大、信息复杂性相对较小等特征。对在校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阅读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平台阅读不一定带来知识碎片化,大学生也并没有盲目相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社会交往功能相对有限,社会互动中传播信息的认同感、代入感并不明显,但重要他者传播的信息会提高信息本身的可信度,热点信息也极容易带来社会共鸣感。  相似文献   

4.
白莹 《报林》2018,(1):60-61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报业广告遭受着严重的冲击。新媒体传播效率更高,更快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广告有主动追求高效率传播的天性。报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改变并完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5.
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然 《学术交流》2002,(5):119-122
针对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广告信源、信息和受众等元素的特性 ,运用大众传播学和视知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进行客观而深层地分析 ,研究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化传播的基本模式 ,广告活动的科学实施以及使其获得传播效应最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12):67-70
近年来我国危机事件逐渐增多,不仅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损失,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危机大部分是由网络媒体的过度表达自由直接或间接引发。本文引用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来描述网络媒体的过度表达自由生成和扩散公共危机的现象,提出了协同合作治理的概念,以构建政府、网络媒体运营商、第三方组织、网络言论主体四方共同合作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自主意识的增强及公共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朝着一个更具现代意识的服务型角色转变,尤其在政府的信息传播层面,政府与公众间相互认知、参与及互动成为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属性。政府部门通过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从公共信息传播的后台走向前台,改变了与公众的沟通方式,政府信息平台因此成为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公权力异化的公共平台。公信力作为政府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政府传播活动全过程,传播格局的转变为政府信息平台公信力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以公共信息供给格局变化为切入点,探讨政府信息平台公信力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政府信息平台与公众间互信度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8.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现代人,每天不可避免地与各种信息发生联系,借助信息的有效传播,人们了解社会、监测环境、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娱乐自身,而且借助各种传播,人类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在诸多信息中,广告更像水银泻地般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改变着我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其中,报纸以其信息量大、易于保存与传递等优势成为广告信息的有力载体之一,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地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甘肃地区,广告策划、广告创意理念、广告制作水平及受众对广告的信任与评价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为…  相似文献   

9.
叶春涛 《社科纵横》2013,(11):62-66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突发公共危机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与媒体的沟通。如何有效地进行危机传播,如何有效地尽最大可能规避媒体的"扩音作用",为实施危机处理预案提供舆论支持;如何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对媒体进行"议程设置"的有效引导,这既是以媒体和公众为传播视角的危机传播所必须讨论的重要内容,更是危机时代的呼唤和历史性需要。  相似文献   

10.
曾锐 《创新》2012,6(6):37-40,126
以广告和传播理论以及先进效益观为指导,结合小企业实际,对企业广告与企业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企业传播更具优越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探索以先进效益观革新广告观,利用企业传播的优势并按企业传播策略整合广告内容,把企业广告和企业传播相结合提高企业广告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法治化进程中媒体监督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化媒体舆论监督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媒体监督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媒体自主与法律自治之间求得平衡,在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之间求得平衡.媒体监督的法制保障大致包括促进媒体自主,扩展新闻自由;提高政府公开性,扩展公民的知情权;恰当衡量各种利益,诸如要达到新闻媒体的批评监督权与名誉权、隐私权之间的利益平衡;抑制媒体权力的滥用,保障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由网络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经典公共领域范畴的重塑或新生。因此,在此探讨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主要特指网络公共领域,广义上还应包含因网络媒介影响的其它生活场域。本文力求运用解释学方法阐释新时期网络媒介的兴起带来了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并尝试提出中国理想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剑 《社会工作》2011,(22):27-29
哈贝马斯意义上经典公共领域概念是国内外社会政治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性问题。新时期,由网络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公共领域范畴的重塑或超越。同时,在当前网络公共领域社会化的中国语境下,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与建构研究对我们探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及民主进程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力求以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具体恶搞事件为例,阐释网络公共领域的相关公共参与和社会功能问题,并进一步寻找出国家与社会相关实体对其积极构建路径的有利因素,促进公民公共参与和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4.
“范跑跑”词族的语言特征及其新闻传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范跑跑”、“躲猫猫”诞生于网络,热传于各种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并派生出一系列具有相似结构的新词形成了词族。它们的流行,有其语言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传播机理。独特的词语构形形态和叠字修辞模式,构成了这一词族的语言魅力;传播者心理的接近性和接受的定势效应,强化了该词族的舆论力量。在由网络舆论向主流舆论的溢散过程中,“范跑跑”词族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证明了当下媒体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Social work's role in creating social solidarity requires an engagement with identity politics through careful negotiation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spheres and hence ensuring a balance between personal freedom to define one's specific identity and the public entitlement to belong to a political community as citizens. Curren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ends, reflected also in social policies, impact severely on that boundary maintenance task inasmuch as privatisation encroaches on formerly public domains while simultaneously details of private concerns receive public attention through their commercialisation by the new media. It is suggested that social work's political role be asserted more explicitly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Agenda which needs to penetrate to the level of person‐to‐person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6.
沈卫 《阅江学刊》2010,(2):137-142
网络舆论监督自下而上,在“人”、“术”、“势”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当今反腐败的利器,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青睐。然而,网络舆论监督固有的自在自发的特性使得监督常常处于主体性价值缺位和监督乏力的困境之中。要保证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就要通过教化、调控等手段处理好自由与规范的关系,让网络民意从民间走进政府视野、让民间与官方共建反腐败网络阵地、让网络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在现实中形成合力,引导网络舆论监督走上自由自觉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手机成为舆论的主要载体,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和政府行政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转型期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媒体和社会应该协同合作,通过加快网络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发挥主流网站的作用、建立社会舆情搜集分析系统、发挥各类舆论领袖的作用等渠道和途径,规范网络舆论,化解因网络舆论而产生的潜在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8.
陈相雨 《阅江学刊》2013,(5):95-102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全球风险社会下中国社会结构紧张长期诱发的结果。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普通网民,不单是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发动主体,更是中国经验最为直接的感知者,因而,从普通网民视角探求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中国逻辑具有合理性。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体现了网民“理性”和“非理性”言论相互交织的特点,在逻辑上具体包括利益表达逻辑、逼迫回应逻辑、群体极化逻辑、抗争动员逻辑以及情感宣泄逻辑等;在治理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坚持利益共享、制度表达、公信修复、信息公开、网络盟友、话语引领及真诚沟通等原则,这才是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标本并治之道。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e agenda-setting literature has demonstrated the media's ability to set the issue agenda for the public. One byproduct of this work is that researchers have produced som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audience will, on occasion, set the issue agenda for the media. Given disparate sets of findings, researchers do not have a framework to better understand on which issues the media will set the agenda for the public and on which issues the public will set the agenda for the media. It is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to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 for a framework suggesting that the events comprising issue areas pre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influence between the media's and the public's issue agendas. Methods. I construct a historical data set comprised of 35,000 stories from the nightly network news and responses to Gallup's Most Important Problem question. I look for evidence of causal influence between news issue content and public issue concerns using Granger analysis and vector autoregression. Results. Issue areas comprised of spectacular events, such as defense, will be reported by the media and subsequently affect the salience the audience assigns to those issues. In issues not normally comprised of spectacular and singular events, such as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ublic issue concerns appear to drive issue coverage in the news. Issu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education, which comprise few spectacular events and little public concern, will receive sparse coverage in the media.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a framework based on events; the types of events that typically comprise issue areas will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those issues coming on the news agenda. This then affects the direction of influence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 The framework supported here allow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edia effects and media content literature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news agenda is constructed and how the commercial media meets democratic ideals.  相似文献   

20.
所有权对于公民的财产权利甚至整个法权具有重要意义。近代民法一直强调所有权行使的绝对自由,忽略了所有权应该受到的社会公益限制,其结果是使自由走向了反面。为克服所有权绝对自由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民法开始由权利本位转向社会本位,逐步形成了所有权的社会化思潮,强调所有权的行使应该以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为前提。但是由于社会公益的概念比较宽泛,范围难以确定,为了防止有人以公益之名谋私益之实,应该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确立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以解决因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产生的争议,寻求社会公益与个人私益的平衡,维护公民个人的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