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泽克将意识形态界说为自在的、自为的、自在自为的3种意识形态,其理论的真实蕴含是指意识形态无所不是,无处不在。意识形态不但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且是一种社会存在。齐泽克的现实指向就是人们不能摆脱意识形态的缠绕,相反,人们还必须依赖意识形态而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上世界是一分为二的,但也有人提出世界是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多的。我们认为,只有从构造学或客体的角度出发,才会得出一分为三,一分为多的哲学谬误。从哲学或关系的角度出发,只能是一分为二的。这是哲学的“自为性”问题,与“自在性”相对立。而哲学及其辨证法研究的侧重是“自为性”,而非“自在性”。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需要重点关注。齐泽克在精神分析视域下对意识形态的形式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意识形态的重要特质就是其形式性,它包含三重结构:意识形态文本、意识形态内容以及意识形态幻象结构社会现实时所遮掩了的实在界的内核。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现实性也涉及三个维度:其一是意识形态通过意识形态幻象引导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而展现的现实性;其二是意识形态的实体化;其三是作为症候的意识形态。从面向变革社会现实这个维度看,意识形态的现实性更具基础性地位,同时,意识形态形式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的形式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探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4.
齐泽克赞扬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征兆性”批判,又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反思批评。具体来说,齐泽克反对马克思主义将意识形态界定为“虚假意识”,认为该界定仍是从“知性”出发去理解意识形态。并认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必将灭亡的“社会意识”,更是结构主义意义上的“社会存在”。而且齐泽克更注重意识形态的精神分析层面。二者的不同还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否定的意识形态”,而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是“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齐泽克的后现代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既存在着相同点,亦存在着不同点。我们可以分别从本体论的角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在意识形态的本体论维度,齐泽克和马克思都为其意识形态理论论述设定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二元对立的假说,即意识形态(虚假)与现实(真实)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但不同的是: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偏重于从现实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来揭示实在的幻像属性,而马克思则更加偏重于从批判意识的虚假属性出发来凸显实践的首要性;其次,在意识形态的方法论维度,马克思强调的是具有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实践批判和改造的维度,而齐泽克则强调的是具有伦理和审美色彩的“穿越”策略。  相似文献   

6.
齐泽克对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在于他把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范畴变成了政治和哲学范畴。从拉康主义出发,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就是建构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他从微观的心理层面阐明意识形态幻象如何通过剩余快感的运作方式来建构社会现实,并缝合社会的裂缝和缺口,遮蔽社会的基本对抗。总体而言,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纯粹的乌托邦式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7.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需要回答的迫切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深入微观层面阐释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效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理论贡献可以简要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在方法论层面,推进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使之成为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重要的方法论;二是在理论视野层面,开启了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的"他者"向度;三是在理论旨趣层面,实现了批判重心从观念批判到实践批判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历史地实现自身并全面占有自身本质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多元建设主体与具体建设任务的整体协同为执行机制,以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由自在跃迁到自在自为为完成,此即文化强国建设“一核多元,三面协同”理论—实践复合体模型。具体而言,在党的核心领导下,国家主体、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和个人主体作为多元建设主体,整体协同推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三个方面的重要任务。超越自然同一是文化强国主体的自在,文化自觉自信是文化强国主体的自为,实现知行合一是文化强国主体的自在自为。由此“一核多元”与“三面协同”之间的互动互促,既描绘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路线图,更跃升为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历史运动的辩证法,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怎样的文化强国的问题,又回答了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从而体现了实践与理论、实然与应然、具体与一般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爱德华·凯西指出:“唯有《审美经验现象学》才是现象学美学领域出现的极其充实和完善的著作。”正是《审美经验现象学》为杜夫海纳在国际美学界特别是国际现象学美学界赢得了地位。从现象学哲学原则出发,在这本著作中,杜夫海纳首先研究了审美对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审美对象不仅是自在自为的对象,而且是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对象。审美对象为我们而存在,不是指审美对象想要愉悦我们,而是指审美对象需要我们去感知,需要审美知觉去成全,因为“审美对象只有在欣赏者的意识中才能完全成为审美对象”。杜夫海纳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知觉更重要,除了通过审美知觉以外,审美对象不可能以其他方式来使我们“感动”和“沉醉”。杜夫海纳不满于萨特忽视知觉而对想象和情绪过于偏爱,主张将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0.
艺术、哲学和宗教是满足人的超越性精神需要的三种文化形态。但是艺术又有超越于宗教和哲学之上的自在自为性,表现为它不是认知宗教哲学理念的手段和途径,而是宗教哲学理念生成的母体,又呈现为人类的感性、理性"对话性共在"的一极,在时间之维上,超越于具体的时空背景和不同文化模式中的宗教、哲学文化的以及社会功利文化,而成为一自为自在的实体,具有永恒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