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英语语汇的演变和英语习语的文化意义方面对英语文化在英语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法语借词的嬗变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交往中都毫不例外地会受到它国、它民族语言的影响,并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接纳外来的成分。然而,没有一种语言能象英语那样得到源源不断的外来语的补充。英语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语言史上无与伦比的惊人进展,容量上有多达百万的词汇(而且每年还以万计的词汇在净增),堪称“国际语言”,正因为它与外来语联姻的程度也是任何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英国语言学家布赖恩·福斯特在他的《变化中的英语》(The Changing English Language)中如是说:“从英语的整个历史来看,英语对其它语种的词语总是乐于采纳的”。确实,人类各种语言都或多或少借鉴了外界模式、但有理由可以认为,英语跟其他主要的语种相比更易于接受外来的影响。” 研究英语的学者们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当他们的英语语言学习,特别是词汇的积累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就会愈发发现法语单词如喷泉般地从庞大的英语词汇库中涌出。这时,他们再也会象初学者那样对在学习英语单词中偶尔冒出的个别法语单词淡然处之了。为什么英语语汇中包含着那么多的法语语汇?法语语汇何时何故在英语家族中驻足安身?英语中的法语单词是否都保留原有的读音拼写?可以这么说,在对英语有影响的众多语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一种语言记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韩国语通过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同时,韩国语也通过语言三要素中后两个要素,即韩国语的语汇和语法较多地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蕴含着中国儒家文化因子的韩国语值得我们在双语教学中关注,也值得我们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给予关注,更值得我们研究世界文化交流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英动物语汇及其文化价值之关联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动物语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 ,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它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各国语言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变迁 ,观照着文化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工具。各语言之间因不同文化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使语言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本文着重探讨了汉文化在饮食、服饰、游乐、宗教、礼仪方面对英语语汇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语借词,主要是名词,对英语词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充实丰富了英语语汇库,满足了语言交际不断发展的需要.英语中存在大量汉语借词的有其多种原因,并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及其文化意蕴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歇后语是指汉语中那部分由含有引注关系的两部分组成的、结构相对固定、具有口语特色的特殊语汇。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形式,而且也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礼仪风俗、审美心态等。歇后语作为俗语的一种,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其他语汇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广大群众在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积淀着丰厚的民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具体现为:宗教意识与封建迷信思想,审美态度及价值取向,饮食习惯与地方特色,社会历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动物语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它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变迁,观照着文化的内核。了解动物词的内核,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不同文化的导入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个不同语种的文化共性与个性的研究有可观的理论价值,不但可以进一步认识人类文化的本质、系统和发展规律,认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而且可以更深地了解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鉴于每种语言的语汇沉淀着绚丽多彩的社会历史文化,文章拟从语言转移(languagetransfer)的国情透视入笔,论述不同民族语汇的文化对应关系、揭示新词语衍生的文化背景、剖析文化个性对语义转移的影响和各民族文化的双向互流趋向,以提高人们对语言文化内涵的洞察力,从而改进人们的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不仅创造了文化世界,也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环境。在这里,每个群体都一套独特的思维认知和行为准则,存在着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规范,它制约着每个处于这个文化系统里的个体。并在一代一带的传递和积累中塑造了人的心理和价值观念。文化通过语言、哲学、神话、宗教、艺术等媒介物得以表现。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的历史遗产,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的产物,在语言诸多要素中,语汇又最能够反映文化的一部分。被称为汉语的活化石的成语是汉语中的特色语汇,其信息量和文化负载量使之考察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意识的一个重要视角。考察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质的成语可以体察中国的性,社会性别制度的沿袭与流传。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网络语汇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汇在人们的生活和交流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它是遵循着怎样的规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产生遵循了哪些有规可循的原则,这是本文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纷繁的网络语汇表现形式的挖掘,找出其生成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渠道。然而。语言是一种符号,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语言符号和语言所指代的概念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语言有时也具有模糊性。同一语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反之。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会表述成不同的语汇。这就给不同语言之间的理解和转换造成了困难。本文对汉、英习语中数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进而发现其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习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含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语组合,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英语习语作为英语语言中的一种固定表达方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本文通过追溯英语习语的文化形成过程,并从它的形成过程来探讨其文化内涵。旨在使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14.
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中 ,除语言本身的因素外 ,国别不同 ,或因国别引起的文化差异 ,已成为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 ,汉文化和其他国别文化的差异 ,愈来愈成为干扰学生增加语汇、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国汉文化和以英语国家为首的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也愈来愈成为留学生汉语习得中的最普遍、最主要、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文化差异 ,不仅会造成学生对于语汇理解的偏误 ,而且会引起诸多语言现象。本文旨在探讨中西观念间的文化差异 ,进而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因这些观念差异引起的语汇歧义  相似文献   

15.
民俗语言不是“民俗”与“语言”的简单相加或一般合成,而是经过约定束成、获得广泛认知、习用的涵化有民俗要素的语言材料.民俗语言的主体,由俗语与民俗语汇两大语类构成.民俗语言最本质的内部特征是它是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言文化符号.一、民俗语言的传承与流变的关系语言和民俗一样是不能割断其历史渊源的,特别是那些口口相传的民俗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间,千百年传承不断.历史的的连续性,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成熟和稳定性,也造成了民俗语言的传承性.民俗是传承文化的沉积.民俗语言兼具语言和民俗的特性,是人类传承文化的形态和工具,是历史的产物.民俗语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语言的形式和语汇渗透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只要使用这些语汇和语言形式就会进入一种文化氛围.因此民俗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肯定的文化根基之一.民俗语言具有传承性,但  相似文献   

16.
英语谚语是英语文化宝库中一件绚丽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凝聚了英语国家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社会生活和斗争的实践经验,是英语语汇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谚语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其语言艺术也达到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7.
文化影响并塑造语言,语言又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标记,体现了一个国家所固有的内涵。心理语言学家Rivers曾说:"语言不能与文化分离开来,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据此,就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探讨英国英语到达美国新大陆之后经跨文化到文化融和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英语变体即美国英语的演变及其一些特点,并对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发表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深圳和香港社会语言环境具有相同或近似的特点。即语言现象复杂,粤语、客家语、闽语三种语言并存共生;英语对母语地位产生了强烈冲击,不少英语语汇融入流行于深港的粤语之中,形成怪异的语言文化现象;社会语言环境较为混乱,大众传媒的不规范用语时有所见所闻。在这种环境中的中小学中文母语教学必然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应从改善社会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等诸方面努力,提高母语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与宗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们传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承载各种信息的符号系统。因此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本文以此为视角,着重探讨英语这一西方语言同基督教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全文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①16、17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与《圣经》英译对现代英语的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②《钦定圣经译本》如何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英语;③英语中宗教文化的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引起的几种障碍;④进一步开拓语言与文化的联系这一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它的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因此英语学习应该既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也包括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鉴于语言与文化这种紧密相联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