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按对生产要素拥有的所有权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质的规定。各种生产要素在发展社会生产中所做贡献的大小,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量的依据。承认凭借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的合理性,确定衡量贡献率的客观标准,是激励社会资源最大投入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剩余分享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阶段社会主义中按劳分配并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而宜理解为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劳者有其股只不过是劳动者分享经济剩余的形式之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点在于按劳动力产权分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针对如何创造社会财富全面实现小康提出了当前应注意的两个理论问题1、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人员的劳动也创造价值,社会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也实行按要素分配以动员各种要素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其他社会不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一观点在今天仍然影响很大,其典型表现就是:十五大以后,人们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承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存在按劳动力要素的分配即按劳动力价值的分配.可见,澄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属性对正确理解和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十分必要的.一、从产生的原因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市场经济共生共存,是市场经济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按要素贡献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分配原则。较之其它分配方式 ,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特点是 :要素分配尺度的多维性 ,要素收入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要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6.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就必须摒弃传统分配理论中的空想成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从按劳分配走向按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指出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要素能否分享剩余价值.提出应在各生产要素享有同等的保本获利权利的前提下来分配的观点,这样有利于消灭剥削,有利于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其重大的创新意义在于表述更科学,导向更加明确。按贡献分配原则运用的关键在于,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贡献大小的度量,应采取市场化的办法解决。按贡献分配必须与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结合,在结合中要特别强调公有制企业充分考虑非劳动要素贡献分配,非公有制企业充分考虑劳动贡献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9.
按资本、技术、管理、劳动等要素分配,为家庭企业改革分配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依据.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缺乏人才是家族企业最大的软肋.作为股权主要为单纯家族成员所有,其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大多结合在一起的家族企业,只有从战略的高度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机制,才能做大、做强、做长久.因此,必须以改革单一按资分配方式为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方式为突破口,促进家族企业实现股权结构与企业管理的社会化,以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会计恒等式的三种不同演变揭示了人们对企业资源要素产权性质逐步深化的认识,人们终于认识到企业资源不仅是物资资源,而且是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三大要素的结合.三大要素都有补偿性分配和激励性分配的要求,只有对"资本-劳动-环境"三大资源要素按不同的产权特征都作到了补偿性分配和激励性分配,才能有"经济-环境-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