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中国的园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天人合一和意境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文化走出传统的庭院,并走进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它与城市的住宅区的环境、与城市的形象都有着重要的关联。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区景观园林还存在着设计上的重复性、功能性和协调性比较差等问题。要实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景观设计中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园林文化的深刻了解,在设计中还要注意结合不同城市的不同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及追求其自然和意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宇宙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对中国园林朝自然式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成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供人颐养和游憩的综合艺术品,是艺术的宇宙图案。其构思从“象天”到“法地”,从对大自然的简单模拟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创作理念,都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具象”化。该文在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最后指出了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提出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自然、文化、生态、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沦为一片片废墟。由于忽略对城市历史及文脉的保护,造成“开发性破坏”,全国相当多的历史名城文化相继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城市要开发要建设.同时也要“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城市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经济繁荣,环境改善,更要文化的持久传承。针对贵阳市甲秀楼等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说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兴衰。只有完整地保护好城市历史,城市才会有历史之根,文化之韵。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现代园林模式单一,缺少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表现,造成园林文化内涵缺失,千园一面现象普遍存在。赋予禅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现代园林充分融合,旨在丰富中国现代园林文化内涵。为此,文章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挖掘,基于禅与中国园林艺术的联系,尝试将禅文化引入现代园林,探索将禅文化在园林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性格和城市身份的体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 “单城性”挑战,保持城市文化的独特属性和城市文化建设的特色已经摆在了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为研究起点,提出文化遗产传承对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以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为研究对象,梳理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为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园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园林风格,塑造了东方色彩的园林文化,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这充分说明,园林绿化本身就是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传承文化、诠释文化最自然和最富艺术气息的表现形式。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已成为加速推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邯郸在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正在深入扎实地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力求将创建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生态旅游、弘扬城市文化等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建绿,努力走出一条彰显北方特色的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为中国传统园林传承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认为传统园林自身的局限性使之难以适应现代园林的各项要求,城市的无序发展使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丧失了基本的立地条件和外围的背景环境,现代园林的国际规则使中国传统园林不是被批判、误解,便是被“标签化”、“符号化”后作为现代园林的装饰,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两点是中国传统园林传承必须突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竹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竹文化深厚的意蕴对竹子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竹子在园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在现代园林中,竹子造景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和北京市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推动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创办北京三山五园研究院,2013年11月9日,“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专家研讨会暨北京三山五园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着“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主涉及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的文化渊源、历史内涵、价值定位,三山五园与京西文化的关系,历史文化景区的保存现状与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本刊以笔谈的形式登部分专家的精辟见解。——张连城  相似文献   

10.
史青 《中南论坛》2009,4(1):87-89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沉淀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发展并成熟。她印证和物化了前人的哲学和精湛工艺,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渊源文化,她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延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既有别于传统文化又不失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湖南园林文化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既有中国园林文化的共同属性,又有湖湘文化的地方特质.面对人民群众对园林文化的新期待、新要求,湖南园林文化发展要遵循园林文化发展规律,注重园林文化建设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及绿色湖南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充分发挥园林文化在城乡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加强园林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上聚源农业观光园药用植物园及其周围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园林艺术,阐述了药用植物园的规划宗旨和原则。并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一环五带"的规划结构,由此将药用植物园划分为8个景区。同时深入探讨各个景区的规划选址、景观设计和种植规划,突出药用植物园集文化、科研、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麦克尤恩的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讲述了发生在4个孩子身上的变态的恐怖故事。麦克尤恩在书中详细阐释了"水泥花园"的建构过程及目标指向,使"水泥花园"成为贯穿全书的重要意象。麦克尤恩通过该意象表达了他对当代都市文化的认知和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当代社会的多重困境的深刻思考。文章从"水泥花园"的建构过程、"水泥花园"中的生存境遇及其本质内涵入手,对"水泥花园"所蕴含的都市文化批判思想进行探究,旨在精确而深入地把握麦克尤恩的思想精髓及其作品中的都市文化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园林木材在景观营造中的艺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木材的优良特性和人们对自然、淳朴设计的向往使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园林木材因特有的结构特性、环境效益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备受瞩目.本文从园林木材自身的艺术特征入手,从美学的角度展开园林木材在景观营造中的艺术运用的讨论,通过分析探索园林木材在实际运用中功能与艺术结合的原则.在了解木材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木材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设计时应在考虑功能的同时注意与整体协调的形态处理,综合考虑功能、材料特性和美的形式几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杰作,其规划布局井然有序,曲折幽深,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和时空变化,是山水园林设计的一个典范,值得园林界参考学习。文章试图从园林艺术的角度,以一条完整的空间序列来系统地描绘和展示大观园的整个物镜布局及时空转换特点,归纳总结其园林艺术特色,从中可以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以期对现代园林设计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康复花园是提供与园林相关的活动区域来治疗特定身体或精神疾病的场所,同样也是为帮助有心理压力和精神疾病的人群得到安静而设计的花园。以新加坡植物园中康复花园为实例,指出药用植物在康复花园中具有的植物造景、文化内涵和保健康复作用,介绍了新加坡植物园康复花园对中国药用植物在康复花园景观规划中应用的启示,为营造"以人为本"的景观类型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通过具有康复保健功能的景观规划形式,帮助人们主动参与治疗身心方面的疾患,并引导人们融入到药用植物打造的自然环境中,恢复健康,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与人们生存密切相关的活动和领域,园林设计不仅要注重物质形态,还要关注作为主体的形态要素之间的差异。本文从形式与形态的关系入手,对园林设计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园林艺术的主要因素为气候环境、地域文化和历史条件等。在对设计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苏州留园与日本龙安寺形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在对清代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安澜园历史原貌考证的基础上,追溯了该园的历史沿革及其更迭的社会背景,探析了全盛时期园中的景观布局与构成园中景观的诸要素。并从西方符号学理论模式的视角入手,通过符号语义中象征和类比手法对园中假山、水体空间、花木造景及建筑布局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分别进行论述。基于景观特征与空间形态考证,进行深入解析和探究,力求使该园重新获得人们对它应有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邺文化始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其历史传承大致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曹魏时期、十六国时期和隋唐以后等阶段。作为邺文化的鼎盛时期,曹魏时期邺城的城市园林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之精美、环境之优雅,在我国园林建设史上有开创性意义。邺城建设中首次出现了中轴线对称布局和路网丁字交会的格局。当时的园林建筑高大雄伟、主题明确、特质清晰,特别是首创园林和军事防御工事一体的建筑模式、大规模大面积人造山水景观、独特的装饰风格和引入佛教思想,对后世园林文化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是中国园林的萌芽时期。先秦时期的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园林形式对后世园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先秦园林大多已不存在,研究先秦园林的概况,应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人手。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诗经》《楚辞》《山海经》等文学作品的深入挖掘,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