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大量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对这些信息数据的有效组织和检索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一大热点.提出了以图片的内在性质特征为内容,用语义描述和刻划图片的方法,较准确地描述图片,开发了面向工业设计教学的图片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图像进行基于关键字的检索,还实现了基于本质内容等多种组合方式的查询.  相似文献   

2.
颜色直方图是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CBMIR)中提取图像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其完全丢弃了医学图像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为了有效地利用图像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直方图及交互信息测度法的医学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具有相同灰度的像素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用其在图像中形成的主要连通区域的面积大小代替传统直方图中使用的像素总和,从而能够间接反映色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为了提高检索准确率,本文引进了交互信息测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检索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医学图像的信息特征,从而提高了检索的鲁棒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中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查询和检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查询和检索技术是数字图书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目前,基于内容的检索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的唐卡图像数据库检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藏族唐卡数据库分类检索问题,根据唐卡图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块划分的结合小波帧包分解、匹配对与累计直方图为一体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结合了颜色、纹理、空间信息等视觉特征,实现了基于内容的唐卡图像检索。并且在查准率和查全率上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图像的分类及图像检索的应用前景,并对目前图像检索技术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预示图像检索技术的日趋成熟,图像将散发内在鲜亮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图像检索以及遥感图像识别等图像处理研究中本质的问题——如何对高层抽象图像语义进行有效的分类,本文采用生物视觉认知机理,结合生物特征信息,用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构造图像信息语义树,提出了一个基于稀疏编码的图像语义分类器(SCISC)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图像分类中有较高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的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采用在分类方面具有全局优化、适应性强、理论完备、训练时间短、推广性能好等优点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图像分类,较好地实现图像检索的目的,并以舰船图像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在图像检索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的NMI(归一化转动惯量)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检索方法,其优点是计算简单、图像特征占用存储空间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图像检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图像等媒体网络信息取代了传统的文本网络信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别对基于HSV空间的颜色直方图方法与基于共生矩阵的纹理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颜色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实现了多特征检索.实验结果显示,当两特征的权重值分别为0.5,0.5时,检索效果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引擎之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图像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研究副词“接连”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兼与“连连”、“一连”、“连续”、“陆续”作一比较。“动作或性质的相接或紧接性”是“接连”区别于“连连”、“一连”、“连续”、“陆续”的重要的语义特征。对“量”的强调,从极强的主观性到相对的客观性,形成了一个“连连〉一连〉接连〉连续〉陆续”的连续统,“接连”处于这个连续统的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12.
"X一点+Y一点"这类形式在汉语中较为常见,且在使用上有泛化趋势,其结构独特,语义类型也较为丰富。基于汉语语料库的考察,其语义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并举型、条件型、因果型。同时,它还具有三种重要的语用功能:劝告、主观评价、陈述。  相似文献   

13.
“非得+VP”格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的"非得+VP"格式从语义表达的角度可分为"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种类型。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此三类"非得+VP"格式都蕴涵着"肯/否定"的语用功能,同时,三类"非得+VP"格式在所表达的语义和所生成的句式上有所差异,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最后,文章还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非得"作了小类划分。  相似文献   

14.
晋中剪纸纹样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纹样具有鲜明的中国地域性农耕文化的韵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趣,展现着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其中,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风格。通过分析山西剪纸纹样的平面化、意象性、装饰性,揭示晋中剪纸纹样符号的审美文化内涵,探究晋中剪纸纹样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契合点,把传统的人文理念的剪纸纹样融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新的艺术空间做初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抱-hold、举-rinse、拉-pull、扔-throw”这四对汉英手部动词为研究对象,在生成词库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各自的动名搭配进行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考察,从语义层面考察汉英动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揭示其认知缘由。研究发现:汉英手部动词的动名搭配之间的差异性更为明显,表现在语义搭配的方式和名词搭配词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这些个性的表现离不开动词和名词的互动内驱力和认知偏向的互动外驱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意象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刘勰、石涛等人的艺术观皆对中国绘画的意象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材料也成就了中国画写意语式的完美表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中有所谓"道""器"之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托物寄情的人文情怀可谓中国绘画之"道",而中国画所利用的工具材料正是盛载中国文化之道的最佳之"器"。  相似文献   

17.
评价是一个表达范畴,与句法、语义和语用都密切相关。评价意义可以通过词汇手段显性表达,也可以通过句法手段隐性表达。由于隐性表达比较隐蔽,对其进行发掘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属于隐性评价的个案研究,论述了"不/没+VP1+等于+没/没有+VP2"构式的句法和语义、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构式的语用功能,发现该构式表达一个蕴含假设关系的主观等值命题,主观性非常强。构式由动词"等于"连接前后两项,语义重心在前,其构式义是主观推介和隐性评价的复合。该构式具有焦点凸显、广告宣传、施为导向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礼记》为研究语料,采用穷尽式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描写了"与"在该典籍中的介词用法,根据语义对其用法进行了分类分析,考察其句法结构及语序,归纳其介词结构使用的语法格式,总结出"与"作介词在《礼记》中的使用特点是以充当状语占绝对优势。但《礼记》中还出现"与"字介词结构做补语的用法。通过与相近时期专书"与"的介词研究进行比较来看,《礼记》"与"介引的语义类别趋于减少,且《礼记》的语言相比较而言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19.
“脖子语义场”主导词在近代汉语阶段发生了演变,唐末至明前期脖子语义场的主导词是“颈”和“项”,明末开始发生分化,明清以后北方官话区中“脖”是主导词,而南方官话区主导词则是“颈”,这种两分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现代汉语方言中。  相似文献   

20.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不"与"未"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二者均可修饰动词性谓语、形容词性谓语、名词性成分,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可构成固定短语。"不"与"未"有各自的否定语义,并在小范围内混同兼用。"不"的语义最为稳定,一直保留到现代;"未"则被"没"所取代。现代汉语中"不"与"未"混同兼用的语义主要保留在一些古词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