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追问存在,而存在又本源性地自身遮蔽。由于存在自身的遮蔽对存在之思的规定,因而海德格尔思想必然也会以某种遮蔽的方式去道说和去被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不但揭示出遮蔽现象是第一位被遮蔽的东西这一真理,而且将遮蔽作为遮蔽带向去蔽这一存在之思事情本身,从而打开了“一条通向对思想之事情的规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思想的意图在于探讨人类所遗忘的"思",追问存在的思,澄清事物遮蔽的解蔽之思。澄明就是揭示遮蔽到无蔽的转换之思,在此转换过程中,就有对事物的由"显"入"隐"、由"隐"入"显"的思。本文着重探讨事物解蔽之中所谓的"隐"与"显"之思,尤其是"隐"时之"凸显"。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之栖居"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旋律。海德格尔由存在本身而入思栖居,从而揭示出栖居的本质就是栖居的真正困境;在对此困境的倾听中,海德格尔进而由栖居思入"筑造"。在栖居着的筑造中,让物自身自由地涌出和收回;在筑造着的栖居中,让四相一体安居在物中,这便是海德格尔栖居之思在存在的深度上向我们发出的质朴劝告。  相似文献   

4.
“Geschick”(天命)问题在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处于一个核心位置。此问题事实上与“存在问题”具有最内在的关联。因此,通过对海德格尔思想中天命问题之基本意义的阐释,我们就能够赢得对其思想的一种更为深邃的理解。海德格尔的 “存在之天命”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开端,从此以后就成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核心表述。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下述断言中得到概括性的表达: 存在之天命既赋予存在以根据,也赋予人(思想)以根据,由此可见,海德格尔的天命之思乃是其本有(Erignis)之思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存在、语言、思、诗和道路等命题非常重要,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在他的两组诗歌作品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即思想从属于存在,存在是思想生发的场所;诗与思一样都源于存在,分别具有解蔽和遮蔽的属性;语言是存在的基础,道路、道说则与诗、思一起归于本真之存在。各命题间的关系展现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哲学图式。  相似文献   

6.
终其一生,海德格尔都是行走在通往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之"思"路中,对他来说,这一思之路乃是通往存在的现象学之路:通过现象学还原,返回到存在的源初含义未曾被遮蔽的古希腊思想的开端;通过现象学解构,重新阐释由柏拉图发端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史,以获得关于存在问题的源始经验;通过现象学建构,在新的地基上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为我们开启一条通达形而上学本质的"林中路"。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思想与大乘思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引起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对关注无之问题的根本追问中,海德格尔与大乘中观思想达到了某种内在精神的契合。海德格尔通过追问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却不在的问题,试图超出形而上学而开显非自我同一性的存在之真理。大乘中观哲学则依缘起法而批驳一切外道理论并彰显空有不二的中观法门。无对海德格尔而言是自身遮蔽的澄明,对大乘中观思想而言则是有无双遣的中道观照。据此而言,海德格尔与中观思想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虽然路径不同,言语不同,但是在对无之问题的澄清中,在显示出思的任务与事情。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所谈的思,不是认识论视野中的“我思”,而是存在之思,是本源之思。此思是对存在的一种回应和配合,是对生存的一种重新解读和展望。此思与技术性思维有很大的差别,它不具功利性色彩,而是一种泰然任之的慎思。但是海德格尔的所说的思决不是无所作为的玄想,而是一种根本性的行动。海德格尔认为思与诗歌和感恩相连,因此,思既具有诗性特色,也充满神秘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追问存在既是海德格尔思之起点,又是海德格尔思之主题.海德格尔后期科技、语言、艺术之思皆是围绕其存在之思所展开的.在海德格尔存在之思中,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使艺术作品是其所是以及如何是的那种东西,即艺术本身.探讨艺术本身是什么?须摈弃传统艺术理论遗忘了存在,专注于具体存在者,把具体物性因素当作艺术的本源的思路.同时也须摈弃从认识论出发,把艺术作品当作一种对象性存在,认为艺术的本质或在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或在艺术家的主观表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海德格尔关于"追问存在"和"如何存在"的运思中,死亡作为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所内在的不可超越性,正是海德格尔死亡之思的永恒困顿之处.在其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中,这种困顿所赋予的一切迷障就成为海德格尔一生运思所要突破的关键所在.借助于海德格尔直面这种困顿时所付诸的种种运思,我们可以认识到死亡之思的现实意义,并获得直面消解困顿的方法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德格尔《物》一文的文本读解与意图阐释,呈现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彻底的质朴追求,这一追求体现在海德格尔对其早期"形式指引"方法的放弃,以"在思中既没有方法也没有论题"取而代之。在这一质朴的追求中包含着"去思的途径"和"所思的事情"两方面,其意义呈现于海德格尔思想乃是"技术时代的存在哲学"。  相似文献   

12.
熟知的说、听、写蕴含着陌生的思的深刻问题。西方哲学20世纪的“语言转向”就包含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中国先贤如孟子、庄子都曾相当深入地涉及这些问题。尤其庄子,既看到语言的遮蔽性,又洞察到语言作为构造世界的“道”之环节。海德格尔对传统逻格斯的解构,开辟出新的视角。人作出本真的说、听和识别是否本真的说、听,都要破除种种遮蔽。语言与说、听相互为本。“语言是存在的家”,其语言是“道说”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在“语言转向” 中,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代表把语言本体论化成神圣化的倾向。维特根斯坦和德里达代表把语言纯符号化乃至虚无化的倾向。但两者在破除逻格斯中心论的迷信和开辟哲学多元创新上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3.
通常,被视作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早期希腊思想家的旨趣是对宇宙“始基”的探究,海德格尔凭借思之强力穿过哲学史重返这一题域,他的“返乡”是返回思之源头。他以希腊本真的方式来切近希腊早期思想家的思,通过对话使早期思想家的思现出本真形态,从中获致带上前来的灵感和力量,经由“夺出”其所未言者,他对早期思想家的筹划与阐释别有意味。经过爬梳,他为新时代肇端的开启和思之转向及其对现代技术的克服敞开了得以可能的境域,也使他的存在之思现出早先的“神”情和“命运”的基调。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根本在于哲思、思和思的事情。这种事情,对于康德来说,是主体;对于黑格尔来说,是理念;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是存在。正是基于对事情的思,康德展开对理性的批判,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黑格尔展开理念的辩证运动,确立绝对理念的学说;海德格尔展开对存在的追问,实现对存在的思。海德格尔据此实现同德国古典哲学(康德和黑格尔)的争辩和对话:无论是主体还是理念,最终都是通向在此在和生成中的存在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说 :长久以来统治我们的对物的形而上学的规定不过是对物的扰乱 ,它并没有赢获物之物性。海德格尔宣称“物的本质乃是聚集” ,这一思想突破了几千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传统的物观念 ,粉碎了以对象化为本质的循环之路的概念性思维对事情本身的拦截。不管主观、客观 ,不管具体、抽象 ,物不再作为对象之物、现成之物现身 ,物只是开显着又隐匿着的“聚集”本身。在我们反复咀嚼着“物乃聚集本身”之际 ,一个开端 ,一个作为真正转折的“思”的开端 ,已经引而不发地到时了  相似文献   

16.
诗意的栖居和思想都是海德格尔的人的生存样式,它们都归属于存在,受存在的召唤,停留、显现并通达于存在。同时,海德格尔指出了人执着于自身,受自身计算和功用意图的限制,突显了人的栖居的非诗意性以及遗忘存在,从而揭示出生存无家可归的状态,并提出了他著名的天、地、神、人一起存在的世界观。他试图消除人与自然和世界的那种对立的关系。同样,海德格尔分析了从柏拉图以来所有的传统哲学都是主体性哲学的特点,指出了当今时代思想的特点在于不会思,而他的思想是一种显现,是通过绽出生存的方式来显现存在的。因此,思想在海德格尔那既是生存,同时复是现象,突显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划时代性。诗与思被海德格尔通过生存而奇特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此在和本有是海德格尔前后期哲学的两个关键性概念.从此在到本有的转变体现了海德格尔思想本身的发展脉络,即从生存论到存在论的转变.前期海德格尔的存在的含义是“是”,这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的残留.他从生存论出发,试图通过此在的向死存在获得本真自我,通过良知和先行的决心把握存在的意义,但最终未能成功.后期海德格尔抛弃了以此在领会存在意义的思路,提出了“本有”这一概念,实际上替代了存在概念.他用本有的时间—游戏—空间、本有之道说分别代替此在的时间性、话语性.作为源初的给予性,本有聚集了天、地、神、人,表达了人与世界的共属一体,具有超越性和主体间性,使存在的意义显现.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要人们重新关注人存在的意义问题,而澄清存在意义的哲学之思则必须通过语言、诗的研究路径。海德格尔强调人的存在与语言具有密切关系,其语言观是对传统语言观、更是对传统哲学观的解构。海德格尔向往的语言是诗意语言。从诗意语言出发,海德格尔生发出了他的文学艺术观。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令人惊讶。这种惊讶并非由于其理论或观点的新颖性或颠覆性,而是因为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在括去了一切良知假设和道德教条之后,真正让良知在存在的深度上作为人最切己的生存现象活生生地自身显摆了出来。很明显,由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所打开的这个新局面,隐含着各种良知理论和道德学说最终都不得不应答的某种咄咄逼人的意义态势。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作出了深刻地分析和反思,对现代科学的本质作出了生存论的现象学的解释。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仅与存在者打交道而遗忘了存在本身;现代科学是此在的存在方式——"解蔽",其本质在于对存在者整体领域的筹划、控制和统治。同时海德格尔又对现代科学持尖锐的批判态度,认为正是这种生存方式使人类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为此,海德格尔寻求于"思"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