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对外贸易法中"贸易促进权"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贸易促进权"保证了美国总统在贸易谈判中的可信度,确保了国会在谈判前、谈判中和谈判后的核心地位,促使美国在历次重大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并维护了总统和国会良好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对"贸易促进权"法律机理、主要内容的探讨,分析了"贸易促进权"的功能和价值,讨论了"贸易促进权"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贸易自由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的总体贸易政策选择。但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源于中央政府实行的区域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本身的区域效应。贸易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沿海与内陆区域在外贸成本、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和区域间利益传递机制的缺失。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区域效应都会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因此,政策落差的消除和贸易政策区域效应的弱化都是减小贸易自由化进程区域不对称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周期性发展和相对地位的下降,其外贸政策也经历了从推进贸易自由化政策到管理贸易政策、再到公平贸易政策的历史演进。尤其在当前经历经济衰退之后的缓慢恢复时期,面对重新扩大的贸易逆差,美国所谓公平贸易政策的重点措施领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对作为贸易大国和贸易快速发展的我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因而采取相应措施化解美国贸易政策的外部性损害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加入WTO后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地区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促进了地区的外来人口流入,且主要是基于工作原因而迁移;第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存在地区分配效应,对省际迁移的影响大于省内迁移;第三,机制检验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通过促进就业增长和提高工资推动了区域人口迁移;第四,在拓展分析部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提高了城市生产率,人口流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兴起。文章提出制度性贸易保护新概念,探索美国贸易保护的制度背景。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依据的广泛存在是美国制度性贸易保护产生的基础,其国内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是制度性贸易保护实现的途径。从美国贸易立法、贸易决策和执行体制以及公平贸易为主的政策导向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制度性贸易保护的内生途径。  相似文献   

6.
欧洲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终端节点,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欧洲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相关欧洲国家的贸易潜力,选取位于西欧、南欧、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区域中的21个典型欧洲国家为研究对象,鉴于中欧贸易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在分析欧洲各国与中国制成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2006—2015年间中国与这些国家间不同层次制成品贸易的互补特性,并给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欧洲国家进一步密切贸易合作关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运用1999-2008年的中国外资和外贸总额数据,简要说明我国外资、外贸的现状;接着,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进一步确定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后,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制定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的“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执政以来,美国政府为了促进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实施了“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一方面,美国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迫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大与贸易伙伴国进行双边与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力度,推动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布什政府的“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贸易霸权主义政策,不但会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正常进程,还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的反倾销改革透视美国贸易政策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反倾销改革显示美国政府已由攻击性单边贸易政策转向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促进各国向美国开放市场,实现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美国频繁对华使用反倾销措施所引发的贸易争端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而更加尖锐.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关键是美方要从动态的角度去看待中美贸易平衡,增加对中国的技术出口.中方要理性看待美国对华实施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避免将复杂的中美贸易争端简单化,甚至统统视为美国总统为选举而搞的"政治秀".  相似文献   

10.
中美贸易失衡是理论界和政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美贸易失衡与国际碎片化生产尤其是东亚国家(地区)之间通过碎片化生产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密切相关.在这种国际分工模式下,中国从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进口中间品经加工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导致了中美之间出现日益明显的贸易失衡现象.实证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在信息和通讯行业这一现象尤其显著.因此,中美贸易失衡不仅仅是双边贸易问题,而是一种结构性现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使得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甚至包括美国本身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外贸政策发生了从保护主义向自由主义的历史性变化。从独立到1933年美国坚持的是保护主义传统。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较量,1934—1947年,在关税的谈判、关税水平、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政策制定权的分配和多边协定的签订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自由贸易的性质。变化的原因是保护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国际经济结构的变迁以及美国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和贸易自由主义者的不断奋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美国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要求中国扩大进口,否则将对中国产品普遍征收27.5%的进口关税。显然,目前基于竞争性秩序的自由贸易政策造成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270万人的失业,是行不通的。如果美国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或是扩张性的战略贸易政策,无疑又会对中国造成损害。基于结构性增长理论的结构贸易政策提供了一个基于中美合作的非零和博弈的贸易政策,是共赢的、最完美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的国家。长期以来,它既是美国开拓海外市场和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最有力工具,又是美国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最重要的国内法依据之一。中国虽已初步建立起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但和美国的"301条款"确立的贸易壁垒调查机制比较而言,依然差距很大。今后我们除继续遵循现有WTO规则和国内《调查规则》外,有必要借他人之长而避己之短,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乃至对外贸易法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出口导向型的中国深受其害。回顾已有的文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描述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通过对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分析解释了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变化;然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政治经济周期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对美国贸易保护的防范必须加强对美国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研究,把握两种周期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贸易保护的周期性波动,加强国际协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与美国作为世界的两个大国,双方的贸易关系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美出于各自的需要,积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俄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必将对中俄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关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应诉美国贸易救济调查时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替代国、一国一税或替代基准等歧视性规则的适用,而且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被抹杀。美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接合理论、经济优势理论以及国家利益理论分别从制度、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角度解释并论证了美国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贸易关系并将中国融入以自由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贸易体制的理论依据,并构成美国对中国适用歧视性贸易规则的理论基础。对非市场经济规则理论起源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实质,而且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正确对待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边境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过去边境贸易主要采取美元或人民币结算,因此人民币的外汇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外汇管理的疏密直接影响边境贸易的发展,过松或过紧都不利于边贸的发展。应利用新的《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的实施和人民币出入境限额的调整时机,搞好边境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遭受美国等国家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通过对贸易收支的弹性理论进行回顾与评述,指出用汇率工具分析贸易收支存在着缺陷,汇率升值不是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多因素结构方法,分析了美国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相关问题;最后简要提出了改善我国贸易收支不平衡的一些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三大特征,即经贸纷争常态化,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安全化,相互依存深化和对称化.中美经贸关系的上述特点对双边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贸关系将继续支撑双边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是中美关系一个主要的纷争之源,中国在双边关系中的博弈能力得到提升,美国在非经贸问题上对华使用经济杠杆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都会下降;但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总体依赖仍然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美国仍会不时地利用经济杠杆来影响中国的经贸政策,以促进美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