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皖南  丁梦 《创新》2018,(2):99-109
从英拉政府时期的"高铁换大米"方案到巴育军政府时期的新铁路方案,中泰铁路前后经历了中泰高铁缘起、中泰高铁曲折发展、中泰高铁向中泰铁路转变、中泰铁路发展筹备、中泰铁路发展陷入困境和中泰铁路发展缓慢推进等六个阶段的波折变化.中泰两国关于方案本身的分歧,日本高铁的外部竞争和冲击,以及泰国国内政权更迭频繁等因素是造成中泰铁路一波三折的主要原因.基于对中泰铁路建设"好事多磨"的全面探讨和研究,提出构建政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创新企业投融资合作模式、加强舆论宣传作用等建议,助力中泰铁路项目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2.
"铁路火车"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是一个外来的新兴意象。这一意象的舶来正与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的撞击同步,从而折射着国人百多年来对"现代文明"的复杂想象。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器物,"铁路火车"意象最初凝聚了国人对于富国强民的现代文明的期待,并延展为对于"黄金世界"的美好想象.同时,现代文明对于古朴神秘的田园乡野文化的必然侵蚀,又使"火车铁路"意象负载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失落和痛楚,并纠缠着底层民众对于异己力量的恐惧与抗拒。重新追溯"火车铁路"成为文学意象的过程,也即检视西方现代文明进入中国文化肌体所产生的排异反应,这同样是反思现代性的一个端口。  相似文献   

3.
李中慧 《社科纵横》2008,23(1):42-43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了铁路工程建设与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铁路建设应采取选线绕避等各类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市场流通依赖于商流和物流这两大体系,近代中国市场物流体系仍以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美国经济史学家费维恺曾经指出:"束缚中国本国商业发展的市场结构主要不是沉重的官方勒索,而是近代以前的交通运输的各种限制."所幸的是,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在近代经历了较大的变革,至抗战前已形成以水运(轮船为主)、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空运等四大体系为主的近代方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南船北马"方式.近代中国铁路、公路(汽车)两大陆运方式中,铁路出现较早,运输费用较低,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笔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铁路运输对于中国北方市场的影响比对南方市场更大.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中国铁路犯罪呈下降趋势,但在犯罪类型上呈现出侵犯财产类犯罪占比大、毒品类犯罪持续上升的态势.通过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发现中国铁路犯罪的发展与铁路经济、人口因素以及社会整体犯罪均无统计学上的关联性.铁路犯罪的异常主要出现在2004-2009年前后,该时期的异常下降状况,无法完全以铁路系统的经济、人口状况变化、铁路公安管辖权范围缩减等外在因素来解释,铁路公安转制带来的不稳定性应对此数据异常担责.  相似文献   

6.
1904-1909年间,在开办潮汕铁路的过程中,铁路公司与地方社会在铁路路线、购地价格、公司股权等问题上持续发生冲突,地方社会各阶层先是以"民利"为武器、后是以"国权"为号召,与外来力量进行抗争,在抗争的过程中逐步构建新的"乡土-国家"关系;一系列冲突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展示了晚清潮汕地域社会变迁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7):98-102
晚清势力均势外交政策,是中国传统"以夷制夷"外交政策的延伸。徐世昌和锡良是东北的铁路外债均势外交策略的执行者,前者在外债的选择上经历了银行外债到铁路外债的转变,锡良的铁路外债表现出"超经济特质"。列强对东北势力均势外交中的掌控以及清廷中央内部及中央与地方对这一策略分歧,导致这一政策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8.
经调查研究发现,铁道学院待就业学生面试外省铁路公司的积极性不足可能导致就业率下降.为做好"稳就业"工作,尝试开发了"铁路职业规划社会化学习云平台"作为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在校生通过本平台与在职毕业生进行职业问答,充分了解各个铁路公司一线工作和生活信息,进而引导铁道学院学生将就业选择从倾向于家庭所在地的铁路局扩大到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9.
拉美地区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自然延伸,而且与该倡议对接的基础条件较好。铁路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南美洲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的重点。在南美洲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三横一纵"铁路规划、(中国、巴西、秘鲁)巴西-秘鲁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以及巴西南北大铁路建设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中国与南美国家开展"四横两纵"(即四条东西向的两洋铁路,两条南北向的铁路)铁路路网规划和建设合作。  相似文献   

10.
覃小强 《创新》2007,1(5):45-48
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基础设施上,特别是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广西与铁道部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改造南宁铁路枢纽,将柳州铁路局搬迁至南宁,新建和改建广西铁路网。柳州铁路局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莉 《唐都学刊》2004,20(6):23-27
大赋发展至东汉时期,在题材上发生显著变化,出现大量以都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赋作,即"京都大赋"。在班固《两都》、张衡《二京》等力作的倡导下,京都大赋蔚为兴盛,代表了东汉文学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2.
白爱平 《唐都学刊》2006,22(3):11-13
贾岛出家及还俗的时间地点问题是贾岛生平仕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现有史料记载以及贾岛等人诗文的考证分析,可知贾岛贞元九年(793)在北岳恒山出家为僧,时年15岁。后曾住洛阳石楼及嵩山一带。贞元十七年(801)在石楼与韩愈初次相识。元和六年(811)春在洛阳又遇到时任河南县令的韩愈,同年秋跟随韩愈赴长安准备应进士举,但并未马上还俗。冬十一月返回家乡范阳,处理僧俗事务。至迟于次年即元和七年(812)春还俗并参加进士考试,时年34岁。  相似文献   

13.
胡忆红 《唐都学刊》2011,27(2):82-85
刘蓉是晚清政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仕宦生涯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背景大有关系。他署理陕西巡抚期间,察吏安民,汰劣黜庸,政绩名声甚好,但由于性格刚直,与官场流俗相忤,先后与陕西按察使张集馨、继任巡抚乔松年发生交恶构怨,又遭到翰林院编修蔡寿祺、内阁侍读学士陈廷经的诬告,最后罢职而去。从中可以看出湘系集团与清廷及其他地方势力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良在汉兴后"隐居静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政治、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张良深受秦汉之际道家思想的影响: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思想有所不同,道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法家及神仙方术等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多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政治、社会、策略、修身养性等各方面均有所侧重。所以,在张良身上存在着入世之"道"和出世之"道"两种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并不矛盾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外交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高铁外交是一种着眼于交通、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手段,其目标是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和便利的贸易网络。中国高铁外交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并加速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刘泉 《唐都学刊》2013,29(3):42-45
张载曾累年究释、老之说,熟知释、老典籍及思想。据相关文献可知,张载从"礼"、"天地和圣人"、"有无"三层对老子及其思想略有所论述,对老子的部分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对老子思想进行了一些批评与纠正。张载经过重新诠释和演绎,将老子的思想补充到了其理学思想中。  相似文献   

17.
张溥是明末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他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分篇来看,是对单个作家作品的论述;合而观之,则是一部汉魏六朝至隋代的文学简史,是张溥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张溥的文学思想具体特征有:文质并重而又偏重于质;强调作家的品格和节操;文学上自然强调复古,但不贵古贱今。他试图从复古为革新,改变明末文坛的萎靡不振,提倡内容充实,语言刚健有力的文风,激励文人讲品格,重节操,积极济世,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他的复古,是古为今用,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8.
孟修祥 《阅江学刊》2012,4(5):125-130
汉代楚歌最能激发人意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悲怨之情的作品,这类作品在汉代楚歌中的数量最多、最具典型性。汉代楚歌“悲怨”审美特性的成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就渊源而论,汉代楚歌“悲怨”的审美特性要追溯到“南音”的影响;二是汉代许多楚歌的“悲怨”之声主要源于政治斗争的失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类楚歌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三是汉代楚歌“以悲为关”的成因与楚地巫风盛行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房锐 《唐都学刊》2006,22(2):1-4
陈光崇先生在《唐史所见张建章其人》一文中,对晚唐著名官僚张建章的生平事迹、著述情况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对前人的一些说法亦作了必要的补正。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陈先生的论文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北梦琐言》的记事与成书时间,《旧唐书》中关于张建与《北梦琐言》中张建章的关系等略有疏失。在钩稽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张建章墓志所记载的事迹,对其论文中的说法进行辨析,订正了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