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赛珍珠的短篇小说《结发妻》可见,中西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碰撞后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以及西方文化压倒性的胜利,是该小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是推动人类建筑与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两条主线。东方和西方为国际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因此,国际现代建筑文化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而保护民族建筑文化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西欧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融看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传统文化还没有得到健康发展的时候,西欧文化就大量地涌入俄国,两种文化不断地碰撞、对话,融合和交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安娜接受了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又深受传统文化中群体主义行为规范的影响,最后在两种不可调和的东西方文化矛盾中,投身到火车轮下。安娜的悲剧,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东西方文化选择上的困惑,表明他试图对两种文化进行融合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今昔》是赛珍珠最后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力作,也是作者人生经历与文化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全书充满着作者对中国的深深眷念、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世界大同的殷殷期盼。尽管其中不时流露出的作为多元文化产儿的赛珍珠在文化身份上的焦虑与遗憾以及作者在某些问题上的视角局限和对新中国认识的不足,致使这曲"天鹅之歌"难免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总体而论,其文化价值与当下意义均属可圈可点,足应引起赛珍珠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5.
兼具中西方文化背景的赛珍珠,常常以双重文化视角审视笔下的女性形象,她尤其关注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女性命运。这些女性或在两种文化交锋中遭到毁灭;或背弃传统文化,完全拜倒在西方文化的脚下;或在两种文化的对照中完成精神的涅榘和新生;或成为中西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作品对不同女性命运的展现反映了赛珍珠文化立场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这位美国作家不同于东西方作者的独特写作视有,赋予了她中国农村题材作品特殊的魅力。不仅如此,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表现的一贯主题“恋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神话原则,展示了她中国题材小说世界性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All Men Are Brothers 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唯一译作,也是《水浒传》的首个英文全译本,历来因其对源语语言与文化特质的尊重和尽可能保留而遭受非议。而大部分批评者不是断章取义地横加指责,就是站在强调目的语文化及其价值观立场上,忽视了相异文化间的开放性和可融合性。考虑到赛珍珠希望忠实再现汉语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初衷,并将其译本与其他两个重要译本加以比较,我们可以肯定,赛珍珠的翻译实践反映了她向西方展现和阐释真实的东方的努力,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跨文化交流价值。诚如尼采所言,翻译是一种征服。而这种征服应是双向的、互相的,而非单向的支配与控制。在当前的后殖民语境下,《水浒传》赛珍珠译本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鉴于翻译所涉及的原著文本的特殊文化价值,尤其是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之间展开明显的力量悬殊的较量,赛珍珠作为一名来自西方阵营的译者对西方文化进行自觉反叛的勇气与卓识,值得我们肯定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赛珍珠的作品来探讨她的宗教观。赛珍珠同时深受基督教和中国宗教价值观的影响,反对殖民主义和传教士的文化霸权,认同中国宗教,在作品中探讨东西方宗教的冲突和融合,主张建立一个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彼此平等、尊重和沟通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在哈罗德·哈曼的交际模式理论中与语言交际一起构成交际者的交际能力.颜色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参与交际过程的展开和思想的“串联”.《东风·西风》中桂兰对“红”、“白”两种颜色符号信息的过滤和解码,实际上反映了东西方对颜色符号的不同理解,从而揭示出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冲撞.从桂兰最初的交际隔阂到最后的交流沟通,体现了赛珍珠通过理想化的交际模式来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桥、推动异质文化相互理解与融合的意图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界对赛珍珠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初始期、低落期和恢复发展期.在赛珍珠的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赛珍珠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东西文化的交流、对赛珍珠作品所反映中国现状的评价、关于赛珍珠的文化取向、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思想等问题.近70年来,对赛珍珠的研究已超越了文学范畴,今后应进一步挖掘材料,更新观念,从史学角度作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赛珍珠创作《东风·西风》的历史现实 ,探析了作者在描述二三十年代中国家庭中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时所显现的价值取向 :吐故纳新 ,中西兼融 ,在舍弃中赢得新生。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活动家赛珍珠的对话意识与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1938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后,参与和组织了大量的社会活动,包括发表演讲、成立东西方交流协会、协助《亚洲》杂志编务、创建赛珍珠基金会等,充分体现出她的跨文化对话意识.赛珍珠的社会活动中包含着强烈的对话意识,对其社会活动及其特征的研究是全面把握赛珍珠一生中美文化交流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赛珍珠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着她企盼中西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望,对异族婚恋的理解与支持即是赛珍珠对此的一大主张。小说《同胞》涵盖了多对情侣的婚恋故事,既有美国小伙与中国女子的异族婚恋,也有受到西方教育的留学生与传统的中国女子的"异族"婚恋。赛珍珠在这部中后期小说中反映出了渐趋成熟的异族婚恋观。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在小说《东风·西风》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儿子”形象 ,鞭笞了几千年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身心迫害 ,讴歌了科学、民主、平等新思想对封建礼教的英勇抗击 ,构建了中西文化在冲突中相互融合的理想化蓝图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对中国文化无限敬仰,其普天一家的文化观影响着求同存异的文学观和尊崇原语的翻译观的形成。在文学创作中,她具有宽广超前的视野,通过文学活动促进人类心灵的共识。在翻译中,她通过异化策略,保留汉语特点和汉语文化形象,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在文化观、文学观和翻译观的合力作用下,赛珍珠的翻译呈现出通过模拟中国人的心理机制再现汉语表达方式、行文习惯,传达汉语文化习俗和意象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毕生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事业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东风:西风》中揭示了自己的跨文化理想,即即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吐故纳新,和谐共处的文化理想。本文通过对小说《东风:西风》的全方位解读,发掘出赛珍珠的文化理想在该书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东风·西风》是赛珍珠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一个年轻中国女子独白的形式讲述的故事,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新旧势力的冲突,强调了现代化的力量是如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妇女的命运。从社会学和叙事学两种视角深入分析上篇的女性叙事,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解放必须面对传统文化早已内化的压抑和西方化的自我镜像的挑战,还有男性他者的强权。赛珍珠让沉默的中国女性发出了声音,这也使得《东风·西风》成为一部备受忽视但却颇有价值的作品和文献。  相似文献   

19.
任何思想和文化的本质都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与其他思想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通过比较韩国、中国、日本的思想和文化的本质,找出东亚三国思想的差异性,通过与西欧中心主义的比较找出其普遍性,从而使相对独立发展的,不强求相互同一化,但相互促进的东亚文化,成为21世纪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化的划分因其角度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文化体系,其中较为直接的一种划分是将世界文化分为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这是因为东、西方之间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东方属于耻感文化而西方属于罪感文化。究其原因,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东方耻感文化根源于儒家思想而西方罪感文化根源于基督教之“原罪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