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中国日报》中美专栏作家九大主要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以及三大类别的语义分布情况,试图分析中国高水平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情态动词表达观点与态度的异同,从而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与写作中更加准确精当地理解与使用情态动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为情态动词等中介语研究提供了两个考察视角,即中介语视角和相应的学习者母语视角.以情态动词"must"为例,从中介语视角考察,通过检索自建的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意义及其序列,认识情态意义及其序列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少且错误较多.从学习者母语视角考察既包括分析与情态动词"must"相对应的汉语部分,也包括检索汉语"必须"这一情态表达的相应英语.调查发现,双语转换时母语思维对英语情态动词"must"的习得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对相关情态动词或情态性的运用掌握不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调查展示了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对中介语研究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3.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语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语情态动词除了语法特征基本相同外,在语义和语用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根据语义差别,英语情态动词可以分为判断情态动词和非判断情态动词,而后者又可以分为主语指向和话语指向两种情态动词.情态动词在使用中具有某种言外之意,能够表达一定的言语行为.理解和使用情态动词,必须考虑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情态动词是人们表达情态即观点和态度的一个手段。may是英语中最常使用的情态动词之一,may能够表达认知情态意义、道义情态意义和动力情态意义等不同情态意义,重点讨论may一词在不同语境及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下的多重情态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英语高水平大学生口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首先,中国英语高水平大学生和本族语者都倾向于使用属性类模糊限制语中的程度类副词和近似性副词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使用可能性模糊限制语中的或然性副词表达对所说话语的不确定,擅长使用说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中的委婉情态动词表达可能性;其次,较少使用某些属性类模糊限制语如about,听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如know、mean,未使用某些属性类模糊限制语如pretty、kinda;最后,过多使用某些属性类模糊限制语very,可能性模糊限制语maybe,说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will,听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think、believe。中国英语高水平大学生对模糊限制语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与本族语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上存在某些共性,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建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语料库,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使用AntConc 3.2.1和Ranger对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词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演讲词汇难度比美国大学生低,动词使用偏口语化,分词使用不熟练;中国大学生更倾向用人称代词和情态动词表达演讲的语气,而美国大学生更善于运用丰富的意愿动词;中国大学生演讲的主题词具有显性的"主题性",而美国大学生演讲的主题词具有隐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情状体假说,考察了语体(口语/书面语)、动词情状及英语水平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进行体习得的影响。基于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该文分析了两组不同水平的中国大学生英语进行体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水平的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英语进行体频率均高于书面语;动词情状体在进行体中的总体分布不受语体和学习者英语水平影响,支持情状体假说的第三点预测;状态动词用于进行体与学习者英语水平有关,不支持情状体假说第四点预测。  相似文献   

8.
英语情态动词是说话人表达允许、可能、义务、预测等意义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殊性,情态动词在语言研究中一直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与英国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should的搭配及语义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LOB和CLEC语料库为材料,对比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CAN的使用方面的差异.研究指出中国学生对情态动词CAN的使用过度.具体而言,本文还根据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分布,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CAN的不同语义方面使用的差别,提出了一些误用情态动词CAN的原因.在文章的最后,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M.0和统计软件SPSS13.0对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JDEST)中的情态动词进行研究。作者选取了9个“完全情态动词”,将其在JDEST中的使用情况与在通用英语语料库BROWN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通过SPSS的显著性检验,作者探讨了科技英语中情态动词的特征以及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支持"时态两分论"。英语里表达将来意义的语法手段中,一部分实质上是现在时态的隐喻延伸用法;begoing to,be(about/due)to等结构原本也是现在时的表达,它们都经过语法化而隐喻性地虚化为表达将来意义的手段;而will/shall由实意动词变为情态助动词后,在使用过程中继续通过隐喻化使其初始意义得以扩张,获得了表达将来的意义。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取消英语将来时,将英语基本时态一分为二,更符合设立语法范畴时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可以使现在时、英语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呈开放灵活的状态,容纳更多的延伸性用法。  相似文献   

12.
以英国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BASE)中关于lecture和seminar两个主题和情景的话语为语料,建立相对应的汉语语料库,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从情态量值的角度对比英汉学术口语语体中的情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情态在英汉学术口语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英汉两种语言都倾向于使用情态的肯定形式,较少用否定形式;(3)英语学术口语更倾向使用低、中量值的情态词,而汉语学术口语则多使用低、高量值的情态词;(4)英语学术口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不均衡,较多地使用了低量值情态词can,而汉语的高频情态词分布相对集中,没有表现出过多使用某个情态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语料库的方法,比较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被动语态的使用与母语者结果发现,中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被动句的使用频率高于母语者并且差异显著。通过对中国英语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情态动词被动句检索发现,情态动词被动句的使用频率高于母语者并且差异显著。情态动词被动句的过多使用占被动句总的过多使用频次的45%,这说明被动句的过多使用,有近50%的原因来自于情态动词被动句的过多使用。  相似文献   

15.
情态动词否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lmer认为在英语语法中 ,最难描写的莫过于情态助动词系统 (Palmer,1 979:preface)。情态动词之所以纷繁复杂、难以描写是因为它们在各种英语文体中使用频率极高 ,并且表达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其否定形式及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依据Palmer对三类情态动词(推测性、义务性、原动性 )和两种情态级别 (可能级、必定级 )的划分 ,对情态动词的否定范围及语义进行分类分级研究 ;同时 ,鉴于可能级和必定级情态动词否定之间的语义约同现象 ,对逻辑等式Not -possible =Necessary -not;Not -necessary=Possible -not在情态动词句式中的操作规律加以探讨 ,结果表明该等式为解释情态动词否定形式间的互补现象提供了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轮机英语语料库中情态动词过去时的情态,并与美国英语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情态动词过去时的情态意义的使用频率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出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7.
英语否定句覆盖面很广,所以翻译英语否定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英语所有否定句中,带有情态动词的否定句(即情态性否定句),由于受情态动词的语义限定,一般比较容易翻译;而翻译不带情态动词的否定句却比较困难,这里涉及到许多因素。文章重点研究英语非情态性一般否定句的五种类型,并指出它们的顺译和倒译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英语动词拟人转义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有时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为主语 ,谓语却用描写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动词 ,这种现象称为“动词拟人”。拟人是作者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感受转移到了非人的物体、事物上 ,动词拟人能使无灵名词所表达的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情态或动作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静止的物体具有动态的人格化效果。由于中英文的思维方法、表达方式和具体语境的不同 ,英语动词拟人转义在翻译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分析语料方法考察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的使用特征。在范畴化框架下,动词可分为上位动词、基本层次动词和下位动词。通过分析中国大学生的写作语料,探讨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基本层次动词+附加语"结构的高频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情状系统有更多的了解,并认识到从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客观性,运用功能语法理论探讨了情态的空间,情态的种类,情态的承诺,情态的责任及实意动词的情态化问题,认为对英语情态系统的研究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