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为情态动词等中介语研究提供了两个考察视角,即中介语视角和相应的学习者母语视角.以情态动词"must"为例,从中介语视角考察,通过检索自建的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意义及其序列,认识情态意义及其序列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少且错误较多.从学习者母语视角考察既包括分析与情态动词"must"相对应的汉语部分,也包括检索汉语"必须"这一情态表达的相应英语.调查发现,双语转换时母语思维对英语情态动词"must"的习得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对相关情态动词或情态性的运用掌握不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调查展示了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对中介语研究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Biber等人(1999)提出的研究框架,对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中频率最高的141个多词动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别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采样中提取出多词动词,并采取中介语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所得多词动词分布模式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英语多词动词的使用总体偏低,并且倾向于过多使用语法结构相对简单的多词动词。  相似文献   

4.
根据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以语法隐喻为视角,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科技语篇中名词化手段的特点以及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学生动名词的使用率高于英语本族语者;不定式、派生性名词和名词性小句等名词化手段则低于英语本族语者。在概念隐喻方面,中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在人际隐喻方面,中国学生对影响名词化手段使用的人称代词和情态动词的运用比英语本族语者多;在语篇隐喻方面,中国学生较少使用名词化手段建立主位-述位衔接,英语本族语者则较多使用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英语动结式和假被动结构为切入点,讨论中国外语学习者英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行为。研究以定量分析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确实存在,但习得者只对可替换的非宾格动词"被动化",并且这种错误并不严重;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者对英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习得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英语水平差异对非宾格动词习得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WECCL(1.02.0)作文子库的大一、大三限时作文,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中被动句的应用,结果显示:(1)中国英语专业大一、大三学生使用被动语态类型相对单一,差别不显著;(2)使用最频繁的是"情态动词+be"和"Subject+be+V-en"形式的一般时态被动语态,但完成时、进行时被动使用相对较少;(3)大一、大三英语专业学生均使用一些成语动词,但使用"假被动句"较多,呈现"语块化"特征;(4)受汉语被动"遭受"意"迁移"影响,学生所用被动句明显呈现"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中国日报》中美专栏作家九大主要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以及三大类别的语义分布情况,试图分析中国高水平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情态动词表达观点与态度的异同,从而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与写作中更加准确精当地理解与使用情态动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LOB和CLEC语料库为材料,对比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CAN的使用方面的差异.研究指出中国学生对情态动词CAN的使用过度.具体而言,本文还根据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分布,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CAN的不同语义方面使用的差别,提出了一些误用情态动词CAN的原因.在文章的最后,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语言中,情态动词是情态意义表达的主要形式。研究中国大学生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的情况有助于了解和学习英语情态的地道表达,使交际更加成功。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大学生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现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调查发现,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存在着过度使用一些核心情态动词和少用半情态动词的倾向;情态动词的使用严重受到情态动词汉语语义的干扰,使表达不自然、不地道。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受到期刊规范性制约,但跨文化特征、学科差异和研究领域会影响作者对语篇修辞手段的选择。对国内外120篇语言学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语类结构和情态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语类结构潜势存在跨文化差异,国外期刊基本遵守 IPMFC 模式,国内摘要语步数量较少,常做减法,但存在共核语步,国内作者语类功能标记意识较薄弱;在认知情态词汇使用频率、分布、高频词(情态助词和认知词汇动词)等方面二者具有一定相似性,无人称情态策略更受重视,其中,被动句使用最多,其次是抽象修辞词和形式主语结构,但国内学者情态意识更趋两极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学术期刊英文摘要语篇的语用目标及其语类限制,对判断并指导此类语篇写作的得体性及准确性从而融入国际学术社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巨著,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译文的情态系统翻译直接关涉到译本质量。文章通过语料库工具PowerConc进行检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比了Arthur Waley和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文语篇中实现情态责任赋值的语言表达方式。研究发现,Waley多使用情态附加语、表心理过程的动词和否定形式表达情态责任,刘殿爵则多运用中心词为形容词的谓语扩展式、被动句和“there be”结构,Waley译本总体情态责任值高,刘译本则反向显示为偏向低情态责任。显著异质性的情态责任资源与译者再现《论语》人际功能的态度倾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象的短语动词,其使用频率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仍远低于母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对学位论文语篇的探讨多集中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匮乏,其中对文献综述中投射语言的隐喻性实现方式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对广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章节中使用投射语言的主观倾向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也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主观倾向性或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非隐喻式句构远多于隐喻式句构。此外,从主观倾向性来看,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的投射句构比较多样;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句构的使用相对单一。从本科毕业论文语料的分析可见,学生倾向于使用以人称作为投射小句的主语,并较多使用言语或心理过程的显性投射动词,这与母语为英语的本科生的使用习惯具有较大的偏差。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较弱的整体性倾向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英语情态动词是说话人表达允许、可能、义务、预测等意义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殊性,情态动词在语言研究中一直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与英国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should的搭配及语义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轮机英语语料库中情态动词过去时的情态,并与美国英语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情态动词过去时的情态意义的使用频率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出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日被动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相通,特别是汉语中及物动词作谓语的被动句与多数可与日语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对应。但汉语被动句与日语被动句也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这点与汉语有很大差异。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主要从汉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被动句与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的对应情况考察汉日被动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日被动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相通,特别是汉语中及物动词作谓语的被动句与多数可与日语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对应。但汉语被动句与日语被动句也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这点与汉语有很大差异。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汉日被动旬谓语动词主要从汉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被动句与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的对应情况考察汉日被动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料库的ADVANCE搭配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语料库为基础对advance搭配行为所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该词项的使用呈现显著差异:较之本族语者,中国学习者把advance作为名词使用的频率过低,过多地把其当作形容词使用;advance在ADJ+N、N+PREP+(N)类联接、习惯性搭配中及作动词时,中国学习者存在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摘要]利用北大法制中心推出的《中国法律检索系统》(英文版),创建100万词的中国立法语言平行语料库以及对比语料库——英国成文法语料库,以九个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为切入点,在比较中国法英译语料库情态动词的翻译特征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在翻译中国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译者应该谨慎对待立法语言中的情态动词。在追求翻译对等的前提下,译者应充分考虑情态系统的深层语义内涵和语用功效,才能最大程度地传递中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授权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情态动词具有的体现言者态度以及标识言者与受众心理距离等语用功能,进而考察新闻语篇中非源指向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通过词频定量分析,发现:传统理论对新闻语篇中情态动词表明源指向的解释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没有表明源指向的情态动词大量出现在各类英语新闻语篇中并且可以得到合理的语用阐释。非源指向情态动词体现了报道者的言者态度、调节着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积极行使着舆论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