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唐瑜潞 《国际公关》2023,(23):137-139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公共伦理的考验。本文以基层低保政策为例,探析因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欠缺导致的公共伦理失范现象,并通过具体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事务管理,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理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文明与体育制度伦理进行研究。诠释体育文明、体育制度伦理的涵义,探讨体育制度在其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伦理价值维度,阐述体育文明与体育制度伦理的辩证关系。为政府制定体育政策、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3.
提高公民生态伦理素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公民的生态伦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行生态伦理干预。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强化生态责任意识;营造生态保护氛围,奠定生态文化基础;完善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完善法律政策,明确公民权利义务,提供生态法制保障;疏通生态参与渠道,提高生态道德实践能力;健全生态评价体系,激励生态行为养成;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消费习惯是政府、媒体、学校等社会主体宜于对公民进行生态伦理干预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科技和工程伦理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为应用伦理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科学伦理的生态文明审视、技术伦理的生态价值重建、工程伦理的生态环境构建、生命伦理的生态伦理回应,张扬着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思想,规范着生态公平与正义、生态责任与生态义务、生态安全和福祉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伦理为教育政策提供道德基础,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有着特殊意义.但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的主导模式是精英模式,在教育政策的伦理价值选择上,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即在问题的认定上,表现为精英价值取代了社会价值;在目标的确认上,表现为形式上的公共利益取代了实质上的公共利益;在方案的选择上,表现为精英认知取代了社会期待;在权力运行上,表现为以行政权力指导学术权力.重建教育政策伦理基础,根本的途径在于推进教育政策制定主体的转型,现实的选择是强化教育政策的伦理基础,提高教育政策主体主观伦理责任,使教育政策伦理价值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的合法性一直悬而未决,以往的伦理学家立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能感受苦乐等特性,把人类的伦理扩展到自然界,这是对伦理与价值进行的硬性的嫁接,它缺少了彼此之间可以通约的媒介.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伦理学基础,其实可以从伦理本身找到答案.伦理的本质规定中蕴含着关系与责任两个基本范围,伦理关系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同时,伦理本身暗含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具有无条件性.在生态伦理中,责任充当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无序现象,正阻碍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确立和加强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伦理原则已成当务之急。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伦理原则之构建,应当坚持以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利益为最终依据、以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与协同发展为直接根据、以实现生态正义为现实依据。上述三方面的客观依据,内在地规定了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应遵循的三大生态伦理原则,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当代责任与未来责任相统一、地方生态责任与区域生态责任相统一。地方政府只有遵循以上三原则,其生态责任的履行才能真正做到规范有序、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军事技术的伦理价值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生命伦理—生存伦理—生态伦理的逻辑框架.当今的军事技术伦理价值是一个综合话语体系,生命伦理是微观支撑,源自于人类维持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天然需求,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生与死的问题;生存伦理是中观体现,就是国家或阶级以生存为目的所发生和建构起来的各种伦理关系,关系到国家的尊严、自由和独立;生态伦理是宏观存在,是军事技术主体基于自身与周围的人、动物和大自然等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所持有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它将伦理的范围扩到了非人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市民化对新生代农民工伦理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伦理学视域下,以重庆市194位新生代农民工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伦理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伦理开发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从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伦理开发的多中心治理策略,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开发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代表劳动者个体表达自觉自愿的行为意志。民营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的实然困境在于其组织化程度和民主程度不高,并将社会名义作为其生态伦理抉择的平衡点;它在应然意义上主要着力于加强合作建设绿色民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员工接受并践行企业生态价值观,深化民营企业与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通过人物的生活片段与内心思绪等平淡的描写,引导读者进行深层的伦理思考.其创作本质在于用文学反映整个时代的伦理风貌.在多篇短篇小说中,厄普代克将主人公置于相应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通过人物的伦理选择与相应的结局表现他的伦理意识;借助家庭关系组成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探讨家庭伦理,延续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异国的言行举止,阐释了人道主义伦理观,即婚姻理性化、种族平等化,乃至政治民主化的伦理意识;利用琐碎的生活细节,回应当下的生态困境,体现其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意识形态要把一般的传统伦理扩展到自然,珍视人以外的生命和世界的自然伦理价值,还公平于自然。这是生态伦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公平解读。生态伦理,要促使科技回归自然,既要重新反思科学的伦理价值,又要限制技术对自然的挑战,呵护自然,还公正于自然。这就是科技与自然之间生态伦理关系的公正解读。要使生态伦理发挥作用,赋予其实际意义,就是要指导我们关心自然,关爱整个生态系统,生态伦理从自然走向社会的解读也就成为必须。  相似文献   

13.
水伦理关注不同水事工作背后的基础性伦理议题。在中国当代水伦理研究逐渐起步的学术背景下,应该在明确水伦理建设主体、主题和方式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古代水伦理精华,借鉴西方水伦理优点,尽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当代水伦理价值体系,以更好地为包括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等在内的整个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伦理指导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然具有广泛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并未在实践层面得到彻底贯彻。伦理学的证明在道德上为可持续发展可以提供有力的伦理辩护,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具有现实意义的伦理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证明和辩护可以在生态伦理和代际伦理这两个维度及其统一性上来展开。把代际伦理仅仅作为生态伦理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是有缺陷的。如果说生态伦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伦理维度,那么代际伦理则仍然是人与人的伦理维度,但与传统人与人的伦理维度已经有了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5.
“政府伦理世界观”是“政府伦理世界”的道德自我意识,是“政府伦理世界”的“道德世界观”,是政府这个“整个个体”的“道德世界观”。“政府伦理世界观”的本质是“政府伦理精神”。“政府伦理精神”是指公务员个体与政府组织整体相统一的、作为实体的政府的伦理意识和伦理意志的复合,是政府的“伦理精神”。政府伦理精神是政府自主性的体现,即作为主体的政府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积极认可,是自己支配自己、自己决定自己的自主性行为及其制度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制度的公正性是保证经济活动运行的重要条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产物和体现,也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根本保障。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实来看,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目标定位、伦理职能的发挥、政策执行主体的伦理责任及执行结果等方面均存在伦理缺陷;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发现,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直接受到目标制定向度和目标执行向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以上两个向度的分析,研究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所呈现出的价值分布状态,进一步构建“政策理念导向、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负责、价值分配与权力分配关系合理、政策立法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农民需求参与”的多元政策模式,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伦理生态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端“理性化”的现代化过程酿成了极为严重的主体意义危机、生态伦理危机及社会伦理生态的结构性危机。扬弃这些危机的和谐社会理念不仅为新的伦理生态环境的形成确立了三大伦理关系并奠定了各伦理要素之间的和谐基础,而且也为之确立了总的发展原则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主动地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伦理生态环境,要求我们重建伦理—文化生态、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以及伦理—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伦理建设,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生态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次是继续推进生态伦理建设工作的法治化,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创新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大力提倡技术生态化和探索创新循环经济的运行体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且要积极推进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创新,通过制度与体制创新推进我国的生态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9.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必须体现“诚实守信”、“以民为本”、“公平正义”、“德法共治”和“清正廉明”的伦理观。文章分析了影响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对策建议:建设良好的县级政府执行力文化,培养良好的县域领导科学与艺术;加强伦理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完善对公务员伦理品格及执行绩效的考核监控和监督;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构建制度伦理等。  相似文献   

20.
世界转型中的公共管理伦理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公共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都面临着腐败和贿赂的诱惑。许多国家业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着手制定相应的伦理政策。近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已经为一些国家的公共管理伦理行为制定了一些国际性的伦理标准,以推动公共管理伦理的持续发展。现在,这种努力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反腐败斗争的范围,强调全球协同努力,为公共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共同的伦理准则。社会建构过程使得这些全球性公共管理伦理标准在缺乏共同的基本信仰和未来观的情况下被制定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