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根据陕西省1986-2005年人均工业三废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人均GDP)等数据建立模型分析过去二十年陕西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省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演替轨迹并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人均工业废水曲线呈"N"型,废水排放量随经济增长先增加后减少而后又增加;人均工业废气曲线与人均工业固废曲线呈同步型,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长。文章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双对数三次协整方程,选取1986-2012年陕西省人均实际GDP、人均工业污染排放量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呈现倒N型EKC曲线,工业固体废弃物呈现N型EKC曲线,各污染物曲线拐点出现时间大体相同;探讨了工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强度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影响,建议优化环境投资、构建流动型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加快工业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外商投资与出口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辽宁水环境污染的 EKC 关系形式不是统一的,不同水环境污染指标存在不一样的曲线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倒N型关系,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呈一次线性关系。因此,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政策,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污水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综合简约化模型,研究了三种污水排放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倒N型曲线关系;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生活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典型的倒U型曲线特征。就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言,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上就已经越过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转折点。研究结果也反映了生活污染物的排放比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更加难以监管。  相似文献   

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国民经济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倒"U"型关系。在广泛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视角,选取东北三省2001—2010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探究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替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东北三省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78 696.9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对数与人均GDP的对数呈现倒"U"型假说,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12 464.24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假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其拐点分别为人均GDP达到28 926.7元/人.年和42 857.14元/人.年。  相似文献   

6.
运用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二者相互影响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相互影响,水污染排放物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出显著的“N型”曲线关系;3个污染物指标表现出不同的经济临界点,其中人均废水排放量已超越第二个临界点,而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氨氮排放量处于两个临界点之间;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带来了人均COD排放量的增长,而人口密度的增加降低了COD的排放量,水污染治理投资额的增加却促使COD排放增加;人力资本、人均社会资本存量与人均财政支出与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86-2005年间江苏省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对江苏省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验证结果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1986-2005年间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演变规律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目前江苏省总体上仍然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端.(2)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规模效应为负,有使环境质量恶化的自发趋势;结构效应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质量;而技术效应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明显;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不能抵消规模效应对环境质量恶化的影响,这是江苏省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福建省1990-2010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选取4种人均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建立福建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福建省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运用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分解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福建污染物排放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有重工业化的趋势,这导致了福建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增长,然后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 1990一 2 0 0 1年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安徽省人均GDP与各项工业污染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EKC关系。除工业SO2 排放量外 ,其他各项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均呈线性关系。通过与国内类似研究成果比较 ,本文还分析了安徽省环境政策的实施绩效 ,认为 :该省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政策取得成功 ,但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控制政策尚须加强。  相似文献   

10.
选取重庆市1995-2012年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废气及废弃物等经济和环境数据,构建了人均GDP和“工业三废”之间的模型,对重庆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基于工业废气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典型的倒N型特征;基于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库茨涅茨曲线具有弱倒N型特征,可以看作近似倒U型的右半侧;重庆市的产业结构特征有利于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减排,但不利于工业废气的减排,甚至工业废气的排放还可能有增长趋势.基于重庆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建议,并提出了调整研究数据和质量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干旱地区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甘肃省为例,得出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基本遵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的结论。建议加快产业结构化,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及环保法制建设,推进农村"三集中"工程,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财政预算支出规模的视角,利用辽宁省14个城市2003—2014年财政预算支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运用环境方程与经济增长方程,对环境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财政预算支出与环境保护负向相关,即污染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辽宁省财政预算支出对环境影响的净效应为正,财政预算支出规模每增加1%,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上升0.33%~0.36%。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本文针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文章首先给出了一个EKC的微观解释,并应用上海市环保局1990-2001年度有关空气质量的环境指标数据,通过一个简化型模型的回归分析,论证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多数指标而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成立,即经济增长初期会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但到达一个转折点后,经济增长又会引致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并且证实不同的环境质量指标对应于不同的转折点.总体上讲,经济增长最终将会改善环境质量,对环境破坏问题的解决还需依靠经济增长本身,但这一过程不会自动发生,而要通过政策响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1995—2009年期间经济增长指标和三类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安徽省经济增长和各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安徽省三类环境污染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没有呈现倒U型,而是随着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呈现N型等关系曲线。针对分析结果,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区域环境污染监控与治理三个方面提出对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1995-2009年期间经济增长指标和三类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安徽省经济增长和各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安徽省三类环境污染指标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没有呈现倒U型,而是随着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呈现N型等关系曲线。针对分析结果,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区域环境污染监控与治理三个方面提出对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85~2009年间浙江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刻画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影响机制和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影响浙江省污染排放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反作用力。经济增长指标对解释环境污染指标排放的预测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但环境污染指标排放对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方差的解释贡献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选取安徽省1990~2012年农业面源污染指标及经济增长数据,基于EKC理论,验证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研究表明:人均农林牧渔产值与单位面积化肥流失量、单位面积农药流失量、单位面积农膜残留量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且进入转折期,而畜禽粪便排放量呈现"倒U型+U型"曲线,现在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最后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有益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1995~2012年重庆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以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作为重庆市环境污染水平的衡量指标,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各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根据选取的地区、指标类型、数据来源等因素的不同,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脉冲响应曲线表现为倒"U"型、"U"型、"N"型、双"U"型以及波浪形;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污染指标不同;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响应曲线拐点,可及时制定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能力,减少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对农业环境带来的破坏,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运用输出系数法,以新疆棉、粮、畜等主要农产品为标准,加入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估算了新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排放量,并基于库兹涅茨曲线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新疆种植业、畜牧业和农村生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负荷排放量从大到小为:畜牧业>种植业>农村生活,畜牧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牛和羊,种植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小麦、玉米和棉花,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持续增长的农村人口;(2)新疆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倒"U"型,还呈现出倒"N"型、"U"型和线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1990-2010年湖南省经济增长和雾霾污染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经济增长与和雾霾污染的相互影响和动态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经济增长导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而工业粉尘、烟尘排放量相对减少。湖南省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方差贡献率大,而雾霾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差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因此,湖南省应该首先加强对工业二氧化硫的治理,然后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