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悖论的实质及其认识论涵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悖论的近代研究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以往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于悖论的技术性研究,一是对于悖论的哲学性分析。这两种研究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例如,各种解决悖论的技术性方案事实上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分析之上;反之,技术性研究的成果则又为对于悖论的哲学性分析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材料。考虑到现代在悖论的技术性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此目前就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对悖论的问题作深入的分析。这不仅将促进对于悖论的进一步研究,也将揭示出悖论所具有的深刻的认识论涵义。下文就着重围绕逻辑—数学悖论及语义学悖论对悖论的实质及其认识论涵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诚”是王夫之哲学的重要范畴,目前学术界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据王夫之的具体论述.粗略地区分其对“诚”的不同哲学规定,探讨其“诚”论的逻辑结构。以就教于学术界的老师和同志们.在中国哲学史上,《中庸》最早从天、人、物三个方面对“诚”作出哲学和伦理学的规定.《中庸》而后,许多思想家都谈到“诚”,特别是在宋明哲学中,“诚”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被多方面地加以规定和论述.王夫之的“诚”论总结了前此“诚”论的发展而直接继承了张载。张载把“诚”规定为“实”,又释之为“有”,王夫之则把“实”和“有”结合起来规定“诚”。“实有”是对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哲学悖论当数芝诺提出的否定运动的四大悖论和康德提出的否定思辨理性的四大二律背反。下面,笔者将芝诺否定运动的悖论化为无逻辑矛盾的命题形式而将康德否定理性认识能力的悖论化为辩证矛盾的命题形式。一、对芝诺哲学悖论的正反矛盾分析芝诺关于理性不能理解和把握运动的四大论证,曾让企图否定他论证的辩证哲学家们大为头痛、恼火,使其见之不快欲罢不能。这四大著名论题是:“运动者不能达到目的地”,“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1“运动者不能达到目的地”论证。芝诺论证的命题与经验所证实的命…  相似文献   

4.
<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当今哲学界颇为时髦的命题。然而,我以为这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的不确切用语。首先,在理论上,它不是一个具有严格科学规定的精神命题。其理由是: 第一,从反映对象看,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理论都这样或那样地反映着自己的时代内容,形成时代精神。其区别只在于所反映的对象内容的横广和纵深、侧面和角度的不同,但没有“精华”和“非精华”的区分。应指出的是,这里及全文所用的“非精华”,并非笔者强词,而是上述命题所必然内含的东西。因为对哲学是时代精神之精华的肯定,就是对具体  相似文献   

5.
道家语言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杰 《学术研究》2002,(12):115-118
“言一道”关系在老子哲学中是以悖论形式出现的,为了避免“道”的无限状态被语言的有限性分割和蒙蔽,老子强调了“道”的不可知性和不可言说性。庄子在“言一道”关系中增加了“意”,使之变成“言一意一道”的关系。相对于“道”, “意”带有主观性,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相对于“言”, “意”又含有客观内容,代表了世界运动的无限性。这就为后来对这一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提供了切实的可能。钟嵘认识到诗歌意象具有超越语言局限性的无限性,提出了“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诗学命题,将道家语言哲学观念与中古诗学理论实现了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古代诗学“言一意”关系理论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的问题,是青年马克思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在早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许多规定,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同,借以规定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命题:1、“人是人的最高本质”;2、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三个命题到底哪一个代表了成熟的科学的观点,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议并存在着观点分歧的。本文拟对上述三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及其方法论特点作一分析和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揭示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方法所起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悖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貌似简单却又令人不解的难题。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为之耗尽心血,至今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消解办法。逻辑学家克林指出:“悖论问题提出半个世纪以来,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没有任何一种答案能得到普遍的认可”,“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够使大家信服地明确指出悖论的推理中有任何谬误,从而解除悖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并研究悖论,从此,后继者们从各种角度提出了诸多悖论。何为悖论?简言之,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之合乎逻辑的相互推出即谓之悖论。正如斯蒂芬理德所言:“悖论即是哲学家的感人之物,又是他们迷恋之物。悖论吸…  相似文献   

8.
“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在理论的阐述过程中,他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统一说的批判,确立了其“人本主义”的特殊命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唯一实在的基础。 一、“人”——作为主体的规定 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及《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对人的主体性作出了多方面的规定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半截子悖论命题虽然都能由其真推出其为假,但它们并不符合罗素说的“无意义”,没有所表示的内容无法判断真假;并且它们也不需要用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来区分真假。在鲍契瓦的三值逻辑中,它们的值为假,而不像严格悖论的值是“悖谬的”。从克里普克的间隙论方案看,它们不像严格悖论命题是“无根基的”,处于真值间隙状态。用语境敏感方案来衡量,它们的值并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弗协调逻辑的观点看,它们并不像严格悖论语句那样“既真又假”。总之,与严格悖论命题不能简单地取真假二值中的任何一个不同,半截子悖论命题是“有根基的”,据其语义可析出其值为假。  相似文献   

10.
悖论是在人们思维中、在理论中出现的一种似乎正反言说皆有理的现象 ,它困扰人们的思维 ,有时甚至会造成某种理论坍塌的危险。在逻辑史上 ,悖论有二义 :一指与常识相违的命题或推论 ,可称为认知悖论 ,因为其涉及到对一般事物本性的认识 ;二指由肯定一命题或肯定一命题真可推出命题的否定或命题假 ,而由否定一命题或断定其假可推出肯定一命题或推出其真。有逻辑学家又将后者分为语义悖论和语型悖论。语义悖论指涉及真假、可定义性等概念的悖论 ;语型悖论又称集合论悖论 ,指不需要借助语义概念而形成的悖论。关于悖论的根源 ,有的认为是由日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释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启发意义的基础上,从修辞哲学角度对庄子的“道不可言”这类悖论命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是对西方辩证思维成果作过全面研究,并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了辩证逻辑体系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误认为《老子》和中国哲学没有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断言“中文里面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中国语言”“还简直没有,或很少达到”“对思维规定本身有专门的和独特的词汇”的地步。这说明他对《老子》和中国哲学的偏见与无知。当然,我们不能对一个生活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过高要求,而应当批判地吸取我国历史上丰富的辩证思维成果,以创立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辩证逻辑科学体系。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的目光自然要投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思维体系,即《老子》的哲学。我认为在《老子》的体系中,具有原则和中心意义的,是“正言若反”的命题(从逻辑角度说)。正确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个命题,不仅有助于揭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辩证法唯物论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把世界观转过来去分析问题,去指导工作,就成了方法论。 毛泽东的这一观点,作为不证自明的命题已列入中国哲学教课书。但是近年来,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左”的东西,说“这个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左”的教条主义思想在哲学中的反映”。笔者持与此相反的看法,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只是由于过去未做过具体的论证,才引起了某些误解。现将这一命题论述如下,以求教于哲学界。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这是维也纳学派思想的出发点.但清除形而上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宣告传统哲学的终结,而是为重新规定哲学任务扫清道路.这种新的哲学任务,就是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维也纳学派强调的是科学的命题,而不是传统的哲学命题,或其他非科学的命题.因为在他们看来,传统哲学已经被逻辑分析所清除,而哲学工作本身也并不在于提出命题,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哲学命题”.所以,哲学的任务只能是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维也纳学派提出了建立“理想语言”或称“人工语言”的构想,这被西方哲学界誉为它对当代科学和  相似文献   

15.
卢文忠 《南方论刊》2010,(7):33-34,32
家务劳动向来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现代社会也存在激烈争议。2010年3月的全国两会中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了“实行家务劳动工资化”以作为女性争取劳动认可、提升女性价值的一种选择。通过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家务劳动工资化”不是公理而是悖论。这一悖论在“三化”选择之下化为公理。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悖论? 广义地说,“悖论”(Paradox)是指与公认的信念或看法相反的命题,或自相矛盾的命题,或荒谬的理论等。下面的术语常与“悖论”在近似的意义上使用:“二律背反”(Antinomy),如康德关于时空性质的二律背反;“谜题”(Riddle),如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命题的哲学味如何?阐述和论证该命题的思维方式如何?阐述和论证者的哲学素养如何?对于该命题的哲学价值、对于哲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种哲学味、哲学思维、哲学素养不是信手拈来的。虽然一些人也读了不少哲学著作,也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甚至也了解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从其发表的文章和言谈看,哲学味甚少.哲学思维缺乏.哲学素养不高。原因诚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自觉地展开哲学逻辑的研究。当代首倡开展哲学逻辑研究的Karl [Theodor] Taspers.他在die Philosophische Grun-dopertion(哲学性的根本操作)中提出了“哲学的逻辑”概念。但什么是“哲学的逻辑”?或说“哲学的逻辑”是什么?不仅国内学术界不甚了了,在国外学术界意见也不很统一。究其根源是因为“哲学”和“逻辑”概念都具有“最高性”,而“最”概念是排它的。所以就难免有各种不同的关于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研究,理论界已取得很多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这在学术界是令人瞩目的。但是,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边缘化”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悖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谈起,综合当前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的论述,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边缘化”是非正常的现象,进而为理解具有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被“边缘化”这一悖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解悖方案也有很多。克里普克固定点真理论是一个著名的解悖方案。他基于强克林三值语义学构造出固定点模型,以此来说明真的直观含义并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说谎者悖论。他的理论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实现公式"P"和"P是真的"的等值置换;只有一个T谓词而不是多个不同的Ti谓词。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一些直观上有效的公式不再是有效的、(T)模式不再成立、对角线定理不再成立以及表达力被弱化了等。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圆圈式发展,即否定之否定。众所周知,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是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用水来解释一切事物,因而完全有资格成为“西方哲学之父”。但是,用水作为本原来解释一切事物,显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说清与水对立的事物的起源,因此,阿那克西曼德就提出了自己的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无规定者”。他的“无规定者”不同于泰勒斯的“水”,实际上是指在质上没有任何规定的东西。可见,他用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