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的创业人才重任.基于“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变革;从战略规划角度分析“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目标规划和功能规划;从应用层面系统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框架,包括创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块、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块、信息资讯与成果宣传模块、产学研合作与项目对接模块、师资建设与学生交流模块、创业教育服务保障模块.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融合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优势首先在于能够激活实践基地内生发展动力,突出了实践基地的价值引领作用;其次,线上线下双平台实践基地的开发,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支撑更加丰富有效;围绕“互联网+”实践基地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基地的综合性建设和多方联动机制的确立,使基地实践导向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高校深入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转型的重要内容。以甘肃政法大学为例,分析该校学生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创业项目培训、高校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把握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打造精准化学习模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过星 《国际公关》2023,(13):153-155
“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路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调查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剖析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得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不佳且受平台、教师、课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创建实践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为“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驱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存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管理“互联网+”程度不高、“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等新问题。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应积极优化教育管理环境、加大教育管理投入、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以“互联网+”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深远影响,立足“互联网+”背景深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课题?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医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重要性,提出以创新文化培育为基础构建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筑新型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对在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偏差,“双创”教育的针对性不足。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卫生服务行业和医生职业定位都发生了变化,给医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新格局。应当认识到“双创”教育与医学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多元化呈现创新成果,创造各种保障条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助力医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迎来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互联网+”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为解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从设置适应人才市场的教学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途径、融合互联网与会计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互联网+”素养人才的重大责任。通过对上海39所高校的网络信息搜索及整合,发现当前上海高校“互联网+”素养培育模式整体上是以竞赛为主、课程建设为辅的模式。这种培育模式激励了心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对“互联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互联网+”素养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因此,高校应根据素养培育的渐进程度,形成由普及阶段、提升阶段和践行阶段组成的,系统分层的“互联网+”素养培育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互联网+”各层次人才的极大需求。  相似文献   

10.
置身于网络空间场域,“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漫灌输出、强规则、低互动等功能桎梏,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以“基地”教育型、“创建”教育型和“技术”教育型等“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实践类型为逻辑起点,梳理分析“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面临的互联网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网络民族团结宣传内容同质性、网络场域高地竞争力较弱、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突发性等局限,从技术治理层面的智能化、个性化、可控化等维度破局,为有效解决“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的技术理性问题提供思路。针对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离散性问题,一是要明确智能搭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区域大数据平台的推行主体,二是要明确算法推荐技术应用的个性化导向作用,三是要合理引导社会网络传播中心化的发展进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命题,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以创造新的网络生态,开创一个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互联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电子商务应用将从过去的销售渠道逐渐向更广泛的业务平台发展,“大电商”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新思维,人们对电子商务本质的理解将突破“开网店卖货”的认知局限。基于电子商务的业务升级、企业转型和网络创业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新常态,面向“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教育将迎来专业教育、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共青团作为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要勇于自我革命。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共青团想要更好地发挥其德育作用,必须注重德育载体的创新,建设好“互联网+”高校社团、“互联网+”学生宿舍、“互联网+”校园文化、“互联网+”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德育载体,从而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全面的"互联网+"创业思维、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资源与经验。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创业保障体系;(2)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完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3)健全校企合作教育机制,营造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4)大学生要具有"互联网+"创业思维,掌握创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变得更为透明,民营经济若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出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就必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企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利用互联网探索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存在领导层网络意识淡薄、难以改变旧有的商业模式、构建网络平台能力差、与合作企业之间存在信任短板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在平台利用上缺少一定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并且抓住机遇,融入“互联网+”的大潮中,树立互联网思维模式,努力构建网络信息中心平台,提升民营企业互联网接入水平,政府也应搭建相应的网络平台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开展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是党在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的重要抓手。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具有深刻的关联性,二者融合是主流趋势。为助力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以下建议: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融合育人理念;建设“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升融合育人效果;加大“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投入,改善融合育人条件;实施“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提供融合育人设施。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是农村贫困现代化治理的实践载体之一,通过梳理“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体系的内涵,分析其可行性,阐释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的治理应然性,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基于此,通过重构贫困区“互联网+农业”格局,“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归入主流扶贫体系,建立信任机制,强化贫困地区“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多元的增值服务平台等多元化治理路径,以获得“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群组G1法的评价方法,引入非线性加权的评价模型,并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科院校要明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人才目标定位,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构建育人新模式,培养具有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性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调整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开始较早,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美国以“聚焦模式”“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为主,澳大利亚以“专业模式”“普及模式”和“培训模式”为主.中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虽以高校为主不断推进,但仍存在政策乏力、高校认知不统一及培养系统缺乏、学生主动性差、缺少创业环境等瓶颈制约.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改进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推进中国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