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息论是一种新的宇宙论,从全息论的视度来看人的认识问题,可以得出许多新的结论。认识的发生和形成是一个全息重演的演化过程。其理论的基点或理论预设是认识主、客体的同源、同构性,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认识的主客体具有相同的信息源且二者全息统一,故而彼此可以实现认识。认识的过程即是信息的双向交流或全息共振。认识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全息重演进化来完成的。认知思维结构与社会思维方式的形成,既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也是认识得以实现的基础,而认知思维结构与社会思维方式的最终确立,正是自然界长期重演进化的结果。认识的重演发生也就是认识论意义上认识本体向认识主客体的分化过程,是认识本体全部信息的有序化展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自然进化看成是一个信,包创生和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演化所达到的是一种全息境界。演化历史关系全,包、演化未来关系全,包、演化系列关系全息、演化内在关系全息、演化结构全,包等诸多演化全息形式具体体现着演化全息境界的复杂多样性、全面综合性,并且,在这诸多形式的演化全息关系中,演化系列关系全,包和演化内在关系全息又是最为基本的两种全,包形式。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全息现象都是这两种最基本的演化全息形式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全息论是人们对宇宙最基本的观点和看法之一,有其重要的哲学渊源和传承,可以作为基本的方法论指导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通过对语音、词汇、语义以及语法的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着显语言和潜语言共存的现象。潜显共存现象告诉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和研究可以以全息论为指导,既要继承和发扬显语言研究的传统,也需要将潜在的语言形态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具体的研究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运用“全息辩证法”,克服“自然悖论”,坚持“宇因制约反映论”的宇宙观,创建全息哲学构架,这是哲学界的一项任务之一。大自然似架网,显出部分是网结,网绳是纲,拉着网前进,这是大自然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性。一、全息辩证法纵观哲学发展史,主要反映出物心斗争的主线。西方哲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争论的焦点,没有离开人化反映这个核心问题,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仍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全息辩证法,就是整个多角度综合辩证悟知宇宙内在奥秘的方法。中华文明的古代,已有整体全息方法萌芽的迹象,因此,物心分裂从来没有西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全息论的角度,对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进行一种新的解释,认为单子论中包含朴素的宇宙全息、物质全息、生物全息、时空全息、信息守恒思想。  相似文献   

6.
反映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原始宇宙观的,有很多所谓“化生”神话。诸如印度的“自在”死,其头、目、发、骨、腹分别变成天、地、日、月;中国的盘古死,其气、眼、筋、肉、发、皮、毛等分别变成日、月、星、山、河、谷及草木等等,这些都是古代民族的“化生”神话。茅盾论及人类学派对神话起源的解释时曾指出:“一切神话无非是原始的哲学、科学与历史的遗形。”的确,后人从这些神话中除了发现古人的不少历史和科学之外,还发现了不少原始的哲学认识,诸如对天地起源,宇宙结构,人类起源的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7.
天地缘何而起,人类从何而来,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普遍思考过,而我国古老的彝族先民,早在原始时期,就已对宇宙万物的产生进行过大胆探索,他们的各种认识在许多古籍文献、史传、神话以及各种门类的祭祀经(词)中都有内容丰富的记载,虽未形成系统的哲学思想,但仍反映了他们原始的宇宙观。现有各种古籍文献、神话传说所阐述的宇宙本源观,可分三种不同类型的认识。其一,气、雾、露或云彩等自然物运动变化,形成天地万物;其二,虎尸变天地万物;其三,神仙造成了宇宙万物。本文试从神造万物的角度对彝族先民的原始宇宙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宇宙观,即对宇宙天体的形成、万物的产生及其演化过程,都有自己的看法。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宇宙观,本文就其特点,进行一些探讨。一、宇宙天体形成之说宇宙天体最初如何形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众说纷纭。归结起来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条是神创说,认为宇宙天体是神创造的。这条思路同宗教世界观相联系,是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宇宙观中的唯心主义表现;另一条是物质说,认为宇宙天体是由一种或某几种原初  相似文献   

9.
从全息论的体系框架、理论基础、辩证特性、动力机制与实践启迪五个方面解读全息论内涵:(1)在全息论的体系构成上,可归结为全息相关、全息相似、全息对应、全息控制;(2)普遍联系是全息论的产生根源和理论基础,全息论通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反映着整体或他物的全部信息,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新渠道、新机制;(3)全息论蕴含着深刻的辩证特性,全息性和非全息性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全息论是全息与非全息的辩证统一;(4)复杂性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特性最活跃的因素,驱动了全息性的动态发展,形成了全息的共性,全息性是复杂系统的普遍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各古老民族的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传说中,除对宇宙的形成和开辟提出发问并作出回答之外,对宇宙的形状、存在形式即结构等,也有所涉及。这是构成各古老民族原始宇宙观的一个重要部份。不过,远古时代人们由于生活实践范围的狭小,对整个宇宙的观察所得,乃是上有青天,下有大地,自己生活在天下地上之中心。因此,在各古老民族的原始意  相似文献   

11.
施启良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上发表了《宇宙统一于信息吗?———与王存臻、严春友同志商榷》一文,对“宇宙统一于信息”这一命题提出种种诘难。其实,施先生误解了这一命题。所谓“宇宙统一于信息”,不过是说宇宙统一于物质的属性,这一命题是对恩格斯关于物质同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宇宙“统一于信息”与“统一于物质”这两个命题之间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一致的,前一命题以后一命题为前提,同时它又是对后一命题的具体化,它揭示了物质统一性的具体方式。互联网和克隆技术的发展,为全息统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全息论正是把中国某种古典思想嫁接到现代科学发展之树上而出现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信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9、21、22届世界哲学大会都在关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是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元哲学,是人类历史上哲学形态的全新革命。信息哲学创始人中国信息哲学家邬焜教授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哲学,创立了信息哲学。并相应从元哲学的高度建构出全新的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生产论、信息价值论以及信息思维论等信息哲学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独创性的研究,从而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有关信息哲学的观点、理论、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言起源问题同一切哲学问题一样,是万古常新的难题,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哲学家追问语言的缘由,其实质是为了寻求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如何与自然沟通,人为何为自然之物命名,人如何认识自然及与他人关系等等。语言起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答案应该存在于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哲学运思的道路中。考察几位不同时代有代表性的哲学家,试图从他们对语言起源的哲学思考的角度,阐述人是如何从关注大自然、宇宙到关注人本身,再到关注人与外界的关系,从而探索从客体论到主体论,再到主客体统一论的认识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数字全息技术、双随机相位加密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菲涅耳全息术水印隐藏方法.该方法将待隐藏水印信息经过菲涅耳加密面进行随机相位加密,并离轴记录其像全息图像,将离轴记录的菲涅耳变换加密面像全息图像,以适当的强度叠加隐藏在载体数字图像中,通过正确密钥可从含水印图像中恢复水印信息.通过打印或数字印刷技术可以将含水印图像印制在证件等印刷品中;印刷品中的含水印载体数字图像通过扫描输入生成数字图像,就可以从中提取所隐藏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安全性、鲁棒性和不可见性.该方法在解密时通过解密模板紧贴解密,且只需进行一次逆菲涅耳变换就可提取隐藏水印信息,若使用光学系统解密,调整简单,有利于提高恢复隐藏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前人理论的深刻反思,马克·波斯特提供了一种解读媒介的新方法——“信息方式”。作为“信息方式”,媒介包含着哲学逻辑和历史建构两层内涵。基于后结构主义立场,“信息方式”揭示了媒介背后的哲学逻辑:媒介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构型,语言的结构性权力促使媒介在交往行动中构建着主体、世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根据不同的哲学逻辑,媒介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媒介的历史建构意义体现在,媒介的诸历史形态能合乎逻辑地建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历史阶段,从而弥补同时期社会发展理论与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局限。信息方式理论糅合了媒介批判学派的哲学视域和媒介环境学派的历史视角,开辟出当代媒介研究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视角理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思想,可以探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符号中含有对立与统一:能指与所指、不变性与可变性;语言维面中也体现着对立与统一:组合与聚合、抽象与具体、一致与不同。同时,语言符号、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都含有普遍联系的内涵,这一联系是由组合与聚合搭建起来的,并构成了语言的关系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语解释"实践存在论"时,需要注意其原始意涵和最初的哲学背景."实践存在论"把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构筑出一个新概念和新体系,值得讨论.把马克思彻底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同海德格尔依托"此在"的"存在论"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些逻辑上的混乱与矛盾."实践存在论美学"成立的可能面临质疑.  相似文献   

18.
量子信息的本质特征及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和信息论结合产生的一门新的前沿学科 ,它具有经典信息论无可比拟的奇特的纠缠和非定域关联特征 ,给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哲学的角度 ,论述量子信息中由非确定性理论和客观实在性所引起的两个基本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范畴之一。该文着重论述了意境理论在近代的流变状况,认为经过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的阐释,意境理论逐渐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其现代阐释的精髓集中体现为中国人独有的和宇宙相通的审美情趣,这种对东方自然生命理论的冥悟和体验,可以视为意境理论以一贯之的精神文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横渠学说为"气本论"或"气一元论"的传统观点需要重新思考.从横渠学说的整体来看,他以"气"的升降屈伸论宇宙万物之生成为始,而以"心"统摄会归天下一切万物为终.前者是形下之器的世界的无尽展开,后者则是形上之道的世界的无穷开显,而性气合一或形上与形下合一的归极之所则在于"心".因此,就横渠学说之整体结构来看,乃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心学"构造.而以"气本论"或"气一元论"来概括横渠学说,实际上只注意到了横渠学说中"气"之形下开展的方面,是未必能得横渠学说之真际的.如必欲以某种"主义"来论定横渠之学,则恐不如称之为"性气不二论"为更能得其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