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坦纳《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是一部难得的译学力作。可是,《通天塔》之独到的"异化"论却被误解成"归化"观。实际上,《通天塔》"异化"译学之锋芒,很大程度上得之于对海德格尔异化译学的吸收,主要表现在对海氏的反语言交际观和词语溯源译法等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神话中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的希伯来人想造一座通天塔,去看看上帝住的地方。人们齐心协力,塔上面的人想要什么,下面的人马上传上去。上下一心,塔越造越高。上帝害怕人们语言统一、上下一致会危及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便打乱了人们统一的语言,使人们的交流出现困难。这时,塔上的人想要砖,下面却传上一条绳。塔上塔下的人于是出现争吵,彼此难以沟通,再不能同心协力,塔也无法再造了,上帝高高在上的地位及无尚的权威得以保全。这个神话讲明了统一的语言在人们交际、生活、建设中是多么地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4,(3):28-30
据《圣经》记载,大洪水过去之后,巴比伦想要建造一座高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上帝知道后,就变乱人们的口音,使人们的语言彼此不再相通。这样,这座通天塔就未能建成,人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这座塔就被称为"巴别塔"。《圣经》认为,"巴别"这个词,就是希伯来文中"变乱"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通天塔>以行为怪异、精神障碍和畸变的聋女,间接表现女性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影视里的女性始终处于次元素地位,作为男权话语和分析框架中的客体,女性立场含混和模糊.真实女性形象的缺失,是一个先天残缺和无不错误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天塔是人们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目标的象征。在以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特点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不断调整策略和目标是实现教育共识的基石。但在现实中,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活动常常难以有效进行,从而影响了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建构研究生教育沟通系统,主要分析了影响沟通系统平衡的各个要素及其协调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伊纳里图执导的影片《通天塔》揭示的绝不仅仅是语言的隔膜造成的沟通的失败,还有其背后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关乎其文化心理,而一个群体的文化心理必然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对社会财富掌控的多少紧密相关。世界本就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具有广泛差异性的复合体,只有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等,不存在文化的优劣高低。经济基础决定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强势经济必然带来文化霸权的繁衍。  相似文献   

7.
博尔赫斯一生与书籍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主要源于小时候父母亲和家庭藏书的影响,以及他对书籍的钟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图书馆职业的选择和毕生从事图书馆工作。《通天塔图书馆》梦幻般的描述,集中体现了他的图书馆情结。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世界全球化发展背景之下学生亟需掌握的能力之一。而电影是传播文化的有效媒介。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从三个方面即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中性与情绪化文化、男权社会与男女平等对电影《通天塔》进行跨文化差异分析。从现象分析本质,用情节分析理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影、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定位符合不同人的消费心理,不同层次的人会关注不同档次的店,不同品味的人会关注不同风格的店.这与理念有关,服饰专卖店想让人们拥有怎样的生活体验.想让人们觉得生活是怎样的,想让人们怎样地感受它的真、善、美--它的价值、利益和审美作用于人的感受,让人们感受它所传达的生活向往.它的设计理念与对外展示的窗口--专卖店需要做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不是一般的翻译家,而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用翻译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是鲁迅不变的初衷,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在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拓荒年代,鲁迅以其勇于面对现实揭露虚伪的大无畏的精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攀登"通天塔"的道路,为繁荣我国译坛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宝贵经验.鲁迅的翻译思想至今仍启迪我们对翻译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对中西文化交流,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儿童期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形成最初个性倾向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沟通     
前一段时问,我读了这样一个源自《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洪水过去后,诺亚的后代繁殖得越来越多,遍布世界各地。那时候人们的语言都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人家决定在巴比伦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用来传播颂扬人类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兄弟的标记。上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不允许人世间甲凡的大众达到自己那样的高度,他想:“如果人类真的修建成宏伟的通天塔,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的呢?我要让人类彼此之间无法沟通!”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交往.在残酷的现实和迫人的公众意识面前,人与人交往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沟通,于是人们开始转向审美交往,在异在的影像世界寻找着安慰与解脱.影像世界的审美交往使人们获得了感性体验和情感共鸣的同时,又能够对影像处理作出理性思考,发掘它所蕴含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人的善恶问题争论了数千年而无定论,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是:人的善恶不属于人的本质方面,而人们不加深思地把其作为本质的东西.事实上,"善"与"恶"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属于表层的东西,是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对幸福的追求.而人与人之间的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追求幸福的特征是普遍的,却不是抽象的.人们若认识到追求幸福是人的普遍特征,那么也就自然会推出结论:只有首先放弃自我才能实现自我的追求,为了"为己"必须首先"为人",只有付出劳动、创造财富、求得他人幸福和社会的共同幸福,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幸福,由此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略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风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风俗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利于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能启迪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6.
原有的殖民体系解体后,帝国主义改变了以往以武力为手段的殖民策略,改而利用其自身的文化话语主导霸权,继续对原来的殖民地国家及后来的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文化殖民.在此背景下,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西方国家处于强势和中心地位,而第三世界国家则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在此文化对抗中,翻译起到重要的工具作用.由此引起人们对翻译角色的错误理解,认为翻译是在为殖民者助纣为虐.文章认为我们应该在认识到翻译的殖民作用的同时,认识到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为了民族及民族文化的生存,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翻译不能被打入冷宫,而应该被赋予时代、历史使命,以全球化为视角,以实现"自我"为目的,用杂合化的策略,发挥翻译的"通天塔"之功,改变中西方文化的不均衡地位,逐渐达到平等、正常交流.  相似文献   

17.
社区人际生态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社区对于人们的生活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社区中的人际生态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参与社区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认识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人际传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相遇>一书中,人际传播是"我与你"相遇、相知与相交的过程.该书通过对关系理论、传播能力理论和对话理论等人际传播重要研究层面的理论探索,在东方经典与西方的理论比较研究中,引导人们自觉、客观地反思人际传播的全部意义,体现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自觉,表达了人们对于人际传播神性境界的一种文化追求和理想期盼.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下的英国人人皆朝着财富与名利的世界猛进.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温情.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自己同胞的爱,劳伦斯指出了工业文明的对人的全面异化.为了让英国的人们有所改变,学会生活,劳伦斯提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途径,即通过“灵”与“肉”的和谐使人回归自我,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纽带.  相似文献   

20.
死亡态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一个事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此人们的死亡态度对于人生的意义就尤为重要.分析人的死亡态度,实际上就是分析人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研究人的死亡态度,帮助人们认识与理解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是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合理把握生与死的辩证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