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叔本华是以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著称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鲍桑葵就谈过:“文明欧州的流行的悲观主义和袖秘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叔本华的。”(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7页。)叔本华是一个有广泛知识的人。他研究哲学,研究印度教和佛教,研究美学和艺术,有敏锐的鉴定力和判断力。他的美学、艺术形而上学对近代西方美学以及文学艺术有很大影响,罗素曾指出:“他感召力向来总是少在专门哲学家方面,而是在那些寻求一种自己信得过的哲学的艺术家与文人方  相似文献   

2.
《艺术哲学》是谢林关于美学的重要著作,不仅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艺术进行了哲学的研究,而且着重辨析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在针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谢林持有与以往哲学家或美学家不一样的独特态度。在谢林看来,艺术具有与哲学等高甚至更高的地位,因为艺术比哲学更适宜于把握“绝对”。  相似文献   

3.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性哲学来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宗白华先生 (1897— 1986 )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诗人和学者。从 2 0世纪 2 0年代起 ,他就开始致力于美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尤其对艺术境界的探索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的课题。六十多年来 ,他写下了大量相关方面的论文 ,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重视。虽然宗先生并“没有写下浩瀚卷轶的美学大著 ,但他在哲学思想、诗意人生、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比较意识、审美风格与审美范畴系统诸方面 ,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早在 4 0年代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就说过 ,中国真正构成美学体系的是宗白华。[1] (p14 )确实 ,《艺境》大体上是按照文章…  相似文献   

5.
法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是他的最主要美学理论著作。他提出了艺术内在化于真理即哲学的美学思想。并通过重新建立诗歌、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与哲学的联系来阐释他的这一非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6.
总的说来,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派主要哲学家有关的美学,在美国极少有人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损失,而且不仅从哲学专业角度来说是如此。自从三十年代初期以来,用英语写的艺术哲学简直没有。从艺术家(以及作家)、批评家、历史家和人民的广义活动领域和兴趣来考虑,美学是需要哲学,需要梅劳—庞蒂所说的“批判性思考”的。我们的美学往往既狭隘又混乱。同样,我们如果对于人怀有哲学  相似文献   

7.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经验派哲学家和美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以及《论怀疑派》等。休谟主张用“哲学的精密性”来指导美学。他的哲学观点主要是受洛克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并对经验作了趋于主观的解释,从而走向怀疑论的极端。休谟的美学观点从属于他的哲学观点,必然侧重在对经验的主观解释。  相似文献   

8.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了美学体系。他的美学论著《判断力批判》涉及了审美心理的许多基本特征,划分了美的独自领域,从哲学的高度提出和论证了一系列美学的根本问题。黑格尔称赞他在其中“说出了关于美的笫一句合理的话。”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虽非专门探讨美学(艺术)思想的著作,但字里行间透射出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艺术)思想,并且其哲学与美学实际上已贯通合一。因此,要对庄子美学思想进行探研,就必须由分析庄子的哲学思想入手。老子和庄子开创的道家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范畴———“道”,可以看作是庄子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一块基石。庄子哲学最终要对“道”进行体认,体认的方式乃“唯道集虚”,而这种方式直接通向了审美,形成了他关于美与审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早期的认识论美学、中期的主体性哲学和实践美学、后期的"情本体"美学。认识论美学源于他对前苏联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实践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性哲学来源于他对康德先验论哲学、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晚年"情本体"美学思想源于他对西方心理学派(弗洛伊德、容格)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789—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美学家。他的作品《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艺术的永恒性:对一种固定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等等,使他成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的“新左派”的红人。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部分,称美学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这意味着美学的科学化不仅仅是一个名称问题,也可以说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关于美育,他虽然没有专著,甚至也没有专门论述过,但这并非是他对美育的忽视,而是由于他把美育和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十分重视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十分强调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他的美学自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分析的哲学活动,其正式被承认的功能之一,据说是要揭露概念和语言上的混乱。并没有一般“艺术”这样的东西,并没有客观的审美事实和“审美对象”这样的东西,并没有普遍适用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而且,也没有“美学”这样的一个领域。美学上的种种概念,不应当在美学研究开始之前就原封不动。我赞成当代分析派著作主张各门艺术多元论的理论。我的一个想法是:新的分析方法也许并不完全对;相应地说,旧的方法可能并不完全错。分析主义者抨击和揭露过去美学思想中大量流行的许多概括,认为它们是虚伪的或浮夸的,这一批评是对的。但他们认为这些概括之所以是错的,就因为它们是概括,这是错误的。当一个优秀的哲学家进行美学研究的时候,他是不能不进行概括的。在我看来,主要的结论似乎是:分析哲学家们在他们自己的美学实践以及在他们对于传统美学的评判中,忽视了在概括与过分概括之间的一个简单然而十分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不仅在哲学和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在中国美学史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夫之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诗论中,自谓“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姜斋诗话》卷二)有所点定,有所评论,他在美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深刻全面地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情、景在艺术构思中的辩证关系,反对否定艺术抒写感情,主张禁欲窒情的道学唯心主义,因而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一样,是对宋明道学的批判。本文仅就其诗论中的美学思想,讲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析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理念论唯心主义著名的代表。他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较完整地创立了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的开山祖。柏拉图美学思想根植于“理念论”和“灵感说”。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理论根源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批判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遗产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很愿意提請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们注意到莫理茲·韦茨(Moritz Weitz)在《本世紀中期哲学綜述》中发表的“英語国家的美学”一文。这个“綜述”由雷蒙德·克立班斯基(Raymond Klibansky)編辑,为“国际哲学及人文主义研究会”和“国际哲学会联合会”合办,并在联合国文教组织支持下出版  相似文献   

17.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艺术理论家。他是柏拉图的优秀子,在雅典向柏拉图学习达二十年之久。他学问渊渊博,著作宏富,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认为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他的《诗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正如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诗学》是第一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讫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又说:“亚里斯多德是篇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  相似文献   

18.
阿瑟·丹托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哲学家和评论家之一,他与美国艺术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后现代艺术流派例如波普艺术和达达艺术进行了哲学层次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影响了当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他认为艺术品是在艺术界之中获得艺术品的地位.他提出,在当代艺术被哲学化了,从而导致了艺术的终结.他的艺术终结观对于国内外的美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艺术的哲学化与终结"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50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派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有限,现在已经无法分清毕达哥拉斯本人的思想和他的门徒们的思想。长期以来,在我国哲学史界把毕达哥拉斯的“数”为万物始基的哲学思想看成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心主义;把“数”看成是抽象的非物质性本体;认为他所主张的“万物和谐”的思想是  相似文献   

20.
鉴于朱子美学思想的历史重要性、对朱子美学系统研究的空白性,以及对朱子及其艺术哲学思想的误解性,我们有重视研究朱子美学思想的必要。艺术哲学是朱子美学体系中的主导部分。朱子艺术哲学建立在他的“理本气具”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主要由“文从道出”的艺术本体论“感物道情”的艺术发生论、“托物兴辞”的艺术特征论、“气象浑成”的艺术理想论、“涵泳自得”的艺术鉴赏论及“远游精思”的主体修养论等几部分构成。理论的系统性、矛盾性和伦理性是其主要特色,其主要影响表现在“顺承影响”、“逆反影响”和“文化影响”三方面。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应有朱子艺术哲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