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09,(9):50-51
"学分能不能像银行那样,也允许零存整取?"为了实现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上海市将率先在成人教育中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今后,除成人高校外,上海市民在社会培训班里取得的证书,经方案内标准认定后,都可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并把学习情况、学习奖励存进"学分银行"。这样一来,市民如要继续接受成教领域内的学历教育,就能抵扣掉这部分学分,从而减少学习时间,尽快拿到文凭。  相似文献   

2.
社会各方都在呼吁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就是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转换、学分互认、学分累积的机制。我认为,“学分银行”应基于市民学习.从学习体系、学分体系、银行体系等三方面入手加以研究。关于学习体系建构。市民学习是泛指人们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是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包括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学习在内。课程既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依据,也是学习管理者对学习者进行管理与评价所依据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14,(3):18-18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在“学分银行”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实践,在一些地方推动了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发展。M企业借用国内外“学分银行”的思路和做法,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在打造学习型企业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成才与就业》2014,(15):63-63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实施“学分银行制”的国家,该新型教育系统借鉴了银行运行体制,存储学分、汇兑学历和证书,已经实施了十余年,可谓经验与教训并存。学习者可通过在大学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课程,或是通过国家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这些学分存入个人在学分管理系统注册的账户中,累积达到一定数量,最终获取高等教育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社区教育推行“学分银行”遭遇到“有学分无银行”的瓶颈,主要有以下表现: 课程资源筹集困难。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个体终身学习的课程资源,是“学分银行”推行的基础和保障。目前虽然经过多年建设,社区教育已培育出众多特色课程,而且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在为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重要选择。相对于多样化的居民学习需求,无论从课程资源的数量还是结构上看,当前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仍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由此,尽管对学习成果可以以学分的形式予以承认,但由于学习资源较少,仍不能像银行一样实现多样化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7.
名词解释:学分银行借用了银行的概念,但它存的不是经济财富一一货币,而是知识财富一一学分。学分银行是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和转换服务平台,与银行存储和兑换货币相似,学分的存储和兑换是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学习者在任何时间接受的任何层次、任何类型的教育培训,通过相应的考核之后,均能获得一定的学习记录和学分,这些学习记录和学分都可以存储在个人的"学习账户"上。与此同时,记录在"学习账户"上的各类学习成果,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自身需要和不同类型教育的质量标准去汇兑所需的课程(学分)或证书学分银行旨在为学习者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各国学分银行的建设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国家的学分银行制度主要面向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还囊括了文化休闲教育,这也是上海学分银行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逐渐融合,对学分银行的认识与应用也应进行调整与深化,而现实中存在的误区是用一个学分银行体系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下的学分银行与学校正规教育下的学分银行一并涵盖,并试图进行学分的转换通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市民学分银行和校际学分银行的概念,并结合当前网路环境的特点,对在网路学习环境下二者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提出了以下建议:分层管理,双轨并举;模式适当,重在应用;完善体系,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0.
梁峰 《成才与就业》2012,(19):36-37
“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目前文化休闲教育类课程的评审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这套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休闲类课程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学分相互转换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目前文化休闲教育类课程要进入“学分银行”在课程认证标准上还有待探索,其认证过程在操作中也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成才与就业》2013,(19):9-9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面对所有在上海的学习者开放,有需求的学习者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账户呢?其实,很简单。除了可以登录学分银行网站,在线填写开户信息,提交开户申请外,还可就近至上海各区县的学分银行分部办理开户手续。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培训及其创新,对于“和谐中国”构建完善的社会结构,对于城乡协调进步、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持续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构建培训券与“学分银行”对接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工培训在经费投入机制上与弹性学习机制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成才与就业》2012,(19):32-33
对大多数上海市民来说,"学分银行"是个既新奇又陌生的事物。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困惑和瓶颈,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探索。本期发表的几篇文章,从践行者的视角和体验,来对此加以研讨和交流,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09,(11):50-51
《“学分”存“银行”尽快拿文凭》一文刊出后,颇受读者关注。有不少读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为满足读者的需要,在此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5.
"学分银行" 制度是我国继续教育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能够充分发挥继续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 公平性、 终身性等特点. 灵活的学分认定、 学分累积、 学分转换机制打破了传统教育管理的弊端, 从服务创新、 合作创新、 管理创新几个方面为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改革思路. 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 有计划、 有步骤地建立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 为构建行业人才的终身学习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健 《成才与就业》2009,(17):49-51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构建学分银行、实现终身教育理想的基本构想。但是,学分银行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具备相应的现实条件和政策支持。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迫切需要建立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17.
上海有一百多所成人学校、四百多所社区学校和老年学校、一千五百多所社会力量办学学校及上千所职业教育学校,涵盖了不同的层次和级别,教育与培训提供者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与欧洲无异。同样,制定学分积累和互换的规则在学分银行中也应占有核心地位,采用学习量还是学习效果作为学分的计量方式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所采用的用学习效果方式来计量学分虽还未见成效,然而,毕竟为上海学分银行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值得引起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不是以取得学历为目的的教育形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管理模式,“学分银行”要在社区教育范围内有效运作,当前必须努力解决以下几个制约其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成才与就业》2013,(19):10-11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上世纪末以来,“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多国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途径。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许对我们加快发展终身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面向上海市民,以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等)的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与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学分银行"体系的框架设计是首要解决的难点新点,它包括了成人学习者继续教育所涉及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文化休闲教育三个板块的内容。在学历教育板块,学习者将已获得的学历教育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经认定转换至合作高校的继续教育学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