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民自愿组建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迅速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项组织制度创新,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都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职业化的实质在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农民职业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助推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现代主体;通过增进农民利益,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当前,农民职业化遭受着农村人才逆流、农业经营细碎、社会保障残缺、职业教育滞后等障碍的阻滞,而这些障碍的生成皆可归因于相关制度的匮缺。因此,推进农民职业化必须诉之于制度构建,包括人力资本归农制度、农业园区经营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民,是农村人才队伍的先导.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体现在农民经营能力落后、思想道德水平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精神文化生活贫瘠等多个方面。培养新型农民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积极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并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新农业经营形式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剖析目前传统农业经营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提出我国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包括改造公司加农户、大力发展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规模专业大户、发展土地银行和公司制农业等,并提出了完善实现农民知识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等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农业农村整备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实现了农业农村综合振兴发展。目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学习、借鉴日本农业农村整备的成功做法,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相关法律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完善新农村建设内容,增强农村灾害防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研究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制度,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通过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集体层面的统一经营,发展以合作经营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深化农村集体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发展合作经济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合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深化基层民主政治改革,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三者是同步发展,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及CIS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发展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加强农民间的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生、发展规律,旨在发现农村合作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CIS模式),通过合作组织、科技、产业的"三位"与市场结合成"一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合作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让农民合作并组织起来,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有着重大意义.学界对农民合作的研究可以分成"对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和"对当代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两个部分.他们既有一定的承续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对农民合作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将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当前我国农民由于受到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限制,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采取措施,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就是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有效的建设力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在推动乡风文明、改变村容村貌、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该文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当前农村发展的现实,用"五个迫切需要、六个有利于"阐述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用"五个始终坚持、三个正确把握"阐明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用"四个重点围绕、五个切实加强"提出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将甘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置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之下,透过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应当切实按照引导扶持、规范、联合、壮大、提升的基本思路,坚持一个原则、把握三个方向、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全面推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为甘肃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姜孝亮 《金陵瞭望》2011,(18):43-44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5.
江苏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绩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本文从经营绩效、运行机制和组织发展等3个角度分析江苏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考察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绩效。结论是:江苏苏北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绩效普遍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在经营绩效、组织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因此,要想快速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幸福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改变农民现状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我国农民收入情况的研究,把提高外出农民工和留守农民素质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具体措施,同时利用国家经济转型的大好形势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成才与就业》2011,(9):11-11
日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迎来首批苍南县农村“两创”经营实用人才培训班学员。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农民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至城市,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的优势、劣势及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提出新生代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引导新生代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组织制度。文章通过分析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作用,提出从立法保障、资金扶持、制度建设、政府指导等方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进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主导性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不太明显;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结合方式比较松散;农产品加工层次、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综合优质率不高、农产品基地建设不到位等几个方面。湖南应从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湖南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