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判断依据是中国仍具有和平发展环境和广阔发展空间且拥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强烈意识、能力和实力。在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中国既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机遇和发展新动能,又面临着中美矛盾升级和世界经济复苏困难带来的新挑战。抓住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辩证看待机遇和挑战、同步提升意识和能力、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2.
战略哲学论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战略哲学即战略之道,战略的基本矛盾是自由和限制的矛盾,战略是竞争自由的方式,21世纪主导的战略范式是时间战略范式,“战略机遇期”中存在“战略黄金点,”“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不成立,战略的根本问题是力量的自由和限制的问题,将发生战略革命,战略哲学将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认为,深刻领会"四个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问题和特点,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中国外交经验,本文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分三个阶段就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战略以及双方的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在20世纪50—70年代,双方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中国单方面援助为主导的经济交往;在20世纪80年代,双方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经济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走向了互利共赢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长远未来与知识发展战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首先揭示了知识发展战略的内涵 ,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知识发展战略” ,实现了发展战略的重大进步。接着 ,文章提出了“一个中国 ,四个世界”和“一个中国 ,四种社会”的分析框架 ,据此分析了中国的真实国情 ,指出中国长远未来的发展必须有效解决“一个中国 ,四个世界”和“一个中国 ,四种社会”的问题。文章进而指出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背后是显著的知识水平的地区差距 ,知识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人类发展和政府转型的重要力量。因此 ,知识发展战略是中国在长远未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文章最后提出了以基本知识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知识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先后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冶金和机械革命,第二次是电力、化工和运输革命,第三次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革命。目前,第三次产业革命进入到第三阶段,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互相交织,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战略格局和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进入孕育期,有可能是仿生技术、再生技术和生物经济革命。抓住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两个机遇,抢占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制高点,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基本要求。在新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政策性先导投资和风险基金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7.
导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倾斜式中国西部工业化推进战略和60年代和70年代国防“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四川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工业总产值已占据了四川国民生产总值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阻隔性障碍,四川地区农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都分别形成了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机遇观。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出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确立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和科学的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这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明确要求。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期,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利益与共,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发展新型“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关系,对于解决南海争端、消减反台独斗争的后顾之忧、淡化东盟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打破美国对我遏制的战略图谋以及拓展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巩固我国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维护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推进中越“四好”关系发展,必须淡化大国意识,确立平等理念;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从现实出发,和平化解南海争端;加强两国全面、多边的合作,特别是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密切两党之间高层交往,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共同构建睦邻友好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