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纲的综合性地理名著,记载了中国古代大量的自然、人文资源。在当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新形势下,这部历史文化典籍具有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史籍记载和虎丘的整体格局,吴王阖闾葬在虎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关于阖闾墓在剑池之下的记载并不可靠;根据春秋时期吴越大墓的墓葬形制推断,阖闾墓不应该在剑池之下,而应该在虎丘山的顶部.  相似文献   

3.
古代旅游诗词是我国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旅游活动的宝贵记载。本文从旅游诗词的界定出发明确了旅游诗词的范畴,对旅游诗词这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旅游诗词的潜在功能和文化价值理应得重视和挖掘,把旅游诗词充分应用于景区景点的规划、导游从业人员的讲解等旅游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更好地服务现代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4.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自西汉始“昭君”之名屡见于文献、文学作品等,其重要性也引起后人关注。随着昭君出塞事件的广为流传,王昭君墓遗址的出现时间、墓葬地望等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在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就有十余座昭君墓,其中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遗址位于今呼和浩特城南大黑河畔。本文认为呼和浩特城南王昭君墓,目前是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的汉代墓葬之一,其形制特征和地理位置均与文献史料记载一致,故应是史料记载的王昭君埋葬之地。弘扬昭君文化,阐释好昭君出塞蕴含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对新时代在边疆地区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略论地质遗迹资源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记载着丰富的地球历史的实物信息,具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应注重解决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地质遗迹资源区旅游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大健康”概念逐渐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正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西藏藏医药资源历史悠久、记载完善、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以西藏藏医药资源为研究对象,梳理藏医药康养旅游内涵及其发展脉络,深入分析藏医药康养旅游资源类型、优势、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为导向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以产品为核心打造“藏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品牌产业链,以服务为抓手完善藏周边配套设施等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湖泊旅游资源。洞庭湖区丰富而又多层次的旅游资源具有以湖水、古迹为特色的资源结构体系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文化含量高 ,是其旅游资源的结构特征 ,风格相异的五大旅游资源板块的有机结合是其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一种新产品集赏心与健体为一体,已成为引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时尚。合理开发河南省体育旅游的资源,对实施河南省从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成为一个旅游资源强省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地理要素,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可移动性,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从而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拥有我国第一家金融机构票号,云岗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5A级旅游景区更是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但由于长期发展依赖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并未成为山西省的优势产业。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的相关资料,运用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核密度等方法对山西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研究,最终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的聚集性,表现为一带一区。通过空间分析对山西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规律有了基本的了解,以期对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阳国志》作为一部最早系统介绍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著作,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重视。除了对其进行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外,更有从史学理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对这部著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笔者发现前辈学者对《华阳国志》中有关旅游资源的文献记载关注不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其相关内容,并尝试着以文化旅游的视野去探究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申凤梅》是小说与传记的结合,艺术与纪实的统一。就形式而言,它引入了戏曲舞台上"场"的概念,以"场"的组合结构情节。就内容而言,它以"戏"为魂,统领全书。"戏"在全书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个生存密码,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戏"谈人,以人演"戏",作家在史的叙述中彰显了人的品格,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清明与文明     
“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淳风化俗的特殊印记,是一种通过怀念反省的精神遗存来提升人性善良与美德境界的追思节El。近年来,社会上将清明作为民俗遗产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很高,往往是继承了“遗产”却遗弃了“文化”,对清明人本精神和人文情怀关注不够。与其清明“申遗”,不如给清明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恪守文明的底线,借助清明文化的内涵,升华我们文明标准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与《曹操墓认定的礼制性误判》是姊妹篇。主要将该墓葬呈现出来的考古真实,与可靠传世文献呈现出来的历史真实相结合,对所谓"曹操墓"的真正墓主,进行探索和研判。主要结论是:1.墓葬刻石文字含有丰富而特殊的文化信息,因此带有刻石文字的器物应当是真品,而非后世伪造的赝品;2.从墓葬所蕴含的特殊文化信息,可以确立真正墓主的时间、空间和身份等具体指向;3.经过种种具体指向的全面排查筛选,所谓曹操墓的真正墓主,应当是曹操的儿孙即曹宇、曹奂父子,而曹奂是曹魏的末代君主;4.曹宇、曹奂墓园的正式名称是王原陵,具体方位在邺县西面,这在宋代典籍中有确切而可靠的记载;5.各项指标综合比较的结果,曹宇和曹奂是真正墓主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曹操。  相似文献   

14.
名物训释是词典编撰的重点,《说文》的名物词说解很有特色,它在抓住被释物的外在特征时,还十分注重阐释其文化内涵,而这种阐释恰是先民思想认知的真实记录,这就使后人可以据此窥探到古人的诸多文化观念。通过对《说文》少数几个动物词虞、乌、易、螣、鳳、蝄、莺、雇、雀、鸡的剖析,阐述其所反映的儒家的仁、孝、贞节观、神灵鬼怪观及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一级文物“东北救亡总会”会旗,向世人展示了东北民众抗日斗争的光辉史迹,也表明了东北民众在抗日斗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这面弥足珍贵的旗帜,反映了东北抗日救国会到东北救亡总会成立的过程。东北救亡总会的成立,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积极推动和领导了东北民众的抗日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李贤《大同鼓楼记》收录于《四库全书》。从现存的大同鼓楼、李贤的生平、《大同鼓楼记》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大同鼓楼的建筑年代等方面对明代大同鼓楼与《大同鼓楼记》作初步研究,认为现存的明代大同鼓楼,并非此前一些学者所说的建于明初洪武年间,而是建于明英宗天顺末年至明宪宗成化初年,即公元1463年至1466年之间。至于明代大同城的修筑,更是经历了明代前期多个朝代,历时近100年才得以最终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从典籍中关于"礼乐"传统的记叙和<左传>中的引<诗>赋<诗>例看,早在孔子诗论之前,作为儒家诗教基石的功利诗学观和"中和"艺术现已具雏形,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以孔子诗论为源头的儒家诗教,只是对"礼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不具备原创性.儒家诗教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脱胎于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礼乐"传统.  相似文献   

18.
曾侯乙尚龙与其文物的龙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侯乙墓素以出土文物数量众多、器物类型较全而著称。器物的造型(含附饰、器座)、纹饰均折射出对龙文化的崇尚。  相似文献   

19.
潮汕历代各种地方志记载了唐代为国死难名将张巡、许远"双忠"居然在非亲非故非殉难之地的潮汕地区享祀的现象。历任地方官员和乡贤的立庙祭祀、民间的造神呼应、文人的歌咏唱和共同把"双忠"崇拜推向高潮,形成了一股风靡潮汕地区的"双忠"崇拜之民俗文化热。  相似文献   

20.
以西方原型批评理论为对话方式,对《西游记》中“法宝”等意象进行研读,发现它是由神秘思维和审美经验两种因子融构而成的文学经典。“法宝”等意象记录着华夏祖先的美好愿望,是《西游记》在我国民间文化中浸染数代的标记,是民族心理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