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民族觉醒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意味着思想启蒙运动关于提高青年觉悟、造就一代新青年的直接目标已初步实现,从而促使启蒙者进一步思考启蒙运动的发展问题。“五四”后,胡适与陈独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提高”与“普及”的不同主张,便代表着两大思路,预示了启蒙运动的两种走向。本文拟对这两种走向作一番溯源与追踪,从一个角度考察五四启蒙运动自身的逻辑发展,如何逐步地促成启蒙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因为它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虽然两者的历史内容不尽相同,但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与崇尚理性的精神则是一致的。欧洲启蒙运动思想批判的锋芒是指向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的。宗教神学维护封建贵族专制与僧侣特权,并对人民实行精神蒙昧,因而启蒙主义思想家们视之为文化思想的毒瘤,并对之进行激烈的解剖与批判。这种批判是对中世纪文化传统之整体性的批判,诚如恩格斯所说是“非常革命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格的东…  相似文献   

3.
新启蒙运动是在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反奴役、反礼教、反复古、反迷信的新文化运动,亦称第二次新文化运动或新"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扬,在新文化运动没有实现的文化普及化、大众化领域,提出了更多的新思想、新理念。在文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新启蒙运动中形成的文化大众化思想对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启蒙运动中的文化大众化思想,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新发展,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西方文化如海鲸波山般的排空而入,以及由此汇成的对中国文化总体性反思浪潮的屡踣屡起。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在摒弃旧思想吸收新思想上所表现的强度,在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文化史上是难以找到先例的。纵观这一时期自西东渐的令人目不暇接的种种思想学说,实用主义是影响较深的一家,它在中国的初期介绍和传播以及在中国“五四”思想文化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构成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无疑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一、关于“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再认识和再评价问题今年是“五四”运动的七十周年,也是中国新时期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对“五四”运动的再认识和再评价,已受到国内外许多学术理论界人士的注意,并已出现多种多样的意见。人们把“五四”运动区别为新文化启蒙运动和爱国政治运动,这有利于再认识和再评价的深化。而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科学的再认识再评价的前提。“五四”前后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开始的时间较先,高潮时期是以本世纪前期《新青年》出版前后那段时间作为主要标志。这个新文化启蒙运动虽然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它不但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其主要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是相通的;它的精神,根据当时的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和自由、平等等口号的提出,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加以表述:  相似文献   

6.
胡适“五四文艺复兴”说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适“五四文艺复兴”说发微洪峻峰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人们在不同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说。现在,我们大都把新文化运动叫做启蒙运动,然而在五四时期,胡适则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在当...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七年初,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继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提倡民主,提倡科学之后,提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要求,出现了一个文言白话之争、新旧文学之争的改革文学的热潮,被称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样,开始时带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同时是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同志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①“五四”新文化运动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使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鼓舞和启发下,新文化运动也从五四以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发展到五四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深入讨论,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当五四浪潮冲到浙江的时候,新文化运动也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五四以后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五四”的主题是政治挤压下的启蒙。“五四”整个发展过程中启蒙始终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五四”落潮,并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启蒙自身发展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必然的客观要求。“五四”启蒙运动是不彻底的,这有其发展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脱离政治孤立地看待启蒙。  相似文献   

11.
弘扬“五四”精神是我们一直在呼喊的口号,但口号在“一直”被呼喊的时候,就常会流于形式,以致口是心非,至少,在新时期文学中我们已看到,现实的文学发展已经与“五四”文学精神有了种种严重的背离。作为8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的寻根文学,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即显示出与“五四”文学精神的某种背道而驰的旨趣。寻根文学产生于80年代的那场文化热,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那场更大规模的文化热在缘起上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即都是政治改革受挫之后的一种文化回应。以鲁迅“改造国民性”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  相似文献   

12.
“五四”的主题是政治挤压下的启蒙。“五四”整个发展过程中启蒙始终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五四”落潮,并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启蒙自身发展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必然的客观要求。“五四”启蒙运动是不彻底的,这有其发展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脱离政治孤立地看待启蒙。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五四时期的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1880——1942)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上著名人物之一,在辛亥革命时期他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一九一五年九月由于他创办((新青年》杂志,树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使他声名大振,成为中国很有影响的新文化启蒙运动思想家和先驱者之一,从五四运动前夕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通常被称为“五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五四”运动是一个爱国反帝运动,又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它的最大功绩是在中国形成了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新启蒙运动的高潮,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卖国政府丧权辱国为直接目标的“五四”运动,到后来终于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革命政治运动,和一个充满战斗性的文化启蒙运动。政治运动与文化运动两者密切结合,互相推动,但都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大量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就成为五四时期翻译活动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的认识中,“五四”是一极为宽泛的范畴,有时是指“五四”运动,但更多时候是指“新文化运动”。鲁迅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是先抑后扬,而对“新文化运动”则是肯定之时亦有反思。他的“五四”叙事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整体性观照视角下的“反思”式书写。对知识分子与传统同一性存在的表现及超越意向的寄寓等,让其生命体验蕴蓄着新的淬炼和升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落定的思维模式是这样评价”五四”的 :”五四”以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彻底的、广泛的、不妥协的革命姿态向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是对“五四”最大的肯定和最高的评价。发生于 80多年前的那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继戊戌、辛亥之后对现代化的再一次艰难尝试。从开明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立宪 ,应该说是现代化道路的正确选择。而现代化的关键在人 ,本文拟从“人”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8.
新启蒙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界发起的一次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文化运动。新启蒙运动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旗帜,号召一切爱国人士关注文化救亡,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摇旗呐喊。"七七"事变后,新启蒙运动的战将各自奔赴抗战后方,新启蒙运动接近尾声,但它实已逐渐融入到了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并在实践上为抗战做了积极的思想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文化建设,也就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开端。“五四”至今,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这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在经历了十年“文革”之后,掀起的一次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毫无疑问,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所以,值此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回顾“五四”在新文化建设上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五四”运动对中国新文化建设的第一大贡献,就是展开了对儒学…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那时中国新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学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服务。多年来,人们从各个不同方面,论证了无产阶级思想给“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后的文学运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作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