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无锡是一个具有国际化趋向的现代都市,无锡城市文化的主要内涵是讲尚德务实的工商文化。工商文化是无锡城100多年以来文化发展的主脉。尽管工商文化很有可称道的地方,但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文化构成和韵调来说,它也造成了文化格局的单面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江苏古镇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城西,距市中心仅2.5公里,因地临惠泉山麓而得名,京杭大运河紧靠其北,自然环境优美,是无锡老城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惠山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号称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文化遗存及历史性建筑比比皆是,并有国家、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  相似文献   

3.
所谓创意是对传统的一种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一种智能拓展,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体现。创意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使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引导。创意也是思想的释放,理想的思考和实践。创意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作为一个高度发展的城市,正如丁骋骋教授所说,无锡还缺少很多东西,比如自主品牌、比如文化等,创意更是无锡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但无锡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在创意文化上还缺少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4.
一、缺少自己的城市符号,也就是说无锡缺少个性,表现在文化和建筑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当然不能否认无锡的历史文化积淀,如它有东林书院,有钱穆钱锺书等文化名人以及发达的商业文化,但是缺乏一种独特文化精神,如北京、西安、南京的古典与大气,上海的海派文化,温州的走遍全世界的开拓精神,等等。在建筑方面,无锡缺少自己的独特建筑,没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像上海有海关大楼、东方明珠等,北京有天安门城楼、西安有古城墙,苏州既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又有现代的西式建筑,而无锡很难找到自己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城市特色反映着城市社会现实,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正是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世界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横跨欧亚大陆,地处欧亚交通要冲,扼守黑海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带给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2 600多年的城市历史中,它先后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三大帝国的首都,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亚洲终点,东西方贸易的中心,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城区保留有众多的历史古迹,198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城市的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存,构成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6.
清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成机制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江流域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多种文化的滋养影响下形成的,它具有古老、开放、浪漫、兼容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的城市文化,首先要梳理城市历史文脉,发掘文化个性与内涵。无锡作为工商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城市,发掘整理、提升工商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品格,是目前研究城市文化的重要一环。文章首次从理论高度提出了“锡商”概念,指出发掘“锡商文化”的重要意义,对锡商的群体价值进行了梳理,对锡商的历史贡献进行了追溯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锡商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特征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概括提炼,从而确立工商文化是无锡主流文化的观点,也首次对锡商精神质素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论定。  相似文献   

8.
明代宁夏镇军事地理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宁夏镇军事地理位置薛正昌宁夏,历来是西北边陲重镇,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接交带。由于这里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战争频繁的政治环境,使它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其政治、军事方面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明代,为西北三边一重镇。本文仅就明代九...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既是对武汉市的信赖,也是对武汉市的重托。为了完成党中央和国务院交付的这项任务,把武汉建成“两型社会”,我们认为:一是要把武汉由火炉城市变为森林城市,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自然环境基础;二是要大力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文化遗产资源的属性、特性,定性定量分析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挥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探索实践开发与运作的路径,是无锡乃至中国许多城市的重要课题。文章将城市文化遗产置于城市文化的宏大背景和"文化资本"的独特视角中加以考察,分析了其资本属性,阐述了城市文化遗产"物态型(有形)与非物态型(无形)、递增性与共享性、多元化与整体性同时并存"的基本特性,提出了整体和重点相结合、利用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统一、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并举等开发运作的原则。通过对全国有关城市的案例分析,梳理总结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型"等城市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运作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无锡实际,分析了无锡建立"资源转换"的机制,实践"有机更新"的理念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了无锡对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性开发和资本化运作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西北民族地区古代城镇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民族地区古代城镇发展的几个问题焦书乾我国是世界上城市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西北民族地区,即甘、宁、青、新四省区,很久以来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城镇的起源与发展有许多与全国相同的规律和特点。但由于这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构成、历史...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民族)聚居、多语言文字融合、多种宗教并存和各种古代文明互相交汇、渗透之地。这种情况使古代新疆文化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延续至今的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3.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中世纪威尼斯经济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尼斯是意大利中世纪著名城市共和国,其经济在中世纪经历过繁荣期。本文认为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政府的扶植和保护、政治局面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等。本文还论述了威尼斯经济繁荣的表现、途径,划分了其经济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城市化与城市生态问题初探高玲玲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活动中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级人工化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极其脆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批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甘肃省地处西北...  相似文献   

16.
将来想不想留在澳大利亚?不想,一点儿都不想,我会回去。为什么?我不喜欢这里,闷,死气沉沉,没劲,这里不适合我。环境好?是,我承认,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当然比中国好,可环境好对我没什么吸引力。我想主要是文化环境问题,不懂得这里的文化。澳洲人引以为自豪、津津乐道的事,不一定是我们欣赏的,我们坚持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也是澳洲人不理解的。打开电视,主持人在那里“做秀”,观众个个乐得前仰后合,可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没有文化上的滋润,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那日子真难受,自然环境再好又有什么用?再说了,国内现…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既有国际化大城市风范,又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空间,以西安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对城市空间文化的展示与传播途径分析,结合空间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功能,研究城市空间文化在视觉传播过程中的产生、发展和变异机制。研究认为,城市空间文化作为物质与文化结合而成的综合呈现,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最直观的认识,也是人们接受一个城市文化的基本要素; 西安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城市空间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空间的原初设计理念和价值观的成分,还有人们在观看和传播过程中不断赋予它的再生意义,二者之间呈现不确定的联系; 不同类型空间文化有着不同的视觉传播途径和特征,其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和场所精神决定着视觉文化的传播,并对城市文化身份制造和推广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静 《金陵瞭望》2011,(11):12-13
下关是南京的滨江老城区.地理位置显要,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展示南京滨江古都特色的重要窗口性区域。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趋向,理应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流文化。笔者认为和谐校园建设中要以生态文化理念为指导,积极构建校园理念(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边疆民族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和曲折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也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西部大开战略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以广西为例,应用规模度、贡献率、拉动系数等理论和方法,从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国民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着手,探讨旅游在边疆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中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