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的森林资源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我国乃至全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林业生态系统和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林业经济作为西藏传统产业之一,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为现今西藏地方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其发展潜力与远景是不能不予以充分重视的.本文就西藏林业经济的资源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为我们加入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思路,特别是对于西部大开发在全球背景下的定位,有了比较性的模式选择.西部的"相对优势"是资源,但可持续发展不允许以牺牲资源的代价来追求经济的增长,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同步并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义.把资源、环境的充分协调作为战略前提,寻求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价值的总和协调最大化,利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市场、技术、信息在世界范围内转移的有利条件,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藏森林总蓄积量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但是进入后工业经济阶段便呈现出“低水平—高潜力”的特征和林业三大效益失衡的状况.本文通过介绍西藏林业分布及树种,梳理西藏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三阶段演变,探讨了在低碳经济阶段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西藏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经济可行性,并运用林业三大效益统筹模型对其转型目标进行分析,认为西藏发展林业碳汇经济、进行碳汇交易是其发展方式转型的可行路径.最后从发展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筹资、分类投资、统筹运营和权衡分配五个方面对西藏发展林业碳汇经济进行了政策探讨.  相似文献   

4.
遗传资源保护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是近几年来知识产权领域的两个新问题.本文回顾了植物遗传资源产权思想演变的过程,提出林业植物遗传资源存在人类共有、私人所有、国家所有和农民-社区所有四种产权配置模式,并对这四种产权配置模式的内在关系展开阐述,最后指出这四种产权配置模式与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密不可分,在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新品种保护与遗传资源保护以及惠益分享的冲突与协调.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十分关心和重视我国的林业发展。他强调应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满足各方面需要;主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要认真研究林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问题,要解决林区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林业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建设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珀  刘虹 《兰州学刊》2003,(6):108-109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9.3% ,但经济快速发展中却明显暴露出了众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 :1、由于物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资源大多流向东部地区 ,其产品大多又流回西部 ,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对西部资源的非合理性开采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区域生态保护问题。生态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严重违背生态规律 ,造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3、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重视…  相似文献   

7.
由于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的区域主体和重要依托.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伴随国家大规模西部开发而阶段性向前推进的过程.从西部开发视域看,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五和“二五”时期为起步阶段;“三线”建设时期为推进阶段;西部大开发头十年为突破阶段.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已进入了由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时期.由于民族地区特殊性,决定了政府主导型、资源开发型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推力.但从根本上来说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性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资源、环境的现状严重制约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构建西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这既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需要,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对于西部大开发在全球化背景的定位 ,有了比较性的战略选择。西部的相对优势是资源 ,但不允许以牺牲资源的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把资源、环境的充分协调作为战略前提 ,利用全球化过程中市场、技术、信息在世界范围内转移的有利条件 ,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西部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西部边疆省区,主要途径之一是根据其资源特色、地域特色,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应突出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构建西部边疆省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系统,实现西部边疆省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后劲和空间。但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社会优势 ,是摆在这些地区面前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 ,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改变过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下 ,实现本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因此,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甘肃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分析了甘肃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开发的基点;文化资源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乃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对其2005、2007、2009三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量和生态赤字进行测算,以掌握贵州省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人均生态足迹测算结果以及贵州省部分经济、社会指标分析导致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发生基本致因,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政策法规、农业建设、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区域经济依托资源而兴,围绕资源产业化而发展.目前,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又提出以资源换优势,以资源换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区域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探索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路,为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实施低碳经济,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从长期来看注重资源、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保障各经济要素边际收益递增,  相似文献   

17.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的追求,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进行财务资源整合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财务资源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特征,进而探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资源整合模式,并用蒙牛集团初创期财务资源整合案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林业大国。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要出发,还是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对世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适应世界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新世纪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大潮,因此,探索我国国有林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区域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基础.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具有区域差异性,而且具有区域趋同性.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各地区划分为四类区域;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因此结合各类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提出适合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了基础环境建设的阶段,西部地区在发展趋势、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已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适应于西部地区发展形势的变化,有必要在开发目标、开发机制、开发重点、开发模式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思路进行调整,并在产业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发展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