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恨歌>的语言华美绚丽、奇绝灵秀,既继承了张爱玲小说的语言风格,又将小说语言奇异化、艰深化,从而增加读者感受的难度,这就是<长恨歌>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小说创作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作家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历程上矗立着三个里程碑,它们分别以《小鲍庄》《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为代表。对这三部作品进行剖析,我们既可以看到王安忆小说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大气的轮廊,又能揭示出其创作底气的不足。我们期望王安忆能铸就她小说创作的第四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是一部有着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其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亦卓尔不群,富有创造。本文试图对《芙蓉镇》的语言艺术作些探索和论述。 一 《芙蓉镇》最堪称道的是它那别具一格的叙述语言。 古华曾在一篇《芙蓉镇》的创作谈中写道:“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  相似文献   

4.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钱钟书充分利用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韵味无穷的文字,并创造性地与西洋文字相结合,成就了《围城》出色的语言艺术。作品中语言艺术背后潜藏着一种贯穿始终的艺术手法——"陌生化",不仅是语言,更渗透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影响着作者的创作始终。本文试图从作家主体意识层次、话语意识层次的陌生化对小说进行分析,更深层次地领略《围城》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5.
《醒世姻缘传》是沿着《金瓶梅》所开辟的语言艺术的口语化、通俗化道路继续前行,运用方言来创作的,并把这种口语化、通俗化发展到极致,其语言风格有着十分明显的俚俗化倾向。这种语言上的俚俗化浸染着浓郁的喜剧美,这种喜剧美常常表现为轻松、幽默、朴素,它把文中的美、非美与丑等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粗俗而且充满着生活情趣的气息,形成小说幽默诙谐、质朴热烈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从"文体"的角度解读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小说三要素即情节、环境、人物刻画为立足点分析《长恨歌》,可以发现其具有"诗体小说"的艺术特征。《长恨歌》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小说叙事技巧,以诗歌的形式给世人呈现出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帝王后妃故事。诗歌的这种新变离不开诗歌自身发展的客观因素,但同时也离不开天才诗人的大力创作推动。中唐时期带有故事性的叙事诗即"诗体小说"的出现,使得唐代诗歌呈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早期小说创作过多地局限于个人经验和个人情感。《小鲍庄》是一个突变,树立了作家超越自我的信心。从《叔叔的故事》开始,真实性不再是小说的必要规则。《伤心太平洋》和《纪实与虚构》凝结了王安忆小说创作超越意识的最新成果。《长恨歌》及其之后的一系列新作,表明了王安忆小说创作艺术水准的更高层次。自我意识与超越意识的相互消长,是王安忆小说创作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中女主人公王琦瑶是作家笔下上海文化的代言人,同时,这一人物在小说中还有着形式上的意义。她是沟通边缘与中心的媒介,体现出女性由边缘向中心的努力,同时也显示出作家在创作中从形式向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9.
废名和萧红在小说创作中走上了返回传统与走向现代两种不同的道路,因而在叙述策略、文体风格、语言技巧、乡土色彩等方面形成了不同风格。文章通过《桥》和《呼兰河传》的比较,对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虽然已是当今中国女作家的领衔人物,但目前文艺界对她的作品的评价仍不够充分。她不仅能跻身于百年中国女性写作的最佳阵容,而且其整体创作业绩也已接近张爱玲的水准,是20世纪以降中国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尤其是她的以长篇《长恨歌》为代表的90年代以来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语言风格不同于以往,他运用的是一种具有本初性特征的内部语言。作者介绍了内部语言和它在小说创作中的优势,以及它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作了有益的探索,构成了她的小说语言的十分独特的标识。虽然她一直努力去创造一种没有标识,没有风格的抽象的小说语言,但是,当我们对王安忆前后所发表的作品在语言上做了比较和分析之后,我们的确感到了她的小说语言的独特。她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让我们比较清楚地感到小说语言的物质部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解读《长恨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的分析 ,指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对上海昨日生活场景的独特理解 ,并且围绕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和命运 ,探讨当代女作家创作中的角色转换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使用现代汉语进行小说创作的语言大师。多年来,对于《呐喊》、《徬徨》的语言艺术,人们已从多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句式特色却很少有人涉及。事实上,鲁迅在选用句式方面是有功力的。认真地考察鲁迅小说句式选择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即以风格独特,成就卓著的小说创作扬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主要从事戏剧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龙须沟》与《茶馆》,是我国话剧艺术的瑰宝,后者还为我国话剧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本文就  相似文献   

16.
欧阳山在延安时期推出的《高干大》,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创作的一部反映延安农村生活、塑造农民英雄形象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改其早期创作欧化的语言风格,实践了《讲话》倡导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方向;延安方言在叙述故事与人物对话中的运用,是构建这部小说大众化、通俗化风格的最主要质素。同时,延安方言在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作品地域风貌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铁凝的小说创作风格差异是很大的,她以她的创作审视着人类种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从初涉文坛时的清纯无邪文笔,到成熟老到的《玫瑰门》,铁凝的创作经历着心灵的历炼。本文通过对她不同时期作品的考察,探寻她创作的心路历程,说明她是如何实现现实与追求和谐的。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王朝女流文学中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紫式部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汉学教育,她深厚的汉学修养也充分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之中。对紫式部创作影响最为深广的当首推《白氏长庆集》,在《白氏长庆集》中又以《长恨歌》为最,文章试结合具体实例,浅谈一下《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人生》、《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路遥,其小说创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就语言风格而言,路遥小说始终追求朴实无华而又本色通俗的表达效果,因此他的小说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方言词语运用巧妙而又通俗易懂,从而奠定了其作品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先驱,斯蒂芬·克莱恩采纳“实验小说”的风格创作了《红色英勇勋章》。小说探索了自然主义的本质:自然的不可抗拒及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体现了自然主义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