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姚秦时代的佛学大师僧肇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素享极其豪华的声名.他留下的《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等三篇论文,是佛教文献宝库中的瑰宝奇珍.其中,《不真空论》,《物不迁论》两篇论文,是从本体论方面讲的,旨在探讨外部世界的真相,其立论对象是“所观之境”;《般若无知论》是从认识论,概念论方面讲的,旨在寻思精神的真相,其立论对象是“能观之智”.熔“境”“智”于一片,在客体与主体统一的意义上,把握整个世界的普遍根据、理由和实质,这就是僧肇造作三论的终极目的.《般若无知论》是僧肇在由西域人汉中的佛学巨匠鸠摩罗什门下从学助译时,根据  相似文献   

2.
由于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僧肇在思维方法上完成了从玄向佛的转变,即从玄学的本体思维转向了具有非本体论特征的中观般若思维,包括中道思想、无分别观念、二谛理论、遮诠法和空的观念等。不仅如此,僧肇还用中国式的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般若中观学的思想观念,对印度佛教的本真精神和原始义理做了一次"还原"的工作,从而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僧肇在思维方法上完成了从玄向佛的转变,即从玄学的本体思维转向了具有非本体论特征的中观般若思维,包括中道思想、无分别观念、二谛理论、遮诠法和空的观念等.不仅如此,僧肇还用中国式的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般若中观学的思想观念,对印度佛教的本真精神和原始义理做了一次"还原"的工作,从而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学界对《物不迁论》中动静关系和“不迁”之所以可能的认识褒贬不一。研究《物不迁论》,需要注意《肇论》诸篇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更不能脱离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思想的一贯体系。文章着眼于僧肇中观学的大背景,依其论学的基本特色,阐释以往对《物不迁论》的批评是不能成立的,并进而肯定佛教大乘中观思想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僧肇的著名论文《不真空论》,运用印度中观般若学的中道遮诠方法,阐述了“空”的真义.通过对般若学三宗的批判,就“有”说“无”,强调“立处即真”,在非“有”非“无”中显中道真谛,阐释了“不真故空”,“不真即空”的“不真空”道理,揭示了般若性空的根本意旨.僧肇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厚养料,对魏晋玄学“有”、“无”等问题加以总结,适应了当时玄佛合流的实际并把它进一步推向深入,标志着玄学的终结和中国化佛学的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6.
《般若无知论》阐述了“不落两边”、“不离两边”的大乘中观般若学说。论文的主题是“般若”。以“无知”二字为“般若”下定义,力图说明佛教般若(圣智)和通常人的认识(惑智)有本质的不同。本文重点解释“般若”之作为无相与其无知之特质与作用,从而探讨其中观思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僧肇是南北朝时期大乘中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所著成的<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和<不真空论>等著名的佛学文章中,集中对这一时期中观般若思想作了最为明晰的阐述.他提出"惑智"与"圣智"两种不同智慧,并对这两种智慧作了对比分析.同时,为了使人们能够抛弃"惑智",获得"圣智",僧肇还提出了对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僧肇梵华会通的之特色,集中体现在他的大乘"圣人观"上。僧肇将对中国传统圣人境界的追求,承接在了悲智双修的大乘佛教立场上,将佛教般若学问与生命境界打通。无论是僧肇著书中的语言、论证方式、文本结构还是其终极目标,处处都体现出这种杂糅。立足大乘佛教立场下的"圣人观",是解读僧肇"物不迁"、"不真空"、"般若之圣智"、"涅槃之圣境"之佛学理论的钥匙。僧肇大乘佛教立场下的"圣人观",体现的是佛教的立场而非老庄玄学或儒学。"圣人"、"至人"是老庄、儒家、玄学谈论的话题,僧肇承接那个时代的主题,继续谈下去。而僧肇的"圣人"更准确地说是大乘"菩萨"。  相似文献   

9.
方东美是一位原创性的哲学家,晚年很重视佛学研究,对僧肇评价颇高.方东美运用西方现代哲学方法,通过中西思想的融汇,对《肇论》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与重构.方东美把庄子和般若经作为《肇论》生成的两个思想基础,认为物不迁就是永恒哲学,空的本质就是真空妙有;把《般若无知论》作为《肇论》的核心,认为其构造了一个解释智慧本性的原理体系;认为般若不是一般知识,而是知识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般若思想传入中国之初,僧肇大师曾被罗什大师称为中土解空第一。然僧肇大师在接受中观思想后,在其论著《肇论》的表述中并没有完全遵循《中论》中探讨空性时所用的方式。这里可以看到,般若中观学传到中土后,并未偏向纯粹、繁琐论辩分析这条路来表达、理解空性,而是有其特有方式。《肇论》里更多是从体空观契入,而且《肇论》解空天然蕴含有如来藏、心性思想的倾向,这也是后世非常自然地用禅、华严去联系《肇论》的原因。所以中土对空性的理解最初起就有如来藏、心性思想之中道空性的天然趋向,而没有止步于大乘佛教纯粹中观之境。这是般若空性思想传入中土后中国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僧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杰出佛教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般若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哲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僧肇以非有非无为万物的本体,主张寂用一体,使秦汉时期的经验式的宇宙生成论走向了抽象的宇宙本质论.从知识论角度看,僧肇哲学以沤与般若两概念,讨论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纠正了庄学绝圣弃智的极端.从人生哲学角度来看,僧肇主张万物非有,故物我俱一,万物非无,故抱一湛然,最终体之以为神.  相似文献   

12.
两晋时期的般若学以“六家七宗”为代表,但是“六家七宗”都被认为对般若学的理解有偏颇,这也就是僧所说的“六家偏而不即”。许多学者认为“六家七宗”在理解般若学方面“偏而不即”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此时般若学受到了玄学的影响,其实两晋般若学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小乘佛学的影响,这无论从当时的佛学历史脉络上,还是从思想脉络上都可以找到其线索。  相似文献   

13.
从四个层面入手,探讨僧肇佛学的逻辑进程。第一,有无思维建立在"是"的哲学观念基础上,并试图对事物作出是与非、真与假的判断,僧肇对此加以批驳,认为如果不对"是"的思路加以反思,就无法明确大乘佛学对于"真"的认识;第二,经由对"是"的相关思维的批判,僧肇佛学使大乘佛学在"真"观念上的见解凸显出来;第三,借助于《中论》的论证,僧肇认识到大乘般若学的"真"观念与"空"的学说相联系,从而实现了"真"与"空"的辩证反转;第四,通过"空"的真相肯认与"真如实相"的呈现,大乘佛教所倡导的"觉"顺而就在逻辑与宗教悲情上获得了圆成。  相似文献   

14.
僧肇所弘扬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曾经盛极一时,且使具有较强理性思辨的魏晋玄学从此终结,将般若学从玄学中析分出来,同时从认识论、本体论、解脱论等哲学理论高度,为中国佛教建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圆融体系,并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及思维方式,以及隋唐时代的天台宗、三论宗、禅宗,直至宋明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纵深发展.然而,僧肇佛教哲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  相似文献   

15.
无分别观念是佛教般若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认为用世俗的言语概念是不能分别事物的本质或实相的,事物不过是假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过是虚妄幻想。僧肇的无分别观念得自鸠摩罗什传来的龙树中观学,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语言和本体存在关系的论述也必然对他接受无分别观念起到铺垫作用。《肇论》中的无分别观念是很突出的。但是,僧肇的无分别观念由于强调"无分别"而使之与"分别"处于对峙的状态,其境界不如后期禅宗。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僧肇和宗喀巴大师的中观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二者的差异,揭示了汉藏二地佛教思想的特质,从而对当代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们惊叹僧肇会通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就 ,却往往忽视这中间僧肇独特的文化观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僧肇在两种文化之间所进行的深入的对话与沟通 ,正基于对两种文化异质性与不可通约性的深刻认识。本文即是对僧肇文化观的一次考察。  相似文献   

18.
比照晚明王阳明心学系统中的王学左派,南禅左派是指以中晚唐青原、南岳禅系为代表的禅宗派别。般若论是南禅左派的精神哲学。它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一种本体论、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来无一物”,是南禅左派般若哲学的“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南禅左派的般若哲学就在他们呵佛骂祖、敲锅打地等一系列极富特色的禅机禅语当中,就在他们对生活的极其准确、细腻而深刻的感受之中。这是完全彻底生活化的般若哲学。  相似文献   

19.
僧肇之<肇论>一书的编排结构历来颇有争议,而所有这些争议的根据乃是基于对<肇论>的逻辑结构的不同把握.从逻辑学的角度对<肇论>的逻辑结构进行解读,或许才能真正理解僧肇在<肇论>中所展现的思辨深度,从而也必将使我们赢得一个解读<肇论>的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考方式.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将在僧肇的佛学思想系统内呈现为对"同一与差异"这一逻辑思想的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道生般若实相学说的理论渊源;其次分析了道生般若实相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三分析的是般若实相学说在道生佛学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