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艺美学专著。它主要论述的是音乐艺术问题,但也包含了诗歌、舞蹈等艺术美学理论。这是由于《乐记》中的“乐”,不只是指现代说的音乐,而是指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合体。《乐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至今尚无定论。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它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成书于战国初期。但又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或认为《乐记》成书于汉初,是河间献王及《毛诗序》的作者之一毛苌所作,或是集体编辑而成;或认为《乐记》是西汉中期以前儒家论  相似文献   

2.
晏婴对齐鲁文化的杰出贡献苗若素在春秋史上,对齐鲁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管仲之后当推晏婴,因此在后人眼里管晏齐名,二人功业相殊,各有高低,但从文化上讲,晏婴仕齐近半个世纪”内安社稷,外靖邦邻”(苏与:《晏于春秋》序)。“身处乱世,显名诸侯”(马:《绎史》...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著文指出,《易传》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形成于《易经》之后、孔子之前的早期《易传》;一为孔子易说。本文即站在这种观点的立场上评述和探讨了以下三种较有影响的观点:其一,唐代以前形成的认为《易传》作于孔子的传统观点;其二,宋人欧阳修以来认为《易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的儒家经典的观点;其三;近年来陈鼓应先生提出的认为《易传》不但成书于战国以后,而且是一部道家系统作品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披阅簿籍千种十年寒暑成书──评《山东藏书家史略》鲁海山东是齐鲁文物之邦,炎族文化的发源地,先秦即有孔子、墨子、孟子、管仲、晏婴等大圣大贤,以至兵家的祖师爷孙武、孙膑。从秦汉历唐宋元朗清,产生过不少名公巨卿、学者文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若干年来...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先秦思想史的研究中流行一种说法:战国末法家学者韩非在其论著中,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确切。第一,韩非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并不错,但上述流行的说法漏掉了承继田齐法家学派。韩非熟读“商、管之法”。韩非写道:“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所谓“商、管之法”,《商》指秦商鞅派法家著作《商君书》,《管》指因齐法家学派著作《管子》。《管子》战国原本确系齐法家著作。韩非所谓“商、管之法”的《管子》书,是指战国中期编著于田齐稷下学宫的《管子》原本,非指西汉时刘向改编《管子》的改编本(亦即流传至今的今本)。《管子》战国  相似文献   

6.
一、《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考《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说明西汉时代已有此书。但究竟成书于何时,尚无定论。《黄帝内经》为什么称“黄帝”呢?《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这反映了秦汉时代“尊古贱今”的习俗,著书立说总要托名神农、黄帝。《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大概都是这类托古之作。晋代皇甫谧认为:《黄帝内经素问》“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甲乙经》序)明代方孝孺也认为:《黄帝内经》“出于战国,秦汉之  相似文献   

7.
中西早期和谐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有人认为:毕达哥拉斯不但是西方而且也是全世界第一位提出美在和谐观点的人.①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然而,在西风劲吹,“言必称希腊”的当代中国,这种观点还相当有市场,故不得不辨之.从史实来看,比毕达哥拉斯年长或基本同时的晏婴、老子等人,已经明确提出“济五味,和五声”、“音声相和”等观念.《尚书·尧典》中的“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五声和、八风平”等,也同样体现了和谐为美的思想.兹略述之:先谈谈齐相晏婴的“济五味,和五声”的“和而不同”的和谐观.晏婴生率不详,司…  相似文献   

8.
黄老学派大约是产生于战国中期,在老子思想出现之后,从老子学说中分化而出的一个学派。(依我看来,老子的一些思想可能产生较早,而形成完整的学说和《老子》成书的年代可能晚些。关于这一问题我将用另文探讨。)《史记》记载:“申不害……学术以干韩昭侯,……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老庄·申韩列传》)  相似文献   

9.
郭象的删残篡改,导致后人不知《庄子》初始本,仅知《庄子》大全本,但又难以确知后者的成书时间和编纂者。本文列举诸多史实,考定《庄子》初始本成书于战国,编纂者是庄子再传弟子魏牟,《庄子》大全本成书于汉初,编纂者是先于司马迁的淮南王刘安,最后辨明《庄子》三大版本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
战国中期的社会政治舞台上各国关系错综复杂,雍氏(今河南禹县东北)之役可以说是表现这种复杂关系的典型事件,当时几乎所有的诸侯大国以及一些小国都参与其中,术士们在列国间纵横捭阖,大小战役交错盘结。先后两次雍氏之役是战国中期,特别是齐宣王破燕以后列国外交与军事斗争的焦点,对于列国政治形势和力量的对比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雍氏之役的史载多有歧异,许多问题扑朔迷离,尚待进一步研究。不妥之处,祈请方家指教。一、关于雍氏之役的基本史料的分析雍氏之役见于《史记》、《战国策》诸篇,古本《纪年》亦有所载。今试做初步分…  相似文献   

11.
一、释牂牁 牂牁一名,首见于《管子》,其次为《史记》。 《管子·小匡》:“余(齐桓公)乘车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瓜长)、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其中,已有“牂牁”。《管子》一书,有主张不是管子所作,为后人所托。成书时间,当在春秋末或战国时。从《史记·管晏列传》:“太史公日:‘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管子春秋》,详哉其言也。”说明《管子》不是汉儒所造,在司马迁著《史记》前已有了。这是应当肯定的。《管子》中的“牂牁”,今的研究者,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当时居住在贵州的一个民族,仍处于氏族部落时期。《管子》成书约在春秋末或战国之际,形成民族而又载诸于书,其存在时间当必比成书时间早。“牂牁”,作为民族一名在历史上出现,是可定为春秋或战国之际。  相似文献   

12.
周婴《东番记》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周婴的《东番记》是研究台湾史的宝贵资料。但因其几无流传,学者多有传讹之失。本文作者根据北京图书馆藏明刊本及清钞本,对该书版本、撰述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证。理出该书与明陈第《东番记》、张燮《东番考》的渊源关系,认为该书是周婴创作而非转钞或摘引。由此,作者认为台湾省学者杨云萍与方豪先生就《东番记》作者及原书的学术之争可以解决了。今特将周赋原文附录于后以飨海峡两岸之同好,推动学术之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者一般认为《大象》形成时代当在战国中期或末期,然而,在整部《论语》里,有关曾子的言行大多与《易·大象》的阐述内容相近。据此推断,《易·大象》的形成年代至少当在春秋末期,而其作者则极有可能是曾子。  相似文献   

14.
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蓉 《文史哲》2003,(5):14-19
因为对《穆天子传》成书年代及真伪的不同看法 ,该书的史料价值从明清以来便颇有争议。近代学者中 ,顾实以历法立论 ,认为《穆天子传》用周正 ,自当为周书 ;顾颉刚以战国形势和中西交通立论 ,认为该书成于战国。以北方气候的实际情况而言 ,顾实持论极为坚实。顾颉刚对战国中西交通的推论则与事实不符。借助传统文献与金文研究成果 ,可知战国说者对《穆天子传》为西周文献的几处主要质疑均不能成立。历法之外 ,《穆天子传》中“毛班”见于铭文 ;“穆满”为美称亦有金文可确证 ;《穆天子传》中称穆王为“天子”,更与《诗经》《逸周书》及众多彝器铭文相合。因此 ,《穆天子传》为西周文献 ,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是无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15.
今人案头的“五经”(《诗经》、《尚书》、三《礼》、《周易》、《春秋》)成书情形颇为复杂,大略言之,它们是在战国间系统化,秦汉间方成定本的(以后还不断有所修改,甚或有“伪书”窜入)。然而,“五经”所包蕴的文化内容却来源于更加久远的年代。我们可以把战国之先称作五经的定本前史。本文试图清理这段“前史”的脉络。《汉书·艺文志》说,《易》的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谓“三圣”指画八卦的伏羲、作爻辞的。周文王、作易传的孔子;“三吉”,指上古(伏羲之时)、中古(文王之时)、下古(孔子之时)。①如果把这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之论诗引诗与战国末期诗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于“诗三百”若干篇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于孔子师徒并惠施言诗,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书中引诗表明,在秦并六国之前一段时间,人们已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儒家“以诗为经”的观念,而各家学术思想正逐渐趋向合流。《吕氏春秋》引诗文字与汉人“四家诗”传本均有较多差异,而与战国其它文献引诗出入不大,很可能有相对稳定的“古本”作依据。作者对于逸诗的征引和推重,说明直到战国之末,儒家之三百篇传本依然未能在其它诸家习诗者那里被定于一尊。  相似文献   

17.
真正意义上的《春秋榖梁传》当始于榖梁子,榖梁子从传说的子夏所传之笼统的《春秋》阐释之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春秋榖梁传》。榖梁子对于《春秋榖梁传》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抹杀的,可以说榖梁子是《春秋榖梁传》的第一作者,《春秋榖梁传》最初的古文文本的写作年代当在战国中期。  相似文献   

18.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3):129-129
《二晏研究》(唐红卫著)2010年1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对北宋著名父子文人晏殊、晏几道的系统研究。作者深入细致地论述了二晏的家世、生平、交游,以词为主的文学创作,以及二晏词之异同。全书全面展示了二晏父子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填补了以往二晏研究之不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洪范》的成书年代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清代之前,一般人根据《洪范》本文,认为西周初年箕子正式作《洪范》。近人有认为《洪范》系儒者伪托,当成于战国中、后期。其实,《洪范》多少有箕子的思想成份在内,同时又不完全是箕子的。它的流传与成书有个过程,很难确切说在某一年。例如《诗·小雅》中的思想在《洪范》中有所反映,而《小雅》大约作于西周后期、东周初期,那么《洪范》的成书不会早于这个时期,至多也是同期。另外,《洪范》的言语,又被《左传》所引用,《左传》有三处(文公五年、成公六年、襄公三年)引《商书》上的话,都出自《洪范》。因此,《洪范》成书的年代最晚又不会迟于《左传》。  相似文献   

20.
战国初年,吕氏齐国的新兴势力田(陈)和取代了吕氏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史称“田齐”。田和取齐以后,称为齐侯,号为齐太公,是田齐的开国君主。田和死后,其子田午继立为齐桓侯,也称为齐桓公或陈侯、陈植公。他曾用其他诸侯所献之金(即青铜)铸造了《陈焕午敦》,刻有“保又(有)齐邦,永世毋忘”等铭文。”’田午死后,其子田因齐继为齐侯。因齐也写作“婴齐”,在铜铭中又写作“因育”,曾铸有《陈侯因看敦》。2。,他“始以齐强天下”’‘’,开始称王,是为齐威王。死后,其子田辟强继为齐王,是为齐宣王。齐威王、齐宣王是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