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将研究视角从近代政治哲学转换到古典政治哲学,是拓展《资本论》政治哲学激活研究的一种路径。古希腊哲人关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阐明《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开辟了新的空间。《资本论》将价值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引入现代经济形式分析,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政治哲学对于经济生活的政治和道德意义的理解,为重塑现代人的经济存在和政治存在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资本论》的政治哲学主题既不是悬置超越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绝对正义,也不是纠缠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分配正义,而是通过指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正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超越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塑造的“特殊正义”幻象,实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涵的“普遍正义”。  相似文献   

2.
奠定于现代政治哲学之上的现代人权观,基本要义有三:人权的主体是个人;人权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公民权利;人权价值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然而,现代人权观正面临着挑战.基于古典政治哲学的反思,可以发现人权主体是个体与集体(国家是最大的集体)的统一体,人权内容表现为标示着个人存在的公民权利与标示着集体存在的国家权力的统一体,人权价值具有绝对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3.
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近代以来 ,社会契约论在西方政治哲学中一直是最有力的理论。那么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力量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 ?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本文首先讨论古典契约论对政治合法性的证明 ,并把它的证明归纳为三种 ;其次探讨对古典契约论的批评 ,指出它所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然后研究了当代的新契约论 ,以及它与古典契约论的关联 ;最后揭示契约论的合理性 ,解释了它的“普遍同意”、“自律”、“互惠”和“实践理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经历了一场转变,哲学研究从对宇宙自然的关注转变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这个时期城邦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公共领域”的兴起。“公共领域”是希腊人展开政治论辩的场所,哲学涉入“公共领域”产生了所谓“哲学的公共表达问题”。这个背景之下,哲学的发展受到了城邦政治实践的制约,哲学涉入“公共领域”的过程就是哲学自我辩护与自我确证的过程。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这场哲学转变的性质和方向。希腊哲学的这场转变不是历史上一度存在的事件,而是一直伴随着哲学思想成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的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派别 ,施特劳斯学派由于从古典思想研究方面重审了哲学语言与政治哲学传统 ,打破了现代的学科划分 ,同时又十分重视文本整体的细读 ,因此 ,他们的研究领域经常涉及到文学。本文介绍了施特劳斯学派中一些学者较为重要的文学研究成果 ,为以后深入研究简单梳理了他们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把现代工程置于现代形而上学的轨迹来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可以发现现代工程的本质比现代技术的本质更接近海德格尔所谓的“集置”。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要超越作为“集置”的现代工程,只能从审美维度入手,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都重视艺术这种解蔽方式,但在现代工程思维和工程方法论成为信仰的时代,艺术是被排斥在边缘的。通过文本解读可以发现,在两位思想家的理论中都有政治解蔽,但海德格尔没有明确将政治把握为一种解蔽方式,马尔库塞沿袭马克思主义,将政治这种解蔽方式明确化了。近年来芬伯格技术设计思想对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的推进,随着对现代工程之政治维度的再度重视,超越现代工程的可能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重新涌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逻辑哲学是20世纪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与逻辑学界兴起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它是20世纪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融合,特别是“哲学的逻辑化”与“逻辑的哲学化”这一趋势的直接产物。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始,它就引起了我国的逻辑与哲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一大批逻辑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在逻辑哲学的研究者中,北京大学的陈波教授无疑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十六年前,陈波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逻辑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冠名为“逻辑哲学”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政治思想史、还是在对现代政制的影响上,洛克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物。英美洛克学界和政治思想界在1950年之前一直都把洛克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接续在古典的和经院的自然法传统之后。施特劳斯关于洛克公开发表的文献有3篇,其共同主旨就是把洛克思想接续在霍布斯之后。施特劳斯的洛克研究,是其批判现代政治哲学和以美国政制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制的重要一环。正是在施特劳斯论洛克问题的基础上,英美学界对洛克思想和自由民主政制的反思,有了层次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美国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在当代复兴政治哲学的尝试备受当前国内外学术关注。施特劳斯对政治哲学的重建基于其对政治哲学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政治哲学是“第一哲学”,它有双重意蕴:以哲学的方式处理政治问题,或者是以政治的方式让人们走进哲学。施特劳斯特别强调后一维度,并从这一维度重新审视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批判了以现代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政治科学,主张放弃将政治科学化的企图。  相似文献   

10.
西方政治哲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先后存在过三种思维范式,历经两次思维范式的转换。求知动物被提升到政治动物之上,蔑视行动的生活,诉诸政治一种客观主义的“法则和尺度”,为存在性政治哲学范式;从人性出发,设定自然状态,诉诸政治抽象的“自我意识”,为意识性政治哲学范式;从现实世界的整体性出发,在“理性多元化”的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实践,采用“对话”的方式寻求政治问题的“和解”,为交往实践性政治哲学范式。作为现代交往实践哲学奠基者的马克思,理应成为追溯政治哲学思维范式现代转向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在《托洛斯基与野兰花》中,对哲学的"使命"或"任务"这一问题罗蒂无法作出回答。在《民主先于哲学》中,罗蒂提出为自由而牺牲道德是一个合理的代价。论题从对这两个问题的疑问展开,然后从施米特的视角思考,通过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阅读来理解政治哲学的重要性,突显道德的"严肃性"。最后,重新提出"为什么要哲学"这一问题,对施米特的政治哲学提出质疑,对罗马人施米特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2.
“现实”是马克思哲学唯一的合法性文本。马克思政治发展观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人的活动等“三重现实维度”。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政治发展“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为基础和以什么为推力”等人类政治生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赢得自身的政治权利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人类构建幸福的政治生活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对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围绕三大问题:1)马克思有没有科学哲学?2)如何建构马克思的科学哲学?3)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它们对于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展开讨论,认为:马克思有科学哲学;人们应该从当代科学哲学问题和马克思原著出发来建构马克思的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总体特点是反对实证主义,坚持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在科学哲学问题上,马克思坚持整体论的科学划界标准;承认科学有其独特的方法;赞成科学实在论,相信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主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承认社会科学也有规律。马克思的科学哲学对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分别是他们“政治-哲学”观的终极理想,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与差异,本身不是对立起来的概念,他们两人试图在终极理想上实现政治与哲学之间张力的消解.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要求哲学家成为王,王必须是哲学家;马克思在共产主义中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消解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的历史的统一.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含有共产主义的因素,但是共产主义在他那里并不构成一个终极的价值因素,而经过多重改造生成出来的共产主义却是马克思的终极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可以从诸多角度加以理解。但如果说马克思哲学革命主要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的话,那么,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是:究竟马克思实现了怎样的辩证法革命?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作为世界观的历史辩证法、作为社会形态运动形式的历史辩证法以及作为共产主义原理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对比来阐发自我意识哲学,在阐述过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待“自我意识”哲学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对自我意识哲学所包含的激进主义、理想主义高度赞赏,另一方面对其不能抓住现实表示不满,这构成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7.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关于政治哲学的核心学说,是柏拉图在城邦失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改造城邦、建立理想国家的一次伟大尝试。该学说强调王者要用哲学思维和知识去统摄政治,从而引导国家健康、有序发展。而对洞穴比喻的解读就是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王统治下的社会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深度挖掘和分析该学说,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存在差异。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只有马克思才真正破解了这一"历史之谜"。原因就在于,马克思运用了其科学的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因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厘清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问题包括"人的本质"的理解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民主权利保障上,必然要求实现从"以人为本"向"以公民为本"的价值转换。"以公民为本"是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诉求,也是人本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在当下中国的现实情境中,提升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的个体政治主体性并凝聚社会共同主体性,乃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政治观的核心。放眼未来,推进"以公民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途。中国"以公民为本"的公民政治发展一直内涵于人民民主的人民政治之中。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地落到实处,保障和实现每一位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促进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典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事物本性的知识,公民与共同体、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政治生活方式等都是古典政治哲学所关注的政治事物.在古希腊罗马政治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哲学的旨趣从古典民主政治时代对共同体正义的探讨转向希腊化时期对个体善的关注.这二者是对优良的政治生活方式问题的两种建构,对这一古典政治哲学根本问题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