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及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民主的师生关系。而这样的民主概念有其教育领域中独特的内涵,只有真正认识到其本质,才能在实践生活中找到正确的途径实现师生间的民主。对话式的合作关系注重的就是交流双方的平等,互相尊重。师生之间实现了对话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就会生成。  相似文献   

2.
讲究"师道尊严"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耀眼的一个亮点.然而,对于现代教育而言,一味强调和遵循的"师道尊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反思"师道尊严"的历史传统,着眼"师道尊严"的现实影响,努力探讨与高校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内容以及创建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诸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不仅影响了人生最重要的学生时代--成长阶段,而且,经"成长阶段"耳濡目染形成的种种人际关系必将影响到今后走上社会乃至整个人生,即起到"奠基"作用,这不能不引起教师们的极高度的重视.从"师道尊严"到呼唤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铸造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关系.在我国师生关系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渐已成为师生关系的主要内涵.目前高校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民主平等,相互之间沟通交流也不多,相互理解不够,教学相长往往被我说你听取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师现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素质、改革高校内部管理,在教育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影响师生关系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是其深层次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类型特点的师生关系.中国的儒家文化是形成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儒家文化的"仁"、"礼"至上造就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明明德"、"明人伦",教师被认为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至此,"师道尊严"得以形成,遂成了教师单向制约和控制学生的基础.科举制的产生及长期的盛行不衰使学校教育沦为了科举制的附庸和工具,这种文化背景构成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师生关系特点:师生关系被物化,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师生皆成为知识的工具,二者作为教育活动的精神实体的人性化的缺失使二者的关系简化成物一物关系.这种关系支配下的教育活动驯化出的个体是顺从的、泯灭个性的标准件.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  相似文献   

8.
在王尚文的语文教育论著中,包含着大量关于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的论述.他运用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提出要建立一种切合语文学科特性且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教师头脑中残存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一些消极的意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然后以此为前提,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则会形成一种使师生双方均能获益的教师"让学"学生"让教"的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进行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带来影响.目前高校师生情感关系疏淡,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师生之间应努力构建人格平等,交流密切,氛围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受援校延续了“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十分畏惧,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这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代沟,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师生关系,走进学生中去,民主平等地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将师生关系归结为道德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师生关系的亲情关系论、师友关系论、师道尊严论、礼义关系论、师生交相成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师资的质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结合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宜提倡"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尊师爱生"这三种关系,以继续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良好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体视域下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一度被异化为"工具"与"手段",人文精神的缺失使教育失去了育人的本真意义.生态智慧主张整体性、关联性、共生性及具体性原则,为实践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创设了新模式.当前,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必然要实现生态价值观转向,即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贯彻师生问的理解、共生、平等及民主观念.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处理好研究生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平等民主、沟通互动、体贴尊重的和谐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前提.运用心本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评析,并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了构建和谐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校教育成效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情感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应当是民主平等、真诚互信、尊重理解和合作,其中,民主平等是其核心.构建现代师生关系,应当以切实转变观念,改革学校管理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变革导致了传统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之伦面临诸多被解构。师生的道德人格在法律人格的遮蔽下冲突越来越大,部分教师既没有自尊也没有他尊更没有社会之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从根本上努力改善学校及社会的管理评价体制,给"师道尊严"一个良善的社会制度发展空间。当下应该透过伦理视域,让伦理的法律与道德更为统一,建构起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关系冲突的缓解,重建精神家园,这样将有利于校园和谐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教育显失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东西地域教育发展的不平等、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等、民族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等、男女性别教育发展的不平等.这些现象是历史形成的,并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只有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塑造灵魂与滋润心灵的,教育的崛起与完善决定着现代人的成长与发展。正确认识教育的理性内涵与"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反观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现状与问题,探寻并梳理出构建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与新内涵:"尊师重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命题也进入了教育研究领域.对于特殊学科-声乐学科而言,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另一方面声乐教学又会使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这和声乐教学特性分不开,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的交流,而且最后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声音、情感中得到再现,师生共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文章从声乐教学的三个特性:声乐知识的传授、情感交流、共鸣交流去阐述,进一步论证声乐教学更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师生关系几种重要理论派别"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融合说"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融合说"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有效地克服了"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的一些弊端,对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树立科学——人文教育理念,发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