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杰 《学术论坛》2006,(6):195-19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从高等教育理念的视角对"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理解,是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是什么?高等教育视角下的"本"是什么?究竟应当以人的"什么"为本?高等教育如何"以人为本"?判断高等教育是否"以人为本"的标准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略论高校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所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形势,要求它的管理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对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使之相辅相成的一种管理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发展,目标是形成刚柔相济、高效和谐的管理局面.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民主与法制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管理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强化的着力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高校管理“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和必要性“以人为本”一词,最早见于《营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强,本乱则国危。”“在我国儒家的‘人本’教育传统中,一条以‘人为贵’为核心的思想便十分突出。历代思想家、教育家几乎没有一位不强调这一点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原是与“以物为本”的管理理论相对立而提出来的,它是现代管理的前沿思想。高校管理引入“以人为本”理念,其根本是要强化人的本性特征,突出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使…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战略显得更加重要。因此 ,必须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以进一步促进这一战略的实施 ,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一、以人为本企管战略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人是实践的主体 ;从生产要素分析 ,人是诸要素中决定性的因素 ;从企业属性来考查 ,人是企业的核心。1、人是实践的主体。不管什么形式的企业 ,都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所谓实践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塑造其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以人为本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印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施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贯穿胡锦涛理论思想的主线.  相似文献   

7.
管理道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企业管理道德的发展历程,指出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是当代企业管理道德发展的丛然趋势,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当前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实现党的根本任务的保障。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成果,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一种以团队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是一种以团队人价值共识为本的管理理论。二者都是润滑剂,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将它们结合起来,共同为企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春苹  马德成 《理论界》2005,1(3):67-6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含义,必须弄清"谁"以人为本、"本"是何意、"人"是什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是对人类历史上所有人本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秦庆珠 《社会科学家》2006,(Z1):147-148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思想以及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桂林市二建公司是桂林市三个国有一级建筑施工企业之一.多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以"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真抓好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迈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从三个维度揭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要着力于人的劳动素质、精神素质的提高,始终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回答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要"依靠什么人"、"塑造什么人"和"为了什么人"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权为本、以钱为本、以物为本而言的.多年来,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和各种宣传材料中,人总是在关于阶级性、人的本质之类的抽象概念中匆匆掠过,人的需求、利益、动机、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往往被一带而过.拿这样的理论指导决策和实践,必然忽视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利益,而把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看得高于一切;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讲"国计"而不顾"民生",甚至以"国计"为名牺牲"民生",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甚至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好大喜功、哗众取宠、弄虚作假;拿这样的理论指导思想工作,往往是漠视人文关怀,必定忽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政治哲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制定政策的原则、出发点和归宿。从政治的本质而言,以人为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什么人为本,二是以人的什么为本。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政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以人民和人民的利益为本。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哲学语境中,"本"即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之"本"既是本体论意义之"本",也是历史观意义和价值论意义之"本".现实的人及其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深刻根据."以人为本"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的关键和科学处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下催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管理以文化为取向,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竞争以文化为导向,实质上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企业发展以文化为指导,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资本.企业文化体现着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批判与超越--从民本论和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对民本论和人本主义的简单重复,区别的关键在于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它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抽象的“以人为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在将其具体化的过程中 ,必然发现 ,最彻底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也必然是“以劳动者为本”,这和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升华也是一致的。“以人为本”也不能仅局限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领域 ,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思想 ,必须在经济制度层次上有所体现。其中关键的是将劳动力所有权作为经济制度中的基本权利 ,由此劳动技能的提高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这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资本所有制中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在延绵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哲学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儒家哲学中蕴涵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先哲的思索和治国的精要。其中,"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义为本,义以诚为本,诚以善为本"的"五本"思想,乃做人之根本,对其透析、解读之,会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组织是追求实现效率的载体.现代企业在完成了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后变成了以经营者为主导的企业.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通过追求最佳组织方式和最佳的利益分配途径,提高组织效率,实现企业成长.雇佣体系是企业为完成企业成长的制度之一.它是经营者在资本力量(股东)和雇员力量(员工)之间平衡的选择.以雇员为本的日本雇佣体系在企业组织产生效益和效益分配的过程中,展示了"以人为本"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