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盛唐士流园林和山水田园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是山水田园诗的成熟和兴盛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兴盛与盛唐文人的创作环境———园林别业有直接的关系。园林的自然之趣与诗歌质朴无华的风貌、园林建筑与诗歌意境的开掘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士大夫在丘壑林泉之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园林也因融入了士大夫的深情而具有清新淡雅的涵蕴。  相似文献   

2.
经历了血雨腥风,魏晋南北朝的文士们完成了从积极参与到达观随遇,从人世的失落到山水的逍遥之转移。宗炳论山水时的"坐究四荒"其实质就是以玄对山水,即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而唐王朝的盛世强音,呼唤着士人们纷纷从山林走向朝堂。宋代更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身居庙堂的文人士大夫前所未有的多。这导致一种普遍的审美立场的转变。从宗炳的"坐究四荒"到郭熙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反映了山水画的审美从隐逸立场到士大夫立场的转变。相应地,山水画追求的理想意境也从"无人之野"转向"可居、可游"之境。  相似文献   

3.
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与徽派园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山水、园林则是士大夫们抒情矢志的凭藉。徽州新安文化是北方士族文化与本土的山越文化的融合,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是徽派园林重要的造园思想之一。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支——徽派园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隐逸生活和审美情趣对于中国古典徽派园林造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园林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不可分离.所以意境也成了古代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造园者通过象征与比拟、引用各地名胜古迹等各种方法来表现想要表现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的山水诗不仅取材于大自然,也取材于画家笔下的山水,因此产生了不少题咏山水画的作品。透过这些诗作可以看出:唐代山水画是士人们畅游自然最经济的精神替代品;山水画的愉悦功能趋于强化,画家多是泛画山水,泛景创作特征明显;诗人们以畅情畅性为品赏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唐人对山水画的题咏,从诗歌发展史意义上看,是对诗歌表现领域的又一次拓展。从绘画史意义上说,又为我们揭示了唐代山水画繁荣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6.
禅宗提倡见性成佛的顿悟说,投合了士大夫们的心意,影响其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园林艺术的创造,使士大夫们既可隐居于山水林间修心养性,又可阖家欢聚,进行社交往来。融通了“出世”与“入世”、“兼济”与“独善”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在园林境界中,文人士大大所获得的不单是身心之乐,而且能移寄他们的精神理想。  相似文献   

7.
浅析唐朝社会的别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别墅亦称别业、别馆。在继承前人广建园林别业的基础上,唐人(主要是贵族官僚)在城内、野外建立了大量别墅。唐人在入仕前、为官中、致仕后皆与自己的别墅息息相关,是他们读书科举、自娱游乐、修道习禅和疗养归宿的地方。唐代别墅也具有一定的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空间意象思想的提出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至唐朝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唐朝山水画的空间意象构图风格,经五代北宋画家的推波助澜,发展至鼎盛。五代北宋山水画较之唐朝山水画,更加注重对空间意象的布置安排,并通过对景物不厌其烦的布置安排,追求观赏者在游览时的趣味性,以营造可游可居的山水空间意境。  相似文献   

9.
宋室南渡,时人并未归咎于士大夫沉溺山水。他们认为,靖康之难的因由,“内忧”远大于“外患”,即朝廷腐败的“远因”远大于外族南进的“近因”,并且认为,北宋乱事“本于君子小人之混淆,君子常不胜”。这都有别于宋亡以后把靖康之祸归咎于天子沉溺娱乐、政策失误的论调。  相似文献   

10.
江南地区明净秀丽的水之气息和声色形态赋予其地区园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境,使其在文学发生、创作以及文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园林景色不仅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更成为了文人寄情言志的载体。作为文化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们亦喜爱造园、说园。以园林为场域发生的文学作品数量丰富,文人聚集与此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亦相当可观。反之,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赋予了园林自身所不具备的文学意境。本文对文人在园林中文学创作、园林对士人心态的陶冶等问题进行探究,力图在重现这一时期私家园林和文学互动图景的同时,展示文人笔下的江南私家园林真实风貌。  相似文献   

11.
高克恭是宋末元初绘画史上一位著名的山水画画家。作为宋末元初山水画绘画风格转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高克恭在繁忙的政务之暇,还创造出了丰硕的绘画成果。他的山水画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主要阐述了高克恭的生平,并且研究了他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特征及其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创作个体,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人格独特性,但从职业活动的场暗示效应来看,中国山水画的认知风格、“经营位置”的构图方式和色彩的运用及其美学追求等,必会使其创作者的人格活动显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长期与山水自然为伍以及山水艺术美的创造活动又会使山水画家的人格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采用问卷测量法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炼概括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的部分重要特质,它们是隐、静、真、逸和神。  相似文献   

13.
新疆山水画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一辈画家对新疆山水画的开拓,使得用传统笔墨描绘新疆独特的地域山水成为可能。但要创造高品位的新疆山水画,仅凭写生和挖掘地貌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疆的山水画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只有深刻探究传统和地域文化,深入体验民族生活,才能在新疆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中不断提升审美情操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新疆山水画"在古代及近代中国尚找不到它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新疆山水画家已经在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成为颇受关注的山水画创作群体。在新疆大山水画从起步到被区内外专家学者和画家认同的历程中,新疆大山水画创作研究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山水画研究所的成立则足以让我们期待新疆山水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西方文化的输入使传统中国画受到巨大冲击,西画观念也为中国美术的革命带来了思想和动力,现代山水画作品中开始出现传统中国画中从来没有的光与影。在山水画的现代探索过程中,画家用色彩对光与影进行独立表现,或是将光与影的表现与山水画的笔墨意味融合一致,都是对山水画内容和语言的一种拓宽与发展。在这样的融合尝试中,画家逐渐综合、总结出一系列表现光影的题材和内容,有了光与影,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还常常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绚丽效果。为现代山水画多元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人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体系中最具文化气息和民族气质的绘画派别,它的主体基本上是失意的文人或有一定文化素养且具有文人意气与情趣的画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画家逐渐地将文人之长———书法和诗歌,融入画卷之中,形成了笔情墨趣的绘画语言与诗歌般意象无穷的境界,使得文人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形态,这不仅增加了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使其成为文人画家寄情写意的游心之所,从而确立了文人山水画田园牧歌般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7.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目前所知现存唯一一处金代青绿山水画作品。以青绿山水的绘画样式与风格演进为主线,同时兼顾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作品系统、工具材料、画家主体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探讨壁画中山水的渊源和风格形态,可以看到金代岩山寺壁画中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人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体系中最具文化气息和民族气质的绘画派别,它的主体基本上是失意的文人或有一定文化素养且具有文人意气与情趣的画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画家逐渐地将文人之长———书法和诗歌,融入画卷之中,形成了笔情墨趣的绘画语言与诗歌般意象无穷的境界,使得文人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形态,这不仅增加了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使其成为文人画家寄情写意的游心之所,从而确立了文人山水画田园牧歌般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北宋“翰林图画院”是皇家御用画院,这种“御用”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绘画有着自身的创作特性,这在题材上,表现为“院画题材的确定性”和“合乎赵宋统治阶级政教需要的特性”。在画风上,则表现为“院画创作讲究对传统画风的继承和对画院本身所确立的‘体制’画风的师承”以及“院画的创作要合乎皇室宫廷的审美趣味”。上述创作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泯灭了院画家的创作个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尤其是在北宋徽宗朝,院画家“竭尽精力,以副上意”,就等于是在探索和完善着新的院画“体制”--“宣和体”画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宗画大举流入韩半岛的时期为18世纪初,到韩国李朝后期便广泛流行,鼎盛时期是十八世纪初韩国李朝肃宗后半期。在李朝全社会实行的实学思想及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南宗画促使李朝后期的山水画得到了蓬勃发展。李朝借助于南宗画的影响力,后期山水画得以摆脱北宗画的束缚,并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化绘画的风格。到李朝末期,绘画主流表现出南宗文人画至上主义的倾向,导致了民族化绘画风格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