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融合催生了新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确立了用户的主体地位。掌握用户对于媒体的使用动机、选择理由及满意程度,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本。为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分析法具体探究青年群体对新闻媒介的接触状况,及使用动机满足程度与媒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用户对非官方新闻媒介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以新闻微博与移动新闻客户端为对象,媒介接触会影响新闻媒体对用户动机的满足程度和用户对新闻媒体的媒介满意程度;媒介使用动机的满足程度与媒介满意度间存在正向相关。为提升用户对新闻媒介的满意度,实现用户依赖与忠诚,必须在信息动机上强化内容定制,在便利动机上完善信息分聚,在娱乐动机上重视用户创造,在社交动机上追求社交化、本地化与移动化的有机整合,进而塑造具有品牌特色的移动新闻客户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类形式多样的社交网站激增,社交媒体用户也达到了前所未用的规模,新兴的社交媒体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给互联网用户带来了一场社交变革.本文正是以互联网用户的传播诱因作为出发点深度解析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而对企业的社交营销给予建议.通过研究表明,用户的社交传播动机可分为:自我表达,身份认同;信息易感,资源分享;利益驱动,行使传播权三种类型.以用户的心理动机为理论基础,结合微博、微信等给媒介平台的属性为企业的社会化营销提出了三大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尽管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政府(公共部门)不可缺少的工作工具之一,并且关于社交媒体对政府(公共部门)影响的研究也很多,但从个人层面上看,很少有研究关注社交媒体使用对于公职人员(公务员)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公务员为样本,在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探析了公务员社交媒体使用和需求满意度及内在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务员出于工作目的使用社交媒体与需求满意度(胜任感、关系感和自主感)呈正相关;与内在工作动机也呈正相关.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过多使用社交媒体会产生消极影响,公务员出于工作目的使用社交媒体与需求满意度和内在工作动机都呈倒U形关系;且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产生的效应相同(作用力不同).本文是将电子政务与自我决定理论结合进行的一种创新性尝试研究,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者如何管理公务员有效使用社交媒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微信为大学生提供社交便利,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为探讨微信社交依赖和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从场内社交焦虑和场外社交焦虑两个维度衡量大学生社交焦虑,从社交效能感、社交负功能认知和社交依赖行为衡量微信社交依赖.以首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微信社交依赖和期待型社交焦虑、比较型社交焦虑、发展型社交焦虑呈正相关;微信社交依赖通过影响场域内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场域外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是目前实现内容病毒式传播效果的最佳平台,而用户的分享行为则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核心要素,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及对大学生的观察访谈后得知:用户印象管理、个体价值认同与构建、社交关系维护、群体荣誉及群体认同等内在动机,是驱动社交媒体用户进行内容分享的核心动机。而物质奖励等外在动机的介入,反而可能会对用户的内在动机造成干扰,形成驱逐效应。文章由此提出驱动社交媒体用户分享动机的营销策略:提升用户参与感、构建优质社群以及重视情感链接。以此来提升对于用户个人价值、印象管理、社交成本、情感链接等要素的关注。同时要将不同动机的驱动策略组合运用,才能提升用户的分享意愿,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疫情期间,以企业网络信息平台为代表的企业社交媒体在防疫安全、信息交流、组织协同、生产运营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员工参与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网络平台发挥应有的效果。国内外有关员工的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存在不足,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受何种动机影响尚不清晰,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对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产生调节作用的显著区间仍缺乏量化数据支撑。因此,基于使用满足理论(UGT),该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程度、使用动机以及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三者间作用机理的模型框架与研究假设。通过研究发现:信息共享和自我记录是员工使用企业社交媒体的动机;只有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达到中等偏上或更高水平,才会在信息共享与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娱乐与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此外,通过Johnson-Neyman方法分析,获得了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产生调节作用显著区间的量化结果。研究发现有助于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程度、使用动机以及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三者间作用机理的认识,为国内企业解决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移动社交网络微信的发展及潜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社交迅速成为有着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社交方式。其中,微信作为我国最受关注的一款社交APP,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从移动社交网络角度对微信的本质和使用动机、来源与发展以及潜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将微信的发展阶段分为私密社交即时通讯软件、以私密社交为主陌生人社交为辅的多维度社交圈的即时通讯软件、多功能的移动生活平台三个阶段,另外在电子商务领域、媒体领域以及教育领域分析了微信的潜在价值,旨在通过对微信的研究更好地理解移动社交网络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智慧养老与老年人健康密切相关,现有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探索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PLS-SEM)方法,以智慧健康养老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多种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孤独感为例),深入剖析主动社交媒体使用、被动社交媒体使用、功能型社交媒体使用、自尊、客观社会孤立、生活满意度及服务满意度与老年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社会存在、社会比较与社会支持理论,不同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功能型社交媒体使用负向影响老年人自尊;自尊对向上社会比较和孤独感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此外,客观社会孤立调节向上社交比较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客观社会孤立正向预测老年人孤独感。为未来采用社交媒体方式对老年人孤独感进行干预提供了研究依据,丰富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为智慧养老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微博与微信作为当今发展速度最快的社交网络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即时通信软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微博微信的用户作为问卷的调查对象,其中主要的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通过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的理论与前人得出的结论,分析微博与微信的用户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增强了其使用意愿,验证两款软件在用户使用行为中存在的区别.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微博与微信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交流方式、娱乐方式、商业活动、获取新鲜事物等各类不同因素的用户需求.因此,未来微博与微信的发展渠道应主要依据用户实际需求着手完善,从而既满足用户需求又使社交软件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作为自我呈现和数字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社交用户之间关系形成和维护的平台。其中,如何提升用户的关系融入成为数字交往的核心议题。本研究以用户间相似性为切入点,运用社会认同和自我扩展认知理论解释相似性引发的认知困境,探索基于用户间相似性的社会认同的机制,引入认知需求以规避用户间相似性对其自我扩展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用户间相似性与社会认同正相关,与自我扩展负相关,而用户社会认同和自我扩展均会提升用户社交媒体关系融入。针对认知需求较高的用户,社交媒体可以减少相似性机制的影响,从而提升用户自我扩展认知,实现社交媒体关系融入。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平台开放性强,用户身份具有虚拟性,用户发布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隐蔽性.这些特征导致较为严重的虚假信息及网络谣言等现象的出现.对用户而言,如何评估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可信度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信息的可信度影响因素.以微博、QQ空间及微信朋友圈用户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媒体依赖性、互动性、媒体透明性、论据强度和信息质量对信息可信度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知识水平在论据强度与信息可信度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知识水平在媒体依赖性、互动性、媒体透明性、信息质量与信息可信度的关系中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网络学术社区经历了井喷式繁荣后走向衰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阶段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以小木虫论坛为例,通过深度访谈法,旨在对网络学术社区中用户的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学术信息发现动机、学术成果交流动机、学术能力自我确认动机依次高度、中度、低度影响用户使用行为;并将三种使用动机置于传播关系、网络、权力的结构和逻辑中,深入解读使用动机背后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13.
"无障碍传播"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倡导残疾人(身心残障者)在物质生存环境、信息使用和交流等生活环境中达到与社会主流人群一样的生活"无障碍"。采用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河南省视障碍者的微信使用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手机社交媒体的无障碍传播研究做出贡献。研究发现,手机社交媒体虽已深度进入视障碍者的生活,但无障碍技术以及视障碍者自身的心理原因,造成视障碍者的微信使用以缓慢的速度过渡至Web 3.0时代;Web 3.0时代较以往缩小了视障碍者与健全人之间的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社交网站基本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社交网站印象管理倾向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很高,社交网站好友与现实中的人有很大重叠,并带有强烈的交往动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交网站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水平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验证电商网站和社交媒体这两类典型的不同口碑发布平台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机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设计4种场景的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使用SmartPLS 2.0软件中的偏最小二乘法计算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中用户关系强度和社会线索数量均高于电商网站;社交媒体中关系强度和社会线索数量对感知可信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可信度进一步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对于低风险产品,电商网站中的口碑信息具有更高的感知可信度。因此电商网站可以增加交互功能来提升评论发布者和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同时电商网站可以通过与社交媒体合作来促进优质口碑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进而提高产品销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手机媒体时代随之到来。微信作为新的网络社交工具越来越被大学生群体青睐,同时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便捷、快速的直接效果,微信应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机遇与挑战的二重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信视域下要拓展新视角、新方法,进而使自身在内容、形式上得以提升和充实,以建立引导大学生安全、合理使用微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与新世纪以来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快速衰退相比,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是,2013年,乐视、小米、爱奇艺、优酷等纷纷推出了互联网电视业务,使得长期在家庭空间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电视开始直接面对互联网的竞争。内容满足、社交满足和过程满足是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三大动机,也是互联网电视的重要发展战略。传统电视的社会化媒体转型不是简单的将社会化媒体功能附加在电视节目上,而应通过垂直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和建设内容集散分发平台,强化内容资源优势;基于集体使用和强关系的特征优化社交应用界面,形成家庭社交中心;优化用户体验,避免电视业务复杂繁琐的使用,为用户提供简洁流畅,超越遥控器和卧室、客厅等地点限制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校3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交往焦虑量表》(IAS)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并且社交焦虑的程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为严重;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学生自己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有影响。但是,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生的来源则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微信群如何承担社会化媒体功能?其发展态度如何?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微信群用户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量,考察其信息效用性、信息社交性、信息娱乐性、用户满意度、用户互动等微信使用状况,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假设,突破大数据不能入群抓取信息的局限,选取34个分布于各行业的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微信群聊天记录文本进行分析,抽取典型样本,并补充进行问卷调查,借用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揭示中国独特的微信群信息传播规律及其所承担的媒体功能。研究发现:微信群媒体功能依次为:社交功能、娱乐功能以及信息获取三大功能。社交性是用户参与微信群主要动因,娱乐性的影响效果其次,信息效用性的影响效果最小。信息的不同功能对用户参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及用户参与行为。用户满意度实则与用户参与行为无明显因果关系,但互为影响。对用户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信息娱乐性,而对用户参与行为影响最为显著的为信息社交性,其次是信息效用性。研究还发现,微信群压缩了时空,打破"六度空间理论",形成可能性的"二度空间",即通过微信群,虽然只是弱关联,但只需要一个熟人介绍拉圈便可以沟通。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凸显了个体的主体性,使个体能自由言说,获得"可见性",并赋予个体新的思考内容。通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经验材料,对个体与社交媒体在幸福观上的互动进行考察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个体自我、个体相互之间、个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等都存在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等不同程度的互动。在竞争、冲突中,个体的幸福观得以"可见",影响了社交媒体对幸福观的呈现;与此同时,社交媒体通过构筑信息环境等手段改变、更新了个体的认知图式,进而实现对个体幸福观的建构。通过对情境的定义,个体与社交媒体的幸福观都实现了重构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