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智能时代的新范式,借助智能识别、数据采集、算法分析、信息推送、模拟仿真等技术环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载体、方法等技术层面的智能化转型,能够形成科学、精准、个性、灵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及最大限度地满足受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要求的教育手段与形式。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主体数据化、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过程精准化等特点。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数据、计算、模型、仿真等科学手段使经验性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实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上可以精准施教并有效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尝试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推荐算法深刻重塑着信息传播样式,有助于建构起精准适配、精准施策、精准评估的智能思政图景。但算法权力的扩张带来的偏好迎合、趣味迎合、注意力迎合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消解、话语权稀释,并逐步解构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为有效规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推荐算法风险,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理性审视算法、引领算法、融入算法、驾驭算法,确保推荐算法的“育人为本,技术为用”,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是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结构、功能、价值上的耦合,为数字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切性、可行性证明。数字技术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升级迭代和实效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一是数字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失度带来的数字悬浮、数字依赖、数字至上等错误倾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人的自我、人与人、人与教育、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失调和异化倾向;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的过度采集和滥用带来的数据过载、隐私侵犯、数据安全等风险挑战;四是算法不当产生的算法偏见、信息茧房、算法黑箱等问题。针对数字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即深化理念认识,明确数字技术赋能的战略定位;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加强数字技术规范,促进技术势能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4.
提升针对性是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把供需对位作为根本前提,把问题导向作为根本原则,把精准施教作为根本方法,把技术赋能作为根本支撑,把协同育人作为根本保障,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理应遵循的实践逻辑。具体而言,做到供需对位,关键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双向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关键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要针对什么问题;做到精准施教,关键要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做到技术赋能,关键要运用好大数据预测技术、智能算法推荐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高新技术;做到协同育人,关键要构筑校内校外双协同育人并举发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迭代升级,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重塑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智媒体,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其以沉浸式感受、个性化体验、精准化推荐为特征,为思政教育注入精准、丰富、平等和无限的育人资源和渠道空间,但也带来了主流消解、流量至上、信息茧房、隐私泄露、社交恐惧等一系列难题与挑战。高质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辩证运用智媒体优势,坚持供给侧改革,精准设计教育内容;坚持需求侧驱动,精准开展教育画像;坚持家校社协同,精准提升智媒体素养;坚持智慧赋能,精准构建评估体系;最终实现在沉浸中共情、个性中共振、精准中共赢,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耦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与“出场”多元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随着技术向度的增强与工具理性思维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同维度的伦理风险。通过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成因发现,人工智能的类人属性不断强化、算法自主性导致的不可预测性不断增加、风险认知与外在保障具有有限性,导致了伦理风险“在场”的必然性。为了规避伦理风险,要以道御术,守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立场;要以情化人,构建柔性的共情共鸣机制;要以法为界,明确人工智能赋能的何以可为。  相似文献   

7.
智媒时代算法技术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兴主导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成效产生了重大影响。算法从技术、权力和效度3个方面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场域,为分析智媒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框架。算法对智媒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在技术层面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升级和“生产”,在权力层面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分配和“出场”,在效度层面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驱动和“赋能”。但从实际运行来看,算法在智媒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面临技术扩张、权力失序和效度失守的困境。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主流意识形态为遵循、成人成才为目标,不断推进算法在智媒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个体化教育模式,具有理念思维和内容方法的更新;含有精准教育前沿学术的理念和个性化思维;精准识别个体特异性的多种评估工具;培养训练的优化组合经典教育方案;调适、矫治偏异机能和心理行为的通用手段;监测、跟踪、预示性的统一精准管理;旨在发现、挖掘、培养个体的潜能、资质,扬长而抑短;旨在保护和增进幼小儿童身心能向健康、优秀方向发展和受益。  相似文献   

9.
制造企业选择定制化战略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但定制化战略在更好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使得企业定制化战略选择变得复杂。数字化赋能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定制化战略选择中的“收益—成本”困境。立足数字化赋能情境,基于战略选择理论,从定制主导权和供应链去中介化程度两个关键维度,将制造企业的定制化战略划分为顾客主导价值定制战略、顾客主导反向定制战略、企业主导共享定制战略和企业主导协作定制战略四种类型;基于数字化赋能的内涵,将数字化赋能分为数字化价值赋能、数字化协作赋能、数字化平台赋能和数字化共享赋能,并具体分析不同数字化赋能情境下企业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定制化战略。构建的数字化赋能情境下企业定制化战略选择过程模型,可以为制造企业选择合适的定制化战略,进而实现个性定制、柔性智能制造提供管理启示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变革调适,是其积极回应国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ChatGPT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发挥、技术发展、价值创造等方面具有内在的契合性。ChatGPT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数字化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数字化转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应关注其带来的风险挑战。在实践中,可通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范式、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边界,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ChatGPT赋能下变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风险挑战,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涵主要体现在智慧科技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的开拓变革、智慧服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落地,以及智慧融合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代化创新等方面。基于学科专业特点优化思政融合口径;聚焦教学主环节,精准定位思政融合靶点;增强教学质量评价功能,促进思政融合效果,是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位点。构建导向驱动的持续发展机制、协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精准迁移的平衡识别机制、常态评估的动态调整机制,能够保障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运行。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教育模式从精准到智慧的转型;以跨学科内容聚合应用为导向,凸显教育实践的内在特质与原则;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支撑,强化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以教学案例示范云平台的开发为基础,激活智库资源的可操作性提升,是实现智慧教育嵌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人类难以脱离技术的裹挟,并在各种场所、活动中被技术量化或准入,形成了新的社会交往秩序。回应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逻辑上的对话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将拥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技术间的加速融合、协同创新与相互赋能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掌握技术生态的应用和高品质数字资源的共享,旨在对抗单一技术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时所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进而以智能技术生态的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融连接与能量激活。这不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问题域开发,而且有助于在交叉学科领域找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长的生命之源,重构其理论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在升级与转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未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但更重要的是当下新的发展机遇。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在时间、空间、情境三方面有所拓展,即增加自由支配时间、拓展空间、营造境域化场景以消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二元对立而凸显其本体性;二是创造精心、精准、精湛为特色的个性化教育;三是借助“比特化”、“人机一体化”、“认知外包”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四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度学习理念以及机器学习“黑箱”原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规律、新理念、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聚合而成的数智技术越来越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面对全新的时代境遇,推动数智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也成为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数智技术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革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机制、关系、方法等维度的数智化跃升。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布局数智融合时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智技术在不断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赋权赋能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与挑战。数智技术不仅弥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距离、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交互、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供给、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方式,而且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关系、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为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价值理性为导引,统筹数智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以协同育人为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育人生态;以平等对话为形式,建构数智化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以技术赋能为依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智化变革。  相似文献   

15.
元宇宙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基础、虚实相融的空间形态、独特的信息存储方式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按照“技术赋能—需求驱动—治理重构”的思路,元宇宙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拓展城市治理边界、依托扩展现实技术创新城市治理理念、依托区块链技术丰富城市治理工具、依托数字模拟与推演技术重塑城市治理流程,形成“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模拟仿真—趋势预测—决策制定”的智能城市治理路径,从而促使元宇宙城市治理具备主体协同化、过程全周期化、机构扁平化等创新特征。然而,在元宇宙赋能城市治理进程中,仍然存在数字安全与隐私难以保障、政府机构利益易受侵蚀、产品内容监管压力增大以及社会不平等加深等方面的隐忧。为此,中国未来城市治理应继续沿着智能、精准与便利的演变思想,在紧急问题应对、生态环境治理、旅游秩序整治、城市空间规划、智慧政府建设等更多应用场景中实现突破,同时从元宇宙技术研发、制度创新、内容监管、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加强元宇宙理念与城市治理的相互契合度,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与现代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元宇宙概念方兴未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新技术、融合新思维,推动元宇宙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在元宇宙时代,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时代的发展变革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动性调适以适应全新时代的到来。元宇宙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智能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能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智能提升为目标,通过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范式、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边界,回应元宇宙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真正实现数据智能和教育智慧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7.
微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精准思维下诞生的概念,是面向特定范围内学生群体或个体的一种网络思政形态,具有小范围和高精准的特点。本文以精准思政为逻辑起点、新媒体为工具平台、大数据为方法手段,搭建起包含任务层、资源层和诊断层的三层多维的微域网络思政精准体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微域网络思政进行实践探索,通过画像分析、指数分析、预警分析,针对特定个体、特定特征、特定事项挖掘精准问题;通过在共性教育上精准供给教学资源、个体辅导中精准定制帮扶措施,聚焦精准目标,实现“点析”、“点拨”、“点化”,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即时性、前瞻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成长;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内容模糊、方式单一、环境欠佳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革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具体策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数理结合应用理念尚未成熟、话语主体性和权威性弱化、单向灌输教育存在数字鸿沟等三方面的现实挑战。本着技术为育人所用的理念,文章认为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数理融合,强化价值引领,提高技术支持,使人工智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应坚持以互联网思维理念为引领,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化、人文化、开放化、科学化发展;借力互联网技术,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方法、信息分析方法和评估反馈方法的创新;依托互联网平台,助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法、网络舆论引导法、网络心理咨询法的创新,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