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引入服务便利这一变量对消费者重购意愿问题进行研究,并构建服务便利、消费者情绪、感知服务保证强度和消费者重购意愿的概念模型,且以B2C网购物流行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367个有效样本的研究发现:服务便利能够通过消费者情绪有效影响消费者的重购意愿,感知服务保证强度正向调节服务便利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企业应在加强服务可靠性基础上,增加与顾客的交流互动,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2.
掌握并降低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感知风险,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平台的行为意愿。基于感知风险理论,运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跨境电商平台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商品感知风险、时间感知风险和支付感知风险越低,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购买意愿就会越高;消费者的配送感知风险越低,其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推荐意愿就会越高;性别、年龄、学历三个变量在感知风险影响消费者行为意愿的过程中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因此,跨境电商平台要强化平台所售商品的质量保证,注重简化平台商品的交易流程以减少消费者在平台上购物所需的时间,着力加强平台支付流程和支付信息的安全保障,努力提高平台商品的配送服务水平,并根据平台消费者的个体特征提供差异化的商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3.
以服务失误为自变量,关系质量(包括满意和信任)和顾客重购意愿为因变量,关系类型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概念模型.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分别测评了网购中发生的三类服务失误对关系质量和顾客重购意愿的影响,发现三类服务失误都对关系质量和顾客重购意愿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但差异性不显著.其次,不同服务失误类型下,关系类型对关系质量和顾客重购意愿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调节作用不显著.再次,与信任关系顾客相比,偶遇关系顾客在服务失误发生后与该网店的关系质量和重购意愿更差.另外,关系质量对顾客重购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了相关管理启示,为网店提高效益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社区生鲜团购兼具新零售及社交社群电商的特点,在"人货场"新场景下是价值传递与价值增值的重要纽带.基于SOR理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消费者体验影响因素的多个维度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参照群体、便利性、产品属性和服务质量对感知价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感知风险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及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分别有显著正向和负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均发挥中介作用,其中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实施“线上+线下”实体企业的生鲜渠道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做好线上线下渠道之间的整合以避免利益侵蚀,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保持顾客黏性,以实现持续复购。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揭示多渠道整合服务质量对于消费者生鲜产品线上重购意愿的作用机制,以及顾客惰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当体现多渠道整合服务质量的5个维度越高时,生鲜零售企业的多渠道整合服务质量越高,融合策略效果越好,并且影响大小排序为:过程一致性>质量安全性>服务构造透明度>业务关联性>信息一致性。(2)多渠道整合服务质量对消费者生鲜产品线上重购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多渠道整合服务质量对顾客惰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顾客惰性对消费者生鲜产品线上重购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顾客惰性在多渠道整合服务质量与重购意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ABC态度模型,从消费者感知价值出发,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采用SPS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电商直播对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主效应影响,检验电商平台声誉对消费者满意度与重复购买意愿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满意度和重复购买意愿分别产生显著影响,并据此对为提高农产品电商直播效果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以服务失误为自变量,顾客感知损失、负面情绪、抱怨倾向与重购意愿为因变量,关系类型为调节变量的概念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信任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顾客的负面情绪和抱怨倾向,增强其重购意愿;服务失误本身严重性对顾客感知功利损失的影响大于服务员处理失误时负面情绪对功利损失的影响,但服务员处理失误时的负面情绪对顾客感知象征损失的影响又大于服务失误本身严重性对象征损失的影响;另外,信任关系下的顾客感知损失更倾向于象征损失,而偶遇关系下顾客感知损失更倾向于功利损失.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伤害危机会使消费者产生信任缺失和购买恐慌,导致农业企业面临市场萎缩和品牌资产受损的严峻形势。本文构建了由可追溯性、信息质量、伤害程度、应对态度、品牌声誉、政府监管、负面宣传、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9个结构变量构成的农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信任与购买意愿模型,从广东省采集536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追溯性、信息质量、应对态度、品牌声誉和政府监管对消费者信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伤害程度和负面宣传对消费者信任有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消费者信任正向显著影响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9.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共享经济监管机制对隐私感知风险、消费者信任和持续共享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监管对感知隐私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行业自律监管对感知隐私风险的负向影响不显著,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的交互组合对感知隐私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感知隐私风险对消费者信任及持续共享意愿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消费者信任对持续共享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农产品为例,基于武汉市消费者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实验法、Bootstrapping分析方法,分析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下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负面网络口碑通过消费者矛盾态度负向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理(感)性负面网络口碑会导致较高(低)的矛盾态度;企业反应调节了消费者矛盾态度,当企业面对感(理)性负面网络口碑时,相对于重建(弱化)策略,企业采取弱化(重建)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消费者矛盾态度。建议我国农业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关注网络负面口碑及消费者矛盾心理,努力降低消费者矛盾态度,提高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