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一场群众性的排满运动与清政府提出的所谓“化除满汉畛域”之间的较量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人民的排满与清廷的“化除满汉畛域”是与民族问题有着密切关联而又超出民族问题范畴之外的一对矛盾,这构成了晚清社会被统治者和统治者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清末中国的民族矛盾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二是国内的满汉矛盾。对这一复杂的课题 ,孙中山着重强调解决满汉矛盾的重要性 ,梁启超则强调帝国主义侵略的危险性。从国家民族理论的角度讲 ,梁启超的观点更具合理性 ,但从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来讲 ,孙中山的观点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念中驻防旗人与当地人民之间不通婚的概念是不准确的.从全国范围来说,清初曾推行了提倡满汉通婚的政策,但未能大范围实施,随即转向了禁止满汉通婚的政策,即便如此,八旗内部满、蒙民族与汉军之间的通婚也从未被明令禁止.在八旗驻防地区,所谓禁止满汉通婚主要指旗女不外嫁,而旗内满、蒙和汉军娶当地汉女为妻、妾的情况是确实存在过的.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同时也对当地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要]有清一代,清朝统治者面临以“夷狄”统治“华夏”、以“少数”统治“多数”的现实,为了实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他们采取了兼顾利益和平衡关系的策略,一面反复强调“满洲根本”“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一面又不断强化“满蒙一家”“满蒙一体”“满汉一家”“满汉一体”的民族观念。在推进“一统中国”的进程中,清朝统治者提出了多民族“一体论”,从思想文化、用人制度、经济生活、民族关系诸多方面制定政策并付诸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治统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满、蒙、汉等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首崇满洲”与“满汉一体”的关系上来看,“任珍案”引发这场公案其实是清初政府内部满汉关系内部的调整。顺治强调“首崇满洲”与“满汉一体”政策,目的是重构一个包括满汉蒙诸族新的大一统。满人、汉人都必须使自己的本位民族认同服从于大清的国家认同,体现在内部权力结构上,汉臣以自己文化上的优越性提携满臣,满臣以自己政治上的优势性信任汉臣,最后达到满汉之间的和谐,并进而形成一种对清朝的国家认同。只是顺治借“任珍案”所要表达的这一初衷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6.
清末的制度变革是在"排满"革命压力下启动和逐步展开的,虽然清政府顶住"排满"革命压力,加快立宪步伐,并以"大民族"民族主义思想推动制度变革,但是"排满"革命使平"满汉畛域"逐渐形成了话语霸权,并进而对立宪改革的路径产生重大影响:"预备立宪"所进行的制度变革不再是纯粹为促进宪政服务,而更多地成为平衡满汉权力的工具。合法性资源远远不足的满族"少壮贵族"在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终滑入"路径依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清朝是以满族为首、满汉联合统治的国家。清朝对满汉民族的政策,是这个具有民族统治特色的政权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有清一代的治乱兴衰。清代满汉民族政策之定型化,是历太祖、太宗及世祖各朝努力的结果,其间跌宕曲折,成败得失,或隐或显,颇值得研究。清太祖的勃兴和“以满治汉”的政策清朝的统治可以追溯到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家。清代满汉民族政策之滥觞,也在后金国家建立的背景中早已酝酿。  相似文献   

8.
入主中原并统一全国的满清政权为了缓和满汉矛盾,逐渐形成了"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对这一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张"摒弃华夷之辨,合中外为一家",与前朝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与包容性。同时,受限于雍正帝自身所处位置与当时政局形势,这种貌似极具"包容"的民族观念并非提倡各民族完全平等,具有一定的前提性与局限性。因此,雍正帝的民族观念展现出"包容"与"局限"的双重性,并在其用人标准与改土归流等执政对策上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9.
清初复杂的满汉民族矛盾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认同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汉人对“薤发令”的抗拒,从表面上说是争发束衣冠,但在本质上说争的是明人的身份,争的是中原传统文化,体现出传统民族观念下,对汉人、朝廷、国家的三者的基本认知。随着清朝作为中原王朝统治的巩固,汉人也逐渐完成了“剃发易服”,新的国家认同在文化与地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汉人、清人、中国人形成了同一。  相似文献   

10.
一、对满汉融合的认识我们曾经在《满族文学初探(一)》(《社会科学辑刊》八三年第一期)中谈了对满族文学基本特征是满汉融合的认识.但是关于满汉融合的提法,实非我们的创见,早在一九五八年编写《满族简史》时就有人提出,在学习了周恩来同志一九五七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就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版图上的民族发展是互相交插的”.一个民族“完全居住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发展造成的,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处在各民族多数杂居的状态”.“这种交插时期多,甚至互相影响很多,甚至相互同化也很多.”同时还认识到:“汉族同化别的民族,别的民族也同化汉族”.汉族与满族的关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满汉矛盾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满汉矛盾的存在使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缺乏一种鲜明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此点与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进行战争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世纪末期的世界已基本上联为一体,中国也早已融入国际大家庭中,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应是一个国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满州贵族统治下的中国恰恰在此方面有严重的欠缺,并成为导致中国惨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浅论清末的“反满”思潮王中茂,胡占君清末“反满”思潮是颇具声势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而且对其结局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探讨它兴起的原因、性质、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无疑是研究辛亥革命成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些...  相似文献   

13.
清末革命派中存在着基于狭隘的“民族建国主义”的以在 18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为目标的革命建国思想 ,而视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可有可无之地 ,这客观上为日本黑龙会等国外侵华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也导致国内满、蒙、回、藏各族对革命充满疑惧而产生离心倾向 ,这使得国家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面临领土分裂和由此引发大规模民族仇杀的巨大危机。幸而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大多能够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为重 ,终于使江浙一带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 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 ,标志着五族共和代替了狭隘的汉族立场被确立为国策 ,使国家转危为安。南北议和以清帝退位、将其主权及相应的疆域完整移交民国政府而完成 ,保持了主权和领土的连续性 ,使得五族共和真正得以实现 ,避免了国家分裂和大规模民族仇杀的灾难 ,因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1836—1909年)是清末光绪时期地主阶级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奠基人,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争议颇大且毁多于誉的重要历史人物。本文试图根据张之洞在我国近代发挥作用的几个方面,对他重新评价。 一 张之洞生活的时期,正是“欧洲资本家的贪婪魔掌已经伸向中国”,强迫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一时期各类矛盾日趋复杂,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5.
清末革命派中存在着基于狭隘的“民族建国主义”的以在18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为目标的革命建国思想、而视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可有可无之地,这客观上为日本黑龙会等国外侵华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导致国内满、蒙、回、藏各族对革命充满疑惧而产生离心倾向,这使得国家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面临领土分裂和由此引发大规模民族仇杀的巨大危机。幸而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大多能够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为重,终于使江浙-带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作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标志着五族和代替了狭隘的汉族立场被确立为国策,使国家转危为安。南北议和以清帝退位、将其主极及相应的疆域完整移交民国政府而完成,保持了主权和领土的连续性,使得五族共和真正得以实现,避免了国家分裂和大规模民族仇杀的灾难,因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问题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民族问题就是在民族自身发展过程中和民族交往过程中因民族差异和民族利益而产生的问题。民族关系问题主要是指民族内部、民族之间、多民族及跨国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冲突及战争的关系。民族关系问题隶属于民族问题并构成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布时 《今日南国》2014,(12):20-20
中国的快速崛起,让大批“中国通”开始涌现.中国学者将3个人称为世界上最有分量的“中国通”:基辛格、施密特和李光耀.目前,施密特已有95岁高龄,而李光耀和基辛格也已满90岁.  相似文献   

18.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在政治上进行变革,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在此过程中,自晚清以降出现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以及固有的满汉矛盾不断加剧甚至激化,在辛亥革命前夕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9.
吴趼人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围绕“恢复我固有之道德”的文化主张而展开的,“怪现状”与“文明境界”是这一文化主张具有标识性的两个体现者。“怪现状”现象是清末社会的文化写真,小说家通过“固有之道德”这一装置,揭示了儒家文化在清末衰落的事实,构成了“恢复”儒家文化主体性的逻辑起点。“文明境界”是对未来国家的文化想象,小说家通过对道...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在西方文明的刺激下,中国人的服饰也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封建社会的衣冠之制随之解体,服制观念在文明与落后的对立中被重构,中国人旧有的民族、国家观念更被冲击和重塑了。这一时期满汉兼容、中西并蓄的服饰,就鲜活地体现着这一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