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命运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为此,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我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发展、内容及特点,使其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朝文官义务是文官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清一代文官义务较多,主要可以分为清朝律例规定的义务和因其道德伦理而产生的义务两类,但在实际中这两方面的义务有很多是互相交叉的。把文官义务与惩戒制度进行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官义务的履行,而结合文官惩戒制度探讨文官义务,也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官义务的具体内容,把握文官义务的内涵。清代文官义务对清朝有重要影响,对当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又称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英国公务员制度是在其原有的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是发达国家中贵族型公务员制度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直到1993年才正式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国公务员制度是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类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结合体。中英公务员制度除了在国家性质、经济基础上有本质区别外,还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对二者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以探寻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服务,并促进政府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4.
历经百余年的西方公务员制度王梧西方公务员制度,或称文宫制度,是西方政治体制的基本制度。它产生以来逐步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对消除政府官员的腐败和保持行政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起着积极的作用。以中国古代文官制为模本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文官”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释为“军官以外的官员”。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词原文是Civil Service,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公务员”,或“文职服务人员”。文官制度实际上就是公务员制度。但西方国家的文官,其涵义不等于军官以外的官员,大体说来,凡是非民选的、非政治任命的政府低级官员,统称为“文官”。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美国亦然。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系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的称谓,各国不尽一致,英国叫“文官”或“文职服务人员”,美国叫“政府雇员”。一般通称为公务员或文官。所谓公务员制度,就是通过制定公务员法,对公务人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在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进程中,积极吸收和大胆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成功经验,但是这种吸收和借鉴不是照搬,从社会制度的本质来说,我国推行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文官制度即公务员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务员制度.其中高级公务员在政府决策、政策制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鲜明体现了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从高级公务员的等级、特点、与部长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其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概略介绍,从中反映出英国文官制度的鲜明特点,希望能够对英国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务员制度,有些国家称为官吏制度,更多的称为文官制度.它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英国,以后大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陆续采用了这种制度,第三世界有些民族独立国家也已经或正在仿效采用这种制度.本文仅就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作一浅显的探讨.公务员制度是近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部队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供职的所有工作人员,可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文官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9.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保持社会管理稳定有序的积极原则。因此,监督机制在任何一个政府机构中皆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其运转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的权威和效率。所以为了保证行政系统运转的有序性、稳定性和方向性,就必须设置科学管理的监督机制。中国传统文官(职官)制度中的监察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提高古代社会管理与控制水平,促进发展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五权宪法理论,欲图以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的监察和考试制度,来充实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原则。故认真分析与比较研究中西文官制度中的监督机制,不仅可以借鉴与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而且对当今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致仕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统治者大量继承了前代的做法,又依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多所更张,形成了独具本朝特色的文官致仕制度。对明代文官致仕的年龄、待遇问题进行细致爬梳可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致仕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