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愈发重要,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方式,了解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培育的认知、态度以及评价情况,结果发现制约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因素,如医学人文课程尚未形成合理规范的科学体系,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互动性,师资不足,校园人文环境氛围薄弱等。建议加强建设融合性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立医文互补的师资队伍,设立人文知识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机制,营造校园人文气氛,培养医文并济的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教育的目的出发 ,结合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提出在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探讨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建设 ;讲究形式与方法 ;加大人文教育力度。强调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 ,促进工科生世界观的改造 ,强调高校应培养目光远大、知识渊博、修养深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新工科”建设对高等教育变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新工科”建设不仅是国家战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必然带动教育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单一的以静态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大工程观”下的人才培养需要,大学的教材出版体系亟须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主动适应,以服务好人才培养的大局。大工程观视角下的教材出版不仅要考虑到传统教材形式上的数字化,以适应教育教学的内容重构,还要考虑到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和过程性等特殊要求对教材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视域下的教材出版需要进行“大教材观”下的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最终形成“新教材观、大教材观和活教材观”三位一体的教材出版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院校不仅承载着推介国内领先科技的重担,也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责。大学英语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也是“新工科”人文主义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分析了理工院校人文通识课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理工院校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改革需具备的三大转变,最后结合南昌工程学院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群建设实践,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实质系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且具备创新意识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工科教育忽略了课程本身的文化意义,导致了工程技术人才内心对工程文化的缺失;“滴灌”式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挖掘新工科教育课程自身的思政价值,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本质相契合;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的改革进路应当包括革新新工科学生的认知思维、内化优秀工科文化以及提升工科学生文化素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引出高校工科生培养缺乏“非工程意识”的问题。界定了“非工程意识”是指对与工程相关的有关非工程技术现象的自觉的反映。指出缺乏“非工程意识”培养的国际、国内背景,强调了“非工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认为增加工科学生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论以及营造良好的“非工程意识”氛围是工科生“非工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课程满足不了“新工科”的新产业、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了以“新工科”为背景的课程体系构建。讨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路径,得出了课程体系的框架,为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工程教育应对国家发展新战略、产业发展新趋势、国际竞争新形势做出的积极回应,其实质是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是明晰工程人才的素质结构,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规律。高校在新工科建设的探索实践中,要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工程发展需求为前提,分别从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改革、工程教学方法创新、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入手,在人才品格、工程知识、工程能力等方面同向发力,建立健全面向未来、立体丰富的新工科人才素质结构,全面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特别是工科院校大学生出现了人文素养下降,“高学历,低素养”,“有知识,没文化”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列举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种种表现,并对其归因的基础上,就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塑与提高提出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执行我国新近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政策,需分析该政策的形成机制,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的“新工科”建设政策的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社会需求和国际趋势不同步的高等工程人才质量堪忧。在作为“政策共同体”的专家学者和媒体等的积极推动下,政府层面的多项顶层发展战略分别构成了我国“新工科”建设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种源流共同作用,推动了“新工科”建设方案的开启,政策得以正式确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终身学习力是助力工科学生适应新时代个体生命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要素,应是推进和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从整合知识、能力系统和创造价值三方面来理解新工科背景下终身学习力的内涵。面向未来新工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对工科学生终身学习力的培养,不仅关乎未来工程师社会维度职业身份的发展需要,而且关涉主体维度终身成长的价值诉求。为此,学校应积极建设工程可持续课程、开展服务性工程实践和建立价值共创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工科院校学生中存在“五精五荒”现象的原因,就如何加强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从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及重在实践,教学双方要用行动体现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文和科学都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其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价值导向,甚至对强化民族认同和传承民族文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分析发现,工科大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评价不高,存在严重的重理工、轻文史的思想,且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够积极。而现有的第二课堂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需求,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合力作用暂未形成。因此,必须通过建构素质拓展学分体系中人文教育活动模式和素质拓展学分工作运行保障体系来构建素质拓展学分体系下的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强化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一体化"融合,是目前工科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从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强化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观念"、自我主动修炼、人文素养意识等四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地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人文及学科素养提出新要求。结合地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讨论高校人文教育及学科精神培养意义及举措,强化专业基本素养培育与建设引导,继承和发扬传统地质人的奋斗拼搏、吃苦创新精神,形成特色型地矿专业人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红医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体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其内涵逐渐丰富,形成了以政治坚定、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技术优良为主的价值内核。红医精神既是革命精神的遗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对解决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实践育人等方面,探索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为培养适应“新医科”建设和守护人民健康的“五术”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卓越工程教育:基于上海四所高校“卓越班”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科院校在我国高校中占有相当比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3-.科院校培养的高水平工科人才则比例甚小,这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积极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本研究立足于对上海市卓越“工程教育”计划的试点院校进行深入调研,分别从9个方面对“卓越计划”实施以来上海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就卓越工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包括人文精神的培育.工科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应当与该专业领域的科学精神培育结合起来.在方式和途径上,应从课程设置、导师引导和学生自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选择.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核心内容。混合式教学在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后,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进阶为一种新的“融合式”教学范式。融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通过学科、思政、模式、方法四个维度融合创新所实现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技术全面革新。让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与“新工科”建设相结合,实现“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美育教育发展、嬗变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美育研究的新理论、新路径和新范式。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逻辑关系为起点,验证了“工程教育+美育”是遵照教育规律、逻辑贯通并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形式,进而对“工程美育”的内涵和对象进行了概述。最后简述了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工程美育平台,构建美育与德育、教学与实践结合,以“科艺融合”为特色的工程美育实践范式,从而建立起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的艺术教育和工程美育的文化场域,构筑理工科大学美育新格局,推动中国式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和工程教育联动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